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荷花”赋诗一首?

心的菩提8


荷满池塘千张绿,芙蓉鲜美展面前。岸边翠柳珠帘挂,犹如仙境落人间。


用户夏荷盛开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这一经典绝句,千年来一直被我国人们广为传颂,并一举成为大多数立志洁身自好之君子们的座右铭,从而荷花也成为众多文人骚客争相绘画作雅的花宠。作为文字爱好者的我,自然也不甘寂寞,会当蹭一蹭这千年不衰的花红:七律《赏荷吟》,希望朋友们喜欢!



赏荷吟

拒埃水内宁安身,只恋脱俗不恋春。

相到薰风它艳落,看随丽日洛神临。

蜂蝶最懂幽香慕,诗赋方知蕴意深。

纵被九秋催老转,绝胜陌上碾成尘。

————中华新韵

下面卖一送一,再向朋友们奉上一首七律《赏荷吟二》:



赏荷吟

翠蒲猎猎弄清柔,陌柳依依绿瀑流。

菡萏相邀风起舞,蜻蜓欲立叶摇头。

众芳色艳无边水,浓郁荷香溢顶楼。

六月沿途池里看,数舟难载岸抛眸。

————中华新韵



“花有花香,茶有茶话”,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您的关注和交流就是对我最给力的鼓励)。请不要吝啬您的满腹经纶来一起互动吧!发表你的想法和建议,让我们共同荡起方块里的涟漪里,丰富彼此……


人文镜


借《红楼梦》菊花诗标题,未和原韵,留一组荷花诗。

【忆荷】

倩影难留是已非,承卿厚爱画娥眉。

江横两岸心无味,蝶渡三生翅有悲。

月影曾摇欢语笑,涟波更惹动情催。

浮生多少无眠夜,念念空空又几回。

【访荷】

仙风去暑小桃源,淡爽芬芳鱼水欢。

前世青萍痴粉藕,今生碧柳卷金帘。

悠悠禅院梵音绕,袅袅香烟古塔悬。

飞鸟千寻情未远,半生荣辱系丝弦。

【种荷】

移来盆种水中秋,形死神活君莫忧。

不日霜华滋朽脉,一宵素月醒风流。

曾于江畔横笛舞,也向云心窃彩柔。

入骨相思叠倩影,为谁夜夜起高楼。

【对荷】

昨时事已若春痕,萍水云崖问几津。

苦辣酸甜谁与过,思服寤寐对何人。

墨成美玉红霞醉,心染芬湖白鸟临。

本色微狂应借酒,垂香三尺浣风尘。

【供荷】

含苞欲放待思燃,弱水凌波几品缘。

心有清香千朵灿,天无俗气一株仙。

净行何畏风同雨,孤胆由他暑与寒。

我本弥陀佛下座,莲华愿满极乐禅。

【咏荷】

佛影仙缘数百年,菩提原是水中莲。

昔于宝座聆梵语,今向深山慰苦寒。

多少人间惆怅客,何时命外解脱禅。

怀荆美玉情真守,不负佛陀在眼前。

【画荷】

淡淡清辉着素裙,迎风不语对谁颦。

诗成美韵千层碧,梦载韶华一缕魂。

莲步碾出淑女韵,墨痕牵引古人心。

风流自爱言不尽,笔墨因缘袖底寻。

【问荷】

相携几度伴诗酬,白藕流香红藕忧。

也许无心逐远客,只是随意走汀州。

涟漓可晓楼船梦,琴韵能拨隔语愁。

日落风吹天欲晚,可怜春色笔难收。

【采荷】

千百莲中唯此颗,因缘天定勿歧择。

许因隔世相思久,陈酿来生寂寞多。

红粉难描云里泪,青衫浸透水中歌。

余温尤忆风华影,不悔初心情若昨。

【荷影】

幽幽倩色舞娉婷,恍若清歌梦里萦。

聚短何须陈厚意,别长总惹叹薄情。

风吹密叶心难躲,波礼游丝语似冰。

犹嗅芬芳莲子气,百花无味问叮咛。

【荷梦】

一春风雨送飘萍,莲藕香怜历历明。

雁渡南天花有信,蝶游深处水无声。

从今夜夜添新累,此后年年避旧情。

唯有相思识素月,心头多少护花铃。

【残荷】

雨打秋池花未燃,枯荷残忆落梅篇。

王朝百代兴亡事,功利千秋汝子缘。

今日人于堤岸走,当初莲在水央眠。

红尘自古多风雪,畅快烦忧为哪般。

【念荷】

遥遥青色水连天,莫负红尘君子缘。

彼岸花曾开彼岸,车前草已去车前。

屠苏赠美人如玉,慧剑挑情思若弦。

唯有风儿堪自在,逍遥如我不须怜。

【思荷】

芙蓉久远忆倾国,蕊若红梅碧掌托。

月下墨魂聆水韵,花中君子唱弥陀。

泥污不染梵心净,雨雪当临傲骨磨。

美玉天成诗百代,陶家公子爱莲说。





狐小妖2794768619


看到此问还来不及想自己如何去用自见微不足道的诗词功力去完成楼主的应试。却有古人的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才上眉头,涌上心头。那便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的一首送别诗,名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自古以来描写菏花的诗作不胜枚举。可我对这首诗却是情有独钟。理由有两点。

