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辛丑条约》(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等人仓皇西逃,八国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北京城。此后,随着李鸿章等人与列强的多次谈判,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组老照片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由日本人拍摄。照片中的紫禁城杂草丛生,皇家的威严荡然无存。图:太和殿前的御路。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图:翊坤宫。翊坤宫是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为明清两朝后妃居住地。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为黑白照,但屋内摆设错落有序,而且摆件都非常精致。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图:交泰殿里皇帝的宝座,匾额“无为”。仔细看匾额题词,可以得到如下信息:匾额的右上方写着“圣祖御书”;左下方写着“乾隆六十二年丁巳御笔恭摹”。也就是说,匾额“无为”两字,是乾隆恭摹他圣祖的御书,而不是康熙的真迹。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图:乾清宫里的皇帝宝座。乾清宫位于乾清门内,“乾”象征着“天”,“清”意味着“透彻”,寓意着国家安定,皇帝勤勉廉政。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图:中正殿,是清朝的佛堂,为清朝宫廷藏传佛教活动的中心。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图:养心殿里的龙床。养心殿位于乾清宫西侧,满清入关后,先后有8位皇帝居住在这里。影视剧中皇帝的龙床很宽大,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由于北京城天气寒冷,为保暖,皇帝的卧室一般面积都很小,这意味着龙床也很小。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一名太监在太和殿里,这是他抱着巨大柱子的场景。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明朝时为四川深山的楠木,清朝重修时为东北深山里的松木。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图:中和殿。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整座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和殿荒凉不堪,殿前地面更是杂草丛生。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紫禁城:城墙内长满杂草,不复往日威严

图:一名太监站在大殿前的汉白玉石阶上,石阶也是杂草丛生。



说明 |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仍归原创者,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创者联系我们删除,非常感谢原创者带给我们的阅读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