我成績可以,到一中我成鳳尾,但到二中就成雞頭,該怎麼辦?

崆峒


看你是樂觀派還是悲觀派!抗挫折能力強的話,建議去一中!畢竟水漲船高,身邊的人都優秀了你自然也容易優秀!即便名次靠後也是最優秀的你自己——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北大清華,有考試就一定有第一名也一定有最後一名!但考試是要激發自己最大的潛力!而一中有利於激發這種潛力!你去二中當個第一,自然會滋生自滿情緒,反而不利於激發個人最大潛力!雖然說內因決定外因,但一定要相信,對於青少年而言,環境真得很重要!氛圍!氛圍!對於學生而言,學習氛圍的巨大作用絕不是我們能忽略的!!!


蒼山夜讀


  • 俗話說寧做龍頭不做鳳尾。這在選擇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問題上怎麼對待呢?
  • 說一下我的兩個學生。陳某和吳某在初中班級裡學習成績差不多,在臨近中考的上學期處於上游偏下一點的水平。隨著一次一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訓練題的訓練,到了期末考試成績出來,陳某比吳某成績高兩個名次。
  • 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是一中、其次是二中,考上北大清華的同學大多來自一中。到了初中最後一個學期,學生們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了,陳某和吳某的成績都是在考一中的邊緣,怎麼報考呢?
  • 陳某選擇了去二中當龍頭,吳某選擇了報考一中。當然都如願以償。三年後陳某考了個二本大學,吳某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為什麼三年後差距這麼大呢?
  • 1、陳某入學成績不錯,在二中某班級裡當了體育班長,籃球打得不錯,人也長得帥。崇拜的女生不少,慢慢有點飄,雖然班級成績名列前茅,但是在全市排名就比較靠後了。高中的學生還沒有那麼深刻的思想吧,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小圈子。
  • 2、人是群居的高級動物,學生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周圍同學們的學習氛圍、學習成績都會激勵你不斷進步。近朱者赤,就是這個道理。吳某的入學成績一般,但是周圍同學們的學習氛圍深深影響著他的學習,他一路奮起直追,三年苦讀終於金榜提名。
  • 我認為“寧當龍頭不當鳳尾”,言之有理,“雞頭”怎麼能和龍頭相媲美呢!

小寶奶奶


今天接兒子返城,恰好也和他談到了這個問題。為了和他說清楚,特意繞著村子轉了一圈。在路上能看到很多楊樹。

我指著一棵孤樹問兒子,這樹有什麼特點。

兒子說,樹幹粗壯,枝杈很多。

我說,對啊,附近地草木沒有給這棵帶來競爭壓力,它也就沒有了生長方向,枝幹主次不分,這是隨意生長的結果。

我又問,你知道對樹來說,什麼樣的算是成材嗎?

兒子說個頭大的。

我指著遠處那片高大的樹林給他解說。你看,樹林裡的樹,枝杈稀少且高大挺拔,建房可以為棟樑,解板可以成傢俱,它們將保持長期存在併發揮出自身的價值。而眼前的這棵孤樹和附近零星種植的幾棵樹一樣,它只能算作一堆不錯地燒火柴,絕大部分結構都難逃被付之一炬的命運。即使是樹林中的樹也不一樣,雖然多數都高大挺拔,但是裡面總有幾棵顯得比較細矮,尤其是生長在樹林周邊的那些,多數存在樹幹歪斜的現象。這意味著它們之間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價值差異。

兒子說他知道樹林裡的樹長的高大的原因,是爭奪陽光的緣故。為了爭取更多地陽光,它們只能拼命地向高處生長。那些長的慢的,它們頭頂上的空間會被別人佔據,以後很難有機會趕得上別人了。還有樹林周邊的樹,它們為了得到更多的陽光的,就容易長歪了。

我補充說,周邊的樹還需要承受更多地風雨摧殘,牛羊啃食,它們生存更難。尤其是孤樹,它不但要獨自承受風雨,因為沒有太多選擇,還要隨時面對被折枝、採葉甚至砍伐的風險。

我接著問兒子,如果有人想買樹,他會選擇但成片的樹林裡找呢?還是四處亂跑找分散的?

