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這是一篇基於前兩篇文章的系列文章,所以,如果對篆刻技法系統有全面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前兩篇,字法和篆法兩部分,這裡理一下頭緒:1、篆刻字法是選定入印文字,並保證文字的正確性;2、篆刻篆法是確定對入印文字單個文字進行調整,使其美化。今天要說的篆刻章法是保證

全部入印文字統一、和諧、美觀的結構方法。因此,我們可以給篆刻章法一個定義篆刻的章法是指入印文字組織結構的方法和原理。

打個比方,字法就像識字,要準確的知道某個字如何寫,每一筆的位置等等,篆法就像組詞、造句,某個字在某個詞裡的意思是什麼,可以用這個詞表達什麼樣的意思,章法則是要寫文章了,我這一篇文章想表達什麼,準備如何佈局謀篇,如何選定主題,何處埋伏筆,何處作照應,段落如何分,行文風格如何……。

篆刻章法就是將已經確定是正確的、美化過了的文字,按照一定的法則在印面提供的有限空間裡進行藝術化的安排分佈。通常我們說,設計印稿其實主要工作是指章法。因為章法就像寫一篇文章一樣,要表達同一內容的文章也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它牽涉審美,所以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吳昌碩寫的印稿,黃牧甫可能會覺得不美,黃牧甫精心寫的印稿,齊白石會不滿意,即便他們要表達的內容完全一樣。所以,章法安排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過程,那麼,要把章法說清楚,其實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但篆刻教學又繞不過這一節,只能硬頭皮寫下去。

但是,這並不代表篆刻章法沒辦法說清,就像寫文章沒有一定的方法但卻有大致遵循的原則一樣,篆刻章法總還是要遵循相應的原則的,因此,我們先說這個基本原則:1,要變化;2、要保持和諧。

一、變化

我們要表達一方印章的章法目標(其實一方印章在進行章法安排之前一定是有一定的想法的,這個想法我們估且稱之為章法目標),就必然要對入印文字的章法進行變化,原因有三:1、如果不加以變化,那麼,入印文字的線條形態就相對單純,結構形式就相對勻稱齊整,就等於刻印刷用的活字雕版,藝術性大減,篆刻就談不上篆刻了(簡直就成了“刻篆”);2、如果不加以變化,本來就相對狹小的印面,就不足以表達豐富的內涵,一方印就變得沒有味道,不耐讀,不耐看了;3、如果不加以變化,篆刻人自己的個性就無法表現,大家都刻字典裡的字,難道比誰的雕工更好?

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一方戰國燕地經典烙馬印作:“日庚都萃車馬”(有印人專門考證,“日庚”二字合成一字即古“唐”字,即現在的河北唐縣,戰國時屬燕地,所以也有人認為應讀作:“唐都萃車馬”。)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戰國璽印:日庚都萃車馬)

“日”字左移了,為了對它進行照應,“庚”字的中豎自動右移,且上部兩個折筆變化成了左低右高的態勢,以承接“日”字下落的重量,並與左邊萃字的兩個折筆呼應,“都”字不堪重壓,左邊的邑被壓到了偏中間的位置,為了尋找存在感,它變粗了。右邊的萃字上部也變粗了,因為要與都字的邑部變粗呼應。同理,萃字下壓,車字的重心左移了,正好與右側的庚字對應,奔馳的“馬”為了卸掉上面兩字的重壓,只好將下部的兩橫變成向下的弧線。當然,這方印“U”字的佈局可以細說的地方還有很多,但這些豐富的內涵正是變化得來的結果,如果僅僅是以“U”字佈局,將這幾個字端端正正地擺在這裡,那將多麼乏味啊!我們說,這方印雖然是巨印(7釐米見方),但卻在細微處見功夫,與明清文人的小印在章法上做對比也足以時時煥發動人心魄的魅力,這正是因為它內部文字章法上的豐富變化。

再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那方漢印“太醫丞印”: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漢印:太醫丞印)

這方印據陳巨來先生說,是他的老師趙叔孺先生說的章法典範,如果不是“太”字筆畫變粗,如果是“醫”字筆畫不變細,這方印是不是還能如此端正大方?顯然不能了。如果不是“太”字的左右兩豎故意處理縮短,那麼這方印還會不會顯得這麼通透疏朗?顯然不會了;如果“太”字改成方勢呢,在漢印中大字作方形處理的印也不少,並不困難,而這裡作了圓勢,這一變化,正打破了其他三字的端正憋悶,使全印活力十足,流暢通氣。方圓變化,是章法變化的重中之重,在過去的文章中曾經提及,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二、和諧

