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盆景怎么浇水?如何养殖?

用户6484544423117


先上结论:

菖蒲盆景更适合见干见湿,即指盆内植料上层干了,就要浇水,而且要浇透。

下面再说下网上查阅的资料和相关说法。

关于菖蒲浇水,常见的说法有三种:一天一浇、干透浇头、见干见湿。这三种浇水原则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异同?哪种浇水方式更适合菖蒲?下面我们从引导根系生长的角度试着分析一下。

一天一浇

一天一浇,即每天浇一次水。因为菖蒲喜水,所以只要盆景底部有一个洞,它就不会引起积水。如果温度,湿度,光线,通风和其他条件良好,一天一浇菖蒲也能长的很好。但是,一天浇水也有一些问题。由于充足的浇水,菖蒲的不必发出更多的根系去找水,所以这样养护的菖蒲,根系不发达,抗逆性差,而且遇到回南天、梅雨天等湿度较大的天气,很容易导致根和芽腐烂。一般来说,只要每天浇水灵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仍然是合理的浇水原则,特别适合新手和健忘的人。


干透浇透

干透浇透,是指看到盆内植料上层下层都干了,再一次性浇透。很多新手在问浇水问题时,总有老司机告诉你要干透浇透,但实际上这种浇水方式并不适合菖蒲。干透浇透适合兰花等喜干怕涝的植物,很多蒲友最初来自隔壁兰圈,所以把这种兰花的浇水方式用于菖蒲,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等下层植料干透,菖蒲的根毛差不多也就干了,再浇透也没用了,而且可能造成腐败烂根。把喜干兰花的浇水方式用在喜湿的菖蒲身上,这就有点刻舟求剑的意味了。

见干见湿

见干见湿,是指盆内植料上层干了,就要浇水,而且要浇透。所谓浇透,是指盆内植料都吸足水分,最后水从蒲盆底孔流出,为了浇透不妨多浇两遍。当上层植料干了,这时下层植料还没干,为了获得水份,菖蒲就要发出更多的根去下层找水,这种环境刺激菖蒲根系长的更密,扎的更深,强壮的根系意味着更好的芽叶,更强的抗逆性。多几次见干见湿的循环,根系就能长满蒲盆,发达的根系是菖蒲爆盆的基础。而且这种在逆境下生发出来的根系,不同于肥料催生的根系,它不会让菖蒲徒长。个人觉得这才是最适合菖蒲的浇水原则。

菖蒲对肥料需求很少,通风、光照、温度等又都是环境因素,只有浇水才是菖蒲莳养的根本法门,掌握了浇水的基本原理,养好菖蒲也就不难了。


二是如何养护:

第一:阳光,对于菖蒲盆景尽量采取阴暗处培养,菖蒲喜欢湿润忌讳干燥。所以要把菖蒲盆景摆放于阴暗之处。但是为了植物体得光合作用,还需要进行适度的光照。尤其是在夏日一定要做好遮光工作。

第二:温度,菖蒲盆景能在高温中生存也能在低温中生存,由于其生长海拔的影响这种植物体的抗寒能力较强。但是植物体有一个最适温度,菖蒲盆景的最适温度在20℃到30℃之间。但是由于沿海地区普遍冬季温度高于内陆地区,所以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

第三:水分,菖蒲盆景适合生长于水分较强地区,忌讳生长于土壤干燥地区。对于盆景而已要经常浇水但是要控制浇水的分量,勤浇水但要少浇。虽然菖蒲对水分要求过多,但是倘若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植物体呼吸作用缺乏会导致物体的枝芽易发黄,从而导致枝条过早凋零。

第四:肥料、对于菖蒲盆景肥料要求并不高,只要处于湿润土壤即可。但是为了促进枝叶的旺盛生长,在发芽和生长期中也需要进行施肥,在发芽阶段主要是以氮肥与钾肥为主,在结果时期以磷肥为主,促进果实的生长以及成熟。施肥时需要把肥料埋藏于土壤之中,施肥的位置要与植物体的生长位置保持在五厘米以上。避免肥料肥量过大伤害到植物体的芽胚。