第一,按平凡作品当以咏荷而论,本人就高人一筹。诗人把西湖夏日荷花景色描写的大气雄浑壮观美丽,把天、日、水、荷花、莲叶巧妙地柔合为一体,用"无穷碧","别样红″道出西湖荷花与众不同,大气磅礴的独特景象。单凭诗人写景状物的写作风格,就可推测杨万里的文学功底非同寻常,诗作独领风骚千百年。笫二,真正感动人的是这首诗是一首"隐喻诗″。即除了单纯一层表面意思清淅可见外。还蕴含有内在的另一层隐喻意境。也就是弦外之音。直白的说就是以物喻人,以物言事。这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独特文学体裁。


却说诗中的主人公林子方以进士身份曾任直阁秘书一职,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当朝红人。而作者官至秘书少监兼太子侍读。是林的顶头上司。他们经常在一起高谈国事,偶尔也互相吟诗作赋相赠。关系特别要好,成为志同道合挚友。据说后来林子方被皇帝从京城临安(今杭州)调任福州知州。当时林以为可以自己升官了,能去做独挡一面的地方官,心中暗喜。可杨万里认为这事有些蹊跷,想挑明劝说别人好朋友去福州,留在皇帝身边还愁不被加官进爵呢!不是这样说又怕扫了人家雅兴。于是诗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写出了这首不朽名篇赠与友人林子方,不林子方却只有"心领″,而没有"神会″诗人的一番良苦用心。看后只悟出了两个字"好诗″。后来证明杨万里的见解十分正确,林自去了福州名声逐渐淡化在茫茫宦海中。


当然这首"隐喻诗"不是我自己感悟所得。而是去年去西湖游玩时一位叫李婷的导游这样解释的。她说她也是上大学时一位教授讲给她的。她大概是这样讲的:第一句"毕竟″二字表现出杨万里当时急不可待的要把这件事告诉好友,劝他改变主意。还说"西湖"实际指的是当时南宋郝城临安。又说本诗中的"六月中″可理解为当时南宋朝廷。那么第二句就不言而喻了,"风光不与四时同″意为别处的风光再好也不可能与京都朝廷相提并论。接着说:本诗中"天″和"日″字都代喻当朝帝,"莲叶"与"荷花″都借指林子方。而将"无穷碧″和"别样红″诠释为表明林子方的锦绣前程,一片大好,无限光明。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把自己的花拳绣腿展示一番。本人不才借楊万里宝地题诗一首,请各位同仁斧正。


《咏菏》

晨风旭日窥西子,

舞步婀娜锦袖舒。

山色湖光迷柳眼,

莺声鱼影醉荷池。

半湖莲叶蜻蜓渡,

十里荷花蝴蝶立。

天地风云皆有对,

因荷得藕子知否?


秀才品诗词


荷花

诗/大悔忆智冰

荷花是佛教的花

看见满池荷花

我的心静了下来

荷花是清洁的花

出淤泥而不染

绿叶上露珠滚动

超市在卖

淤泥里挖出的藕

切开来也是那样洁白

大地是这样神奇

她接纳所有污秽与垃圾

包括粪便

然后将垃圾和粪便

变成粮食蔬菜水果

清洁新鲜的汁液

可是

当人类的心不再洁净

大地也得不到安宁

想想荷花

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大悔忆智冰


百花当中唯有莲,

佛家圣洁寓意含。

身在水里特娇艳,

藕藏污泥也不染。


慈音1


发几首旧作,望同好指正:

新荷

邀赏新荷岂敢辞, 盖擎值雨恰当时。

仙姿本自上林苑, 神韵应出太液池。

悦目苞含千百朵, 怡心蕾放两三枝。

清香肯与藻萍共, 淡雅不攀周子词。

新韵 ​

卜算子 荷趣

带露未曾开,却有蜻蜓立。周子莲说莫亵玩,诵去犹能记。 雅淡任天真,浅艳生瑰丽。若许清香瓣上留,卷底藏追忆。

(新韵 ​

咏残荷

荷香梦里总萦情 ,水碧南湖蛙鼓鸣 。

非复伞张歇野鹜 ,无寻角耸立蜻蜓 。

枯茎芒刺妨鱼戏 ,断梗勾连碍艇行 。

败叶疏零淅沥雨 ,