一方印作,不管入印多少個文字,這些文字,甚至單個文字中的某一部分,都是一方印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變化的基礎之上,我們還要對這些變化因素加以調整,使其相互呼應和協調,使之變成統一的整體。變化使一方印內涵豐富,和諧讓一方印完整統一。徐上達在《印法參同》裡以一家人來比喻:

凡在印內字,便要渾如一家人,共派同流,相親相助,無方圓之不合,有行列之可觀。……居左須令其顧右,居右者須令顧左,居中者須令左右相顧;至於居上者,亦須令俯下,居下者,亦須令仰上,是謂有情。得其情,則生氣伯伯;失其情,則徒得委形而已。

一方印如一家人,兒子可以雄壯,女兒可以柔媚,老人可以溫和,兒童可以跳脫,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是互相照應,血脈相連的。

比如我們看到的戰國經典印作:“左桁廩木”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戰國璽:左桁廩木)

如果不是“廩”字強行增大佔去了大量印面,如果不是它的筆畫間距故意疏散,這方印左上角要多麼擁擠,如果不是右邊的“桁”字的木與右邊的“木”字在字形上有所區別,那這方印又會多麼的乏味。如果不是所有的筆畫都以圓轉的筆畫來完成而保持原本的直來直去,那麼,又如何與圓形的印面適應呢?仔細觀察這一方印,所有的文字元素,又都是向中間聚攏的,是“團氣”的,是互相照應的,每個字的大部分筆畫都是向中間圍攏的。這是他們之間的照顧和呼應,就像一家人一樣。

再看一方非常經典的漢印,皇后之璽: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漢印:皇后之璽)

看似平常的四個字,其實還是有變化的,“皇”字的白部向上的兩筆,與“璽”字向下的兩筆都略向兩外側彎曲,看似不起眼,但正是這個變化,讓這方印變得溫和雅緻;同時,為什麼兩個字都做了處理呢?顯然是因為這是同一方印裡的呼應,其實這方印的呼應還體現在皇與璽的密實與“後”與“止”的疏朗。疏密虛實均有呼應,這保證了整方印的統一和諧。

有人說,以上四印都是古代匠人無意間刻出來的,或者他們根本沒有安排或設計過,那好,我們再來看一方明代印人的作品,這是趙宧光給自己刻的一方白文印:“寒山”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宧光:寒山)

初看,這方印的精彩處在於左右的疏密對比,因為“寒”字繁,並沒有佔有更多的印面,“山”字也沒有被擠窄;這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但細看才會發現這方印裡還是有變化,比如“山”字的中豎並不是完全居中,而是略略左移,避免了左側兩塊紅地的完全等同,寒字的兩個草中的四個屮字也並沒有完全等同,而是各有變化。變化已經有了,和諧呢?其實還是可以細看,寒字其實是上寬下窄的,而山字是上窄下寬的,左右兩字實際上是兩個不顯眼的梯形的咬合,同時,寒的右長豎與山的左邊豎,又基本作了類似的接邊殘破,由此,兩個字不顯得隔裂了,大家渾然一體了。這是一方文人印的變化與和諧,大部分名作,都是耐人尋味的,一方印,如果暫時不能理解,或者覺得好不到哪裡,一方面是審美不夠,一方面是觀察不細,努力提高自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還有人懷疑,趙宧光不一定進行過這些設計啊,那我們再舉一方,比如清代大家吳讓之的“畫梅乞米”: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吳讓之:畫梅乞米)

這一方印,吳讓之在邊款裡說:“石甚劣,刻甚佳,硯翁乞米畫梅花,刀法文氏未曾解,遑論其他。東方先生能自贊,覩(睹)者是必群相譁,讓翁

”。誰是東方先生呢?顯然就是吳讓之自己,這方印完成於吳讓之晚年(六十歲以後,他卒於72歲),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為什麼這麼得意呢?我們看印:

