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一苏轼:最风流的贬谪官

“但愿人长久…”一苏轼:最风流的贬谪官

宋代,是士大夫最为狂放的时代。

狂放的士大夫都喜欢做什么呢?

喝最好的酒,抱最美的女人,写最华丽的诗篇,追求最完美的人生…

狂放过头的苏轼,因‘直言贾祸`而获罪,被贬至黄州任闲职。

黄州地处偏远,苏轼一家在东门一座废弃的旧校场圈起十亩多地。小山坡上有三间草屋,坡底靠江水的地方,修了间土屋。

苏轼是制举状元,换现代话说,就是杂学状元。

土屋周边,有苏轼手植柳树,略往东走,有水井,有稻田。山坡上有桑林菜圃。土屋前,围着一片篱笆墙。

“但愿人长久…”一苏轼:最风流的贬谪官

生活虽然艰苦,但苏轼是诗人,却有"笼鸟返故林"之感。过去他是官家俸禄养家糊口,现在才知道五谷的香味,”与田野父老,相从溪山间…”。

就住在这简陋的土屋中,苏轼还与故旧好友吹嘘道:午睡初醒,忘其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

"东坡居士”由此而得。

苏轼好酒,钱是没有的,又馋的心痒。不知道在哪里找了本书,按图所示自酿私酒。酒酿好后又不敢自己喝,于是让儿子苏迈尝尝。苏迈评价说:像馊了的醋。

苏轼不信一我那么聪明,杂学状元,按图索骥能酿不出好酒?

所以他尝了第二坛酒,然后确信:酿的不是酒,是泔水…

“但愿人长久…”一苏轼:最风流的贬谪官

时年四十三岁的苏轼,狂放之意尽收,浪漫气质却是展露殆尽。

苏轼的首任妻子是王弗,相濡以沫十年,永远的离开了苏轼。她死后,苏轼遵从父亲的话,将妻子安葬在母亲坟茔旁边,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

苏轼孤苦了四年。四年后,他娶王闰之为妻。十年后的一个晚上,梦里与王弗互诉衷肠,他写下这首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王闰之是王弗妹妹,对苏轼很仰慕,十九岁不嫁。但这一年,她终于嫁给姐夫,心满意足。

这是典型的女人,对丈夫百依百顺。跟着苏轼在黄州,她一个出生官宦人家的进士之女,每日要下田劳作。因因为草梗坚硬会把鞋磨破,她只好赤足劳作。

苏轼的妻子,诗画里的人物,因为买不鞋…

然而苏轼可以去买酒。

这是何等的柔情!

“但愿人长久…”一苏轼:最风流的贬谪官

生活虽然艰苦,都挡不住苏轼的浪漫。

简陋的土屋,苏轼在房间里画满漫天的雪花,命名为‘雪屋`。

据说,知州徐君猷做客,看到卧室的装饰,有些同情的说:“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感觉冷清萧瑟。”

苏轼指着窗外的的松竹,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于是,人世间便有了"岁寒三友"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随苏轼黄州上任的,还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妾朝云。这句诗意思,就是无论多么困苦,都有朝云这样的"芳草"与他朝夕相处。

“但愿人长久…”一苏轼:最风流的贬谪官

对于大宋文人,都喜欢醉情于山水。唯有黄州的苏轼,既有怡情养性的风景人物,还能静下心来,观察百姓的市井生活,潜心于学术研究。期间,他考证了黄州赤壁的真伪,写了巜易传》九卷,许多名篇均产生于这个时期。

给旧友毕仲举的信中说道:‘齐宠辱,忘得丧,"给李公择的信中谈到:"安心调气,节食少欲。”

谪居黄州最后一年,年老书生拿笔的手,用来挥锄开荒,自耕自种。因为耕种劳苦,拉伤了肌肉。

那一年,苏轼四十八岁!

人生的一次大挫折,也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这几年,是苏轼文学创业的最高峰。

身处逆境,临风把酒,捋髯微笑。

苏轼的人生,成为后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所以能无往而不可,凡物皆可观。

“但愿人长久…”一苏轼:最风流的贬谪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