兒子說,當然去樹林裡了,有很多可以挑選,找到主人,一次可以買很多,更節省時間。

我說,對啊,這意味著在它們長大後,會有更多被選擇地機會。而且,因為它們處於一個大集體之中,整體價值較大,所以,它們的主人肯定不會忽略它們的存在,會經常施肥、驅蟲、修剪。而孤樹不同,因為個體價值相對較低,它能得到的照護非常有限。

最後我告訴兒子:

樹和人其實一樣,如果想成為棟樑之材,主枝一定要明確,努力向上生長,別落下了,而且絕對不能把主幹長歪了。

藝術就像花園裡的園藝樹種,它們看上去很美,但講究物以稀為貴,多了就會變成燒火柴,就不值錢了,既然沒有那種天賦,就沒必要為此而感到自卑,這些東西對個人來說就只能算是旁枝,象徵性地長几片葉子就可以了。

要努力爭取去和最優秀的人在一起,這樣能讓自己時刻從別人身上看到成長的方向,發現不足,不自大也不會自卑。只有在最優秀的集體裡,才能獲得最豐富地資源,同時,那裡也有最多的選擇機會。


馭水客


想都不用想,肯定去二中。首先再好的學校高考的時候末尾的人都不咋的,在不好的學校高考的時候前幾名成績都還可以。我以高中時重點高中。成績不好的高考完了還不是隻能讀個專科,隔壁一所高中一直都是差生去的,中考錄取線比我們的低接近80分。高考每年前面的成績還不是有600分。

你做雞頭的好處就是老師學校都會格外關照。畢竟考好大學的苗子就不多,有幾個都會格外關照的。而且你的心情會很好,因為你會在很多人的關照下學習,有一種虛榮會讓你學習的。反倒是你去了一個讓你墊底的班集體,且不說你會不會自卑,同學有問題不會找你,老師也不會管你。


吵不醒的記憶


就去二中,二中你算尖子生,老師也會格外關注你。一中你是吊車尾,如果你夠刻苦確實可以把成績趕上來,也不失為一段懸樑刺股的佳話。但是老師對你關注不大,說實話,成績的好壞和老師的關注程度是有很大關係的。

我當初上二中綽綽有餘,去一中還差點分,我家想讓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出了3萬塊錢把我送進了一中,剛去前一段時間我還能跟上,然後後面越來越吃力,越來越跟不上別人,並且老師把我和一些用錢買進來的學生座位一直放在最後面,然後我就越來越自暴自棄,成績就越來越差,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如果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一定會選擇去二中。


南陽劉子驥


過來人的經驗,一定要去好學校!!!差的學校學習氛圍什麼的真的遠遠不如好學校,即使當雞頭那又怎麼樣,只不過是麻痺自己罷了。我高中轉校後一直在差學校當第一,最後高考考的不咋滴,勉強走了個一本,但在那個學校,那種氛圍下應該是盡我最大的努力了,所以一定要去好學校,誰說你一定就會是好學校的鳳尾?


Venus1997


你的說的話就是在告訴我你不行。我親身經歷是,孩子從小就在普通小學上學,小生初是在25年前。考後我去資詢,教委的告訴我市五所上哪個都可以。一直到上大學都沒有為選擇犯過愁。我說的意思就不要為一小事犯糾結,能去哪就去哪,換句話說能去好學校不去你不是在犯傻嗎。今後的事誰又能說的好呢。自己都不一定能瞭解自己,只要看著好或當下好就行了。千萬別自尋煩惱。


任樂行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句俗語——“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在擇校的時候很容易遵從這個觀念,即使在普通學校裡做“雞頭”,也不要去重點學校裡做“鳳尾”。畢竟做“雞頭”是快樂的,輕鬆的,做“鳳尾”,卻只會感覺到壓力。

那麼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打底是做“雞頭”好,還是做“鳳尾”好呢?

