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疫情期间 一位校长的学习建议


「科普时报」疫情期间 一位校长的学习建议


□ 李凌己

1、怀有感恩之心。为什么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一个安全、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

2、疫情期间,待在家里认真而努力地学习,就是我们对防治疫情最大的支持,也体现了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3、面对疫情,不能上学,我们要有积极心态、成长型思维:这段难得的自由时光是我们补救自己的短板学科,系统巩固基础知识、根据错题系统查漏补缺、深度预习新学科的最好机会。曾有优秀的同学说: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超越的。

4、待在家里,也要像在学校里一样,与家人一起拟定一个自己学习的时间表与课程表,力争规律地生活、学习,并请家人监督执行,执行得好,也可以让家人给你一个小小的奖励。

5、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家学习期间,要严格控制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与频次。把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玩游戏当作学习目标达成后的一种奖励。

6、待在家里学习容易懈怠,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想要超越的学习目标或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几个同学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群,一起定学习任务并在群内展示、在家选择安静的空间学习等);同时,还要训练和展现自己的意志力,努力让自己在家的学习状态“达极致”,努力给自己的未来留下一个正能量的回忆。

7、待在家里,可以做一点在学校里不容易做或者需要长时间做的事情,如系统地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效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努力解决一些如“假学习(出工不出力;看上去很努力,实际不出成绩)”、“学习动力不持续(三分钟热情)”、“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谁、为什么学习)”、“学习习惯不优秀(学习习惯是影响成绩提高的关键问题)”等非智力因素的学习问题。

8、难得有这样跟父母长时间的亲密相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与父母做几次深入的沟通:首先了解一下父母对你学习的具体要求、对你未来报考的专业与大学的具体想法、对你未来生活与人生目标的具体期望;其次再与父母一起分析一下他们对你的教育理念、方式是否支持你的目标的实现。

9、好好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问题(如短板学科、不明白的知识点等)有针对性地多学一些网上的名师课程,让自己的学习有一个针对性地提高与进步。为了让父母放心,可以主动在客厅等公共空间上网。

10、想提高自我的同学,可以在家里深度阅读(3遍以上+批注+读书笔记=深度阅读)几本自己喜欢的、平时没有时间读的名著;还可以根据兴趣到一些优秀的“慕课(MOOC)”网站去听几门大学的或专业的课程(如清华的“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网等)。

11、高三、初三同学要适当关注一些疫情防治的新闻、人物、科普、先进事迹等内容,因为今年的中考、高考一定有与这次疫情相关的阅读或者写作内容——这是命题的热点。

12、同学们在家里,一定要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多和父母或家人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同时,你也可以给父母或家人准备几个惊喜,让父母或家人感受到你的爱心与成长。

(作者系威海紫光实验学校校长,教育学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