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當學吳熙載,鐵筆寫篆,吳帶當風

作為書法家的吳熙載無疑是成功的,尤其是在篆隸上立下了豐碑,成為後世書法愛好者臨習的範本。但一生孤苦,在戰亂中漂泊浪蕩若無根的浮萍,讓人唏噓不已。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有子有孫,鰥寡孤獨,無家無室,柴米油鹽。” 一日三餐不缺是最大願望可謂是“但使殘年飽吃飯,只願無事常相見。”雖然在極端動盪的年代,物質條件貧乏到無以復加。吳熙載依舊在書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篆書當學吳熙載,鐵筆寫篆,吳帶當風

吳熙載早年就拜入包世臣門下,包世臣口傳心授,在吳熙載的學書路上助力頗多。包世臣自認為是“右軍後一人”,對自己的行草書頗為自信,但包世臣不善篆隸,在他的《國朝書品》中將鄧石如推為唯一“神品”。雖然自幼跟隨包世臣學書,吳熙載最為精到的是篆,成就最大的也是篆書。而吳熙載的篆書多取法於鄧石如。越過自己的師父,直接傳承師爺的藝業,也算是取法乎上了。

篆書當學吳熙載,鐵筆寫篆,吳帶當風

吳熙載寫篆用長峰羊毫,聚墨量大,中鋒行筆,如錐畫沙,使線條顯得勁挺有力,但在轉折處筆鋒略微扁側,使得在勁健中又含有婉媚。在筆畫的接筆處也獨具巧思的處理成不一樣的形態。其收筆,爽快勁力,像刀子般鋒利的尖尾,而這尖尾又恰恰是安在弧形的長筆畫上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吳帶當風”形態,寓剛健於婀娜多姿中。每根線條都包含了輕、重、疾、澀、頓、挫等變化,具有豐富的姿態感。充分展示了吳熙載的才情。

篆書當學吳熙載,鐵筆寫篆,吳帶當風


篆書當學吳熙載,鐵筆寫篆,吳帶當風


篆書當學吳熙載,鐵筆寫篆,吳帶當風


篆書當學吳熙載,鐵筆寫篆,吳帶當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