“乞”,用“氣”代替,是假借之法,《說文解字》上沒有“乞”字,“氣”字三筆極盡變化之能事,第一筆平平出之,第二筆任性下垂,又與畫字橫畫搭接,第三筆則直接伸到了對角的“梅”字處與木字的豎搭接,這種盤曲顯然是變化到了極致,與之對應的,“梅”字的“木”旁中豎,也作了曲筆(通常是直豎的),又與“每”字的各個盤曲呼應,這是這方印的動態充足的部分,另兩個字呢,“畫”與“米”,橫畫基本平持平正,既完成了對角呼應,又保證了靜態,“米”字中豎在保證與“氣”搭接的同時又與“畫”字中豎呼應,“米”字的左邊的下撇與右捺又處理成曲勢與畫的中圓呼應……這是一方字字照應,渾然一體的上佳之作,難怪吳老先生連文彭都不看在眼裡了。

章法的變化與和諧先說以上這些,這是大原則,那麼如何具體完成章法處理呢?大致的方法是:

1、入印文字重整;2、入印文字位置經營;3、虛實疏密調整。

趙叔孺先生則在告誡陳巨來時說“刻印章法第一,要篆得好,刀法在其次也”(《安持人物瑣憶》)。由上可見,章法是篆刻難點。吳昌碩老人在談到篆刻創作時,稱:“夫刻印本不難。而難於字體之純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佈,方圓之互異。”(《耦花庵印存》序)。其實其中的“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佈,方圓之互異”基本也是在說章法是難點。

1、入印文字重整:

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本身是從“六書”發展而來的,本身就有諸如像“象形”“會意”等相應的原始美感,選定了入印文字,它們本身就有天然的美學要素,比如天然的繁簡、長短、曲直等,再比如書法中筆勢的向背、欹正、屈伸、順逆等,這是漢字特有的基本美學元素,我們在選擇它們的時候,已經對其進行了篆法上的調整,比如挪讓、比如伸縮,比如曲直,比如粗細,比如糙潔等,這些調整,在進入章法階段之後,又要站在全印的視角上進行全面的審視,使其既保有變化的豐富性,又有完整統一的和諧性。某個字在篆法階段,單個字寫出來很美,但在章法階段,又需要針對文字組合進行更進一步的整理。

比如徐三庚那方有名的自用印:“徐三庚印”: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徐三庚:徐三庚印)

在篆法階段,我們有理由相信,“徐”字右邊的人字頭右邊一筆與庚字下部右邊的一彎是為了互相呼應,才在章法階段重又調整出來的,而印字“爪”部第一筆處的向上捲曲以及最後末筆故意留出來的大紅地,是為了照顧左側三字處形成的大紅地。

再比如,趙之謙的名印“靈壽花館”: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之唐謙:靈壽花館)

顯然,趙大師在篆寫"靈"字時,並不會單單將下部寫成“亞”字形,這並不是“靈”字的正常篆法,但放入這一方印之後,為了呼應“花”字處的“六處斜線”(很搶眼),他將“靈”字下部改成了“亞”字,將“亞”的左右兩點處理成了斜線。而此印中大量的豎線並沒有保證完全的豎直,趙大師顯然是故意為之,緊接著,因為這方印橫平豎直的線條太多了,他又對豎線條作了傾斜處理,活躍了印面,不然,就太板滯了。

2、入印文字位置經營

在對入印文字進行重整之後,這些文字已經達到了最佳的形態,那麼,再對它們進行位置經營,是讓這些文字安排在印面最合適的區域。這就是入印文字的位置經營。為什麼要進行位置經營呢?因為印章所提供的位置空間是有限的,這與書法是有差異性的,必須進行事先的設計,比如我們經常在寫印稿時,將印面用筆規劃成幾部分,而陳巨來等大師經常用折印稿紙的方式來經營文字的位置等,黃牧甫為了刻好一方印,經常將印面文字多次轉換位置,一方印,寫幾十個印稿是很平常的事,其實都是這個原因。

比如我們看“西泠八家”裡的名家蔣仁的代表作:“真水無香”: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蔣仁:真水無香)

注意,乍看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像蔣仁這樣的名家,會將詞語印刻成迴文形式呢(一般情況下,只有姓名章才刻迴文,願因是為了不破壞名字的連貫性)?細看就能想出來原因了,如果不是這樣安排四個字的位置,而保持正常的字序,勢必導致“真、無”二字在上,“水、香”兩字在下,頭重腳輕,極不穩妥,而如此一調整,不但有效避免而且形成了巧妙的對角呼應。