1.如果選擇做“雞頭”,你就把自己侷限在水平低的環境裡。

即使是“雞頭”,也還是“雞”,即使是“鳳尾”,那也是“鳳”,這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物種。選擇做“雞頭”,那就永遠與水平不如你的人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井底的青蛙視野只有井口那麼大,這樣的”雞頭“又有什麼意義呢?人除了從書本上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從周圍的人身上攫取優秀的思維習慣、行事作風,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在”雞群“裡,你是那個榜樣,認為自己就是最優秀的那一個,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優秀的人,其實在鳳群裡。

2.“雞頭”會給人安逸感。

在”雞群“裡會有一種安逸感,周圍的人都不如你,那你就有可能會懈怠。這種安逸感最可怕之處就是讓人喪失了前進的動力,把視野侷限在眼下一方小小的天地,永遠不會為了更進一步去縮短與那些優秀的人之間的距離而努力。

當然,每個人的性格和承受壓力的能力不一樣,選擇做“雞頭”還是“鳳尾”,更要因人而異,如果你自身承受能力很強,很善於變壓力為動力,那麼選擇做鳳尾無疑是能夠時刻提醒自己與更優秀的人之間的差距,激勵自己奮起直追,但是如果本身耐挫能力特別差,一旦落後便容易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從此一蹶不振,那麼做“雞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人生的格局也僅僅侷限在平庸的範圍之內了。

所以,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還是”寧做鳳尾,不做雞頭“,要看你自己的選擇。


大人物王老師


我和他們的想法不同,如果你去了一中當鳳尾,你可能會很失落,甚至消沉,萬一沒進了最好的班,甚至去了普通班,會越落越遠。

但如果你去二中,肯定全校重點培養你,你也會越學越自信,如果吃不飽可以去校外好的補習學校,當然要捨得花錢學費。學校有什麼名額即使只有一個肯定會先給你,比如清華北大自主招生夏令營等,如果去了一中再多名額也沒有你的。


xiangbalao123


在學生階段是去做雞頭好,還是鳳尾好?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肯定是很多人想問的,也可能是很多人想說的!

一種說法是做鳳尾,畢竟再好的學校,你可以接觸到比你優秀的人,跟他們在一起學習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同時呢,好的學校,還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自己方向在何方?而在差一點的學校,你根本就不知道到自己的方向在哪,如果不是幾次統考,基本上都是到了高考以後才知道自己的實力到底如何!這樣不是特別好!因此呢,在那些高手雲集的學校一開始就能夠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這也挺好的!

另一種說法,就是到差一點的學校,作雞頭。其實差一點的學校做雞頭也是不錯的,畢竟在哪所學校,自己的實力足夠,老師就會重視我們,重視了,當然是一件好事!那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專門化的培養,這樣也好,而在非常好的學校絕對沒有這種待遇!

確實,我覺得你選擇兩個都沒有錯,畢竟你能夠從不同的學校中獲得不同的收穫,但也會失去一些東西,這時候就要看你的選擇了,到底是希望在優秀的人群下成長,還是自己選擇作為優秀的人過完這三年!這都是自己的選擇,到底哪個好哪個不好,確實沒有一個定論,下面呢我就來分析一下選擇各種的好處與不利因素!

首先說說做鳳尾!

其實我這個人,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比較一般的學校就讀,名次很靠前,因此呢,沒怎麼體會到作為鳳尾的感覺。確實來到大學,才真正體會到這種感覺!也只能夠大概說一下!

