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王阳明心学如何积极地影响人生?

庄里老魏侃工业电商


在事上磨练心性。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平心静气,发奋图强,先生虽出身显赫,但一生命运也是多磨难,从青年时代的科举不中,到后来的跟刘瑾发生冲突而流放到龙场驿,生活艰难程度常人难于承受。再寿命平定匪乱,平定宁王叛乱,再到平定思田叛乱,一生颠沛流离,而且体弱多病。就是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先生开创了自己的心学,到近四十岁时开坛讲学,广收门徒。一直到病逝在南安大浦江上,留下了“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绝唱。每每读到先生最后的临终遗言,不禁心中凄然。

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难,回头想想先生所处的环境,再比对我们最近的新冠疫情,领导人在面对如此凶险场面,是何等果断,何等气魄,何等呕心沥血,终于在最近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就是良知所在,为民谋幸福,是知行合一的最佳实践。

阳明先生的心学,也是儒家学说的又一次广大与学问的彰显。五百年来,先生的学说生生不息,影响力日益广大。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也是中国人原创人生哲学思想的一次重大发现和提升。


果少的哥


阳明先生,一生坎坷磨难。但他从小就很有志向,认为“人人皆可为圣贤”。他也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思路去做的,比如“逃婚问道”,“竹林格物”等行为举止。直到贵州龙场,差点丧命,也初心不改。用强大的内心力量继续坚持初衷,终于在深棺中“顿悟”。阳明的心学力量,启示我们,一切的所获,都要象内求。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心所想,既可望。不管是在逆境还是顺境,都要靠自己强大的内心。逆境时不气垒,得意时不骄满。让内心保持平衡,平静去面世。



通天海


王阳明告诉我们:宇宙即心,心即宇宙,管好了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动,这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条件。

每一个现代人,处于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被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所迷惑,生活痛苦不堪,感受到的永远是痛苦和哀愁,这是心为物役所致。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心脆弱,而是我们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王阳明的心不为外物所动,他连续两次科举失败、被宦官刘瑾陷害差点亡命、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内心定力,他一生取得的成就与其强大和丰富的内心修炼有很大的关系,龙场悟道是他一生的最大收获,他从此创立了心学学派。

心学是幸福的源泉,人生成功的基石,需要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追求心外无物,心外无境的境界。



闻于天下


生活中的困难,每个人都会碰到,我们要通过心学来积极影响人生,就得搞清楚,我们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一般没有接触心学的人,可能都会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都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大都是带着功利心去的。高级一点的是为了求名,次一等的追求权力,最差的也是为了求财。但是这些名利财就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未必。自古以来,那些腰缠万贯的人未必幸福,大权独揽的人也未必幸福,名满天下也未必幸福。在他们人生的临别之际,回顾自己的一生,总有很多的遗憾与不甘,他们只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权欲、物欲而已,但离真正内心所追求的东西却是越来越远,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理解人心真正所求。

人生真正幸福是什么样子的?孔子在年老弥留之际,对自己的人生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我想这就是人生真正没有遗憾的样子吧,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内心最大限度的自由,无拘无束却能一切皆合于天理。

同样的,作为后来的圣人王阳明在临别之时,他的学生问他说:先生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吗?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想这就是我们人生应该追求的最终境界吧。

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够抛开一切的物欲、权欲以及功利之心,知道了自己内心真正所求,那这些困难,不过是我们追求此心光明路上的小小磨练而已,这些困难,不光没有任何坏处,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良知所在,能够帮组我们把那些良知之外的欲望一点一点的去除掉,获得一颗跟家纯粹的赤子之心,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的过程,也是阳明先生经常说的“须在事上磨”。

如果我们自认为一帆风顺,求财得财、求名得命,什么困难都没有碰到过,那说明我们根本就没有认证想过我们内心最终极的追求是什么,那只会让我们离良知越来越远,这样混混沌沌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所以心学对人生的积极影响,其实就是让我们能够立志,给我们开启了一扇自由之门,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其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惟精惟一等等,都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让我们在追求良知的路上少走点弯路。


l易耕堂l


人生在世,无非“生活”二字。 “生”易,“活”不易。\r

幸者,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不幸者,遭透世上悲极苦痛。有些幸者在享受富贵之际依然心有所苦,有些不幸者在遭遇疾苦之际仍旧心存希望。想必,这就是处世之道。

通俗地说,个人认为务必脚踏实地,从身边事、具体事、小事做起。在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去检验,去实践,磨炼自我、提升境界。


花草茶批发部


王阳明是一个被放大了的圣人,如视作圣人,则无处可学。如以凡人圣行视之却反而会更能与之亲近。

王阳明非常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他认为《大学》八目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老狗杨某翻译一下,就是知道运行规律,坚定真诚心意,加强规范自律,由小及大行事。

人于困境,当听从内心的声音,发宏愿、正心意、知取舍、致良知、毕事功。





老狗杨某


王阳明是封建帝制时代典型的忠节之士,他的心学是赤裸裸的唯心主义理学,这在己往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和思想史著作中都是有定论的。前些年困为思想文化观念的混乱,有些人又别有用心地把他及其心学抬出来大加吹捧,蒙骗青年,流行一时。用王阳明的心学不但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反而会让你在所谓良知的引诱中丧失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失去辨别真伪和大是大非的能为,盲目地崇拜虚伪和野心。


曹宗国


心外无法,向内求。相随心转,其实王阳明的心学不可否认他源自于佛学。


南崖散人


问心


东青记录


积极人生,从心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