再比如趙之謙的“鉅鹿魏氏”: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之謙:鉅鹿魏氏)

為什麼視覺效果突出呢,是因為留紅大膽,這個留紅大膽是用印面文字位置的調整硬生生調整出來的,印面四字,中間加了十字界格,這該是十分工穩的一方印了,但趙大師偏不,他將“魏”字撐滿,“鉅”字下壓靠近水平線,上部餘出紅地,“氏”字上貼近水平線,下部留出大片紅地與“鉅”呼應,為了完成“三密一疏”的格局,他又將“鹿”字在篆法上作了調整,將中部紅方框儘可能放大,因此構成了一方精彩的印章,試想,如果按照漢印平均布白,它將是多麼平庸的一方印呢?趙大師同樣章法原理的印章還有:“大慈悲父”: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之謙:大慈悲父)

3、虛實疏密調整

其實上一方章裡已經有虛實疏密調整的因素,只是通過印面文字位置的調整來實現的,趙之謙認為:“餘所得集古印譜,以《西亭印纂》為最精,又得童山人鈺手拓北平朱氏所藏古印一帙,又得強恕堂鑑存古印,又郭止亭《漢銅印選》,合計閱古印不下三千,率大同小異,蓋一聚一散,仍此數顆不壞之寶。萬石類然,無足異也。”由上可知,趙之謙從三千方古印中看到的,就是“蓋一聚一散”罷了。而且認為這是篆刻配置章法的“不壞之寶”。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鄧石如: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之謙:漢學居)

“漢學”兩字明顯繁密,但趙之謙硬是把簡單的“居”字單獨佔了一列,留出大片的紅地,與漢學二字的白字相映成趣。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之謙:趙之謙)

如果說趙字“肖”部下邊的空是天然形成的話,那麼顯然“之”字處的紅地就是趙之謙大師生生上移了左右兩筆造出來的。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之謙:王懿榮)

這跟漢學居一樣,只不過,反過來了,右邊是紅,左邊是白。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趙之謙:胡澍印信)

胡字“古”部的空,“澍”字處中部的“口”,“寸”字下邊的空,這幾處空如果是自然而然的空,那麼“印”字下部的空,“信”字中部的空,顯然是造出來的空。

當然,這個原理,其他大師也都在用,比如黃牧甫的“方文雋印”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黃牧甫:方文雋印)

為了避免“方”與“印”兩字橫畫過多而造成的過度繁密,黃大師將印字分隔成上下兩部,“方”字倒數第二橫寫成向上拱起的一畫。“文”處的大疏更不用多說了,那是天然的疏處。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這一方印疏密不用多說,疏密對比強烈正是使這方印出彩的地方。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黃牧甫:寄盫)

“寄盫”這一方疏密是通過字外的空間處理達成的。在秦印格式下的日字格里,除了上下佔地不等的章法外,“盫”字處的留紅,是經營出來的疏密。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齊白石:飽看西山)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齊白石:魯班門下)

學篆刻打基礎:篆刻技法之章法

(齊白石:奪得天工)

齊白石的“飽看西山”“魯班門下”印,也是疏密明顯的印作,而“奪得天工”一印簡直是疏密對比到了極致,橫向筆畫,“天工”兩字僅有四橫,“奪得”兩字十八橫,如此疏密對比,視覺衝擊力太強了。

太多了,這樣的印例只要想舉,可以舉出來很多。有人會說,黃和齊都受趙之謙的影響,但是,思考一下,趙之謙的理論為什麼就影響他們了呢?

章法的調整,其實就是朱與白的安排,主與次的協調,疏與密的對比,伸與縮的調整,呼與應的照應,粗與細的對比,重與輕的布排,印面文字的秩序調整,印面文字與界格的關係處理等,前一段時間結合漢印寫過將近10篇關於章法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下。章法雖然不直接參與線條製造,但其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它決不是把文字放到印面上擺擺整齊就算完事的工作,就像寫文章,有太多可以加入印人的創造性元素在內。所以大師們說“刻印章法第一”是有道理的。

章法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今天就先說這些。

(【老李刻堂】之294,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