我自己不優秀,但我可以從優秀的同學中學到很多

的確,事實上就是這樣,我們在非常好的學校中,那裡面就有一群優秀的學生,而這些學生,他們可能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優秀,而且是各個方面都很優秀,比如說在學習之餘呢,還可以打打球,踢踢球。因此呢,他們絕對是不止一種優點的,絕對是還有很多種,而且這很多種,是很明顯的,同時又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氛圍是絕對可以得到保證的

之前的學習階段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我自己是沒怎麼感受到的,而在大學呢,我就是明顯感覺到這種差異,我們學校雖不是特別好,這我得承認,當然我的成績也不好,當時進來的時候就只是高了一分,所以說我在這所學校就算得上是鳳尾了,而在這所學校中我深刻感受到很多同學都是愛學習的,而且它們都有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有自己擅長做的事情,絕大部分同學都是很努力很刻苦的!在這種環境中,我自己也感覺必須努力了,不能夠在浪費時間了,必須找點事情給自己做了!這是無形中形成的壓力!

做鳳尾就意味著不可能說絕對受到重視!

其實這點的話,我不是很清楚,也不太敢保證你不會受到重視。其實很多老師,特別是高中時期的老師,都是很重視我們的,都願意幫助我們提升自己,讓我們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但是絕對是不可能每個人都受到重視!

老師為什麼重視學生,憑什麼來判定這個學生是值得重視的,剛開始肯定是看成績,這無話可說,因為成績擺在那裡,我們是可以衡量的,而且剛開始,老師對我們都不太瞭解,怎麼可能用別的指標來衡量值不值得呢?因此呢,前期是隻能夠通過成績來衡量,因此有可能作為鳳尾,前期不受待見!

但是後期了,老師瞭解了你,如果你是個認真的孩子,渴望上進的孩子,那麼你一定是會受到重視的!因為在他們的眼裡,很上進,並且說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確有這個想法的,那一定是值得的!

作為鳳尾,考試之後可能會有挫敗感

確實,在一所學校,如果說一開始成績特別差,一兩次考試之後可能還是特別差,肯定會有失落感,這不可避免的,但是這也算是成長的代價!

在一所很牛的學校,可以清楚定位

這個的話,就是適用於那些要找準定位的人來說, 如果說一個學校人數足夠,年考多少名基本上就可能決定你處於什麼學校的水平,如果說能夠清楚的話,那可能就知道自己的前進方向了!

對於做雞頭?

雞頭也有壓力,而且壓力不小

其實作為雞頭確實是會有壓力的,就是怕自己考不好,考得不理想,然後失去頭名!這都是很正常的,而且說,人數越少,可能壓力就越大!這就看你是否有這個勇氣了,當然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做鳳尾也是有壓力的!

老師的確重視你,但是有的時候他們要顧全大局

其實這個我體會很深,我當初就是在那種學校裡面學習,我們班裡面的學生,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基本上是分開了三擋,高考成績說明了,基礎好的,都是本科甚至重點本科院校,次一點的也是二本里面比較不錯的,而差一點的都是專科!因此呢,層次不一樣了,學習進度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說老師為了照顧每一個人,有的時候只能夠將一些比較簡單的內容,你想提升,完全是靠你自己!別人都不行!因此呢,在這種學校,你的自覺性決定了你的高度!你有多自覺,你有多自律,那你就有多大機會上到更好的學校!

作為雞頭有可能會迷失方向

畢竟在這裡,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水平,你或許可以參照往年,但是有的時候,是不太準的,所以參考價值不算是特別大!

其實,做雞頭和鳳尾,到了大學差距是挺大的

當然這是我的感覺,其實在一些比較差一點的學校,進來的學生,肯定不太會做別的事情,就可能會花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而作為鳳尾的學生,可能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別的事情,當然這是我的猜測!

我的結語

其實不管做雞頭還是鳳尾!都是自己的選擇,選擇什麼就去接受什麼。畢竟路是要自己走的,別人說什麼可能都不太對,只有自己走過了之後,才會享受到,感受到到底哪一個是更適合自己的!

還是那句話,選對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