第五:剪切,菖蒲盆景经常修剪盆景的叶片会变得细长,虽然增强了盆景的观赏价值。但是过多的修剪会使叶片有所损伤。同时也会影响植物体结果,在修剪时除造型制作之外其他时期只需要修剪发黄的叶片或者是受损叶片。此外还不能改变盆景的造型。


最强助眠


菖蒲其实还是比较好养的,因此做盆景的人也比较多。种植盆景菖蒲时,一般用陶瓷盆或瓦盆,种植土壤可以将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配制,菖蒲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每年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换一次盆土。种植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平时要让它接受充足的光照,阳光强烈时要适当的遮阴。

种植菖蒲盆景的方法

1、选择花盆

菖蒲也被称为泥菖蒲、臭菖蒲,近些年来许多人将它作为配制种植,但有的人不知道盆栽菖蒲如何种植。种植配制菖蒲首先要选择好花盆,可以用陶瓷花盆或瓦盆种植菖蒲,不要选择塑料花盆,塑料花盆透气性和排水性都不好。

2、配制土壤

其次要配制种植菖蒲的土壤,菖蒲喜欢生长在疏松、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中,因此可以将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配制,这样配制的土壤养分更充足。菖蒲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每年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换一次盆土,换土时可以留一半的旧土。

3、浇水方法

菖蒲不耐旱,对水分的需求量较高,养殖时要掌握好浇水的量,平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夏季温度高可以适当的增加减少的次数,还可以往植株周围喷水,水分蒸发时会降低周围的温度,同时还能增加空气的湿度。

4、光合作用

菖蒲喜阴,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种植时还是要让它有充足的光照,平时可以将它放置在室内有散光的位置养殖,夏季阳光强烈时要做好遮阴处理。若长期没有阳光,可以用光照灯代替阳光照射植株。


言必三农


一、给菖蒲浇水的具体方法有有四:灌,淋,浸,沥。

“灌”:就是用水壶沿盆边注水,慢慢向根部靠近,看底部有水渗出,说明已浇透,此方法优点是水不会灌到叶片上,不会因为水而引起叶片腐烂,缺点是浇水速度慢,浇透需要慢慢的浇,有时需要来回几个圈。

“淋”:就是用喷壶或莲蓬头洒水,把整个养蒲环境都喷湿,让水从土表渗到根部,湿润蒲盆,此法的优点是水可浇透整个蒲盆,缺点是水易溅到叶片,要小心使用,否则会烂叶,特别对金钱叶片在空气闷热的时候,不要喷叶片、会引起叶片不透气腐叶,而引起病菌。在湿度低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喷洒叶片增加湿度,此方法甚好。

“浸”:就是将蒲盆的四分之三连同植料一起浸入水中,优点是水可浸透,缺点是盆与盆之间容易传播细菌,还不宜长时间浸泡,根部氧气会得不到很好的替换,从而引起烂根。

“沥”:针对盆器无孔出现的涝,水盆增加湿度水位太高出现涝,涝就是植盆颗粒植料缝隙被水占领,而无法为根部换气出现种种问题,严重会根部缺氧腐烂,叶片黑掉,这就是根部缺氧引起,所以想养好必须有孔器具来养。

二、如何养护

1.合理分株

在植株进入生长期之前要对植株进行分株,一般选择矮一些但是生长茂盛的植株制作盆景,观赏性比较高。

2.土壤

盆景所用的土最好是透气一些的沙质土壤,可以在土壤底部垫上一些吸水石或者小石头。

3.肥料

给植株施肥的时候可以选择浓度低一些的液肥,量也要把握好,给植株施肥太多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导致叶片发黄,这是因为肥力过剩造成的植株烧苗现象。

4.水分

盆栽植株喜欢湿润一些的土壤,所以浇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是湿润不代表浇水就要多,土壤存有积水的情况下会导致根系腐烂、叶子枯黄。

5.阳光

植株喜欢阴凉一些的环境,但是也要定时接受一些阳光,最好接受一些散射光的照射,可以放在一些大的盆栽旁边纳凉。

6.修剪

修剪的目的是去除植株的枯叶和杂枝,有发黄的叶子要及时的修剪掉,保证它的美观。





闫大婷的日常生活


我先坐个沙发,等着看答案,因为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也想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