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南宗历史上主要人物的寿命,多在百岁以上之迷


道家南宗历史上主要人物的寿命,多在百岁以上之迷

道家南宗历史上主要人物的寿命,多在百岁以上,甚至百数十岁,简直不可思议。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百岁老人也是罕见的。南宗长寿之迷在哪里?

南宗则从命功入手修炼。何谓命?命者,气也。白玉蟾曰:“神即性也,气即命也。” 张三丰曰:“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 南宗修炼就是从命功炼气入手。有为之道以延命,无为之道以全性。命功乃有为之道,可延长人体寿命。性功乃无为之道,以道全性。有为是根基。修炼应从有为到无为。如果身体不好,甚至短寿,怎能修炼最上一乘之妙道?

命功修炼的关键,是增强肾功能。一般人只知道肾藏精,却不知肾为气之根。《钟吕传道集》曰:“肾者,气之根也。”精和气皆源于肾,同出而异名也。精亦为气。《管子·内业》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唱道真言》曰:“丹者,气之所结也。”精气乃人身之宝也。


道家南宗历史上主要人物的寿命,多在百岁以上之迷

从炼命入手,也就是从炼精炼气入手。精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事实上,精气乃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体盛衰安危皆系于此。青年人精(血亦为精)气足,肌肉丰满,生命力强,比老年人的抗寒力也强得多。老年人气血衰弱,肌肉松驰,抗寒力弱,怕冷。

“神从气化,气从精生。欲望成其道者,先当保其精,精满然后气生,以此生气是名药物,药物炼之不动,便名金丹。”可见,欲炼成金丹,首先必须要达到精满不漏,这是丹成之前提条件。元精元气皆藏于肾,若动而顺出,则是凡精,可生人;若逆回,则是元气,可炼丹。《性命法诀明指》曰:“顺出阳关是精,能生人,逆回督脉是元气,能作丹。” 此乃生人或成仙之分水岭也。南宗太乙不漏术直接源于彭祖,功成可达精满不漏,进而房中不漏,且无阴缩如童子,断绝子嗣之弊,真正体现大道自然。

道家南宗历史上主要人物的寿命,多在百岁以上之迷

道家南宗历史渊源

《三馀赘笔》曰:“其南宗者,谓其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

张三丰承接白玉蟾。被丹家一致赞誉的《无根树》直接来自于白玉蟾。

李一清真人,清代人。他继承了三丰南宗太乙丹诀秘旨。鹤发童颜,身材修长,健步如飞。水上行走,如履平地。早已归隐深山,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南宗一派实为道家少阳派,与老子之道一脉相承。

道家南宗历史上主要人物的寿命,多在百岁以上之迷

什么是丹道?

丹道理论基础是《周易》、《道德经》,这两部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相传丹道修炼,自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开始,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内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其理论思想与中医思想不谋而合,经过丹能在经络里的不断疏通,从而达到“经络全通、百骸俱暖”高质量生活状态,大多数门派的修炼步骤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老子的《道德经》把金丹大道的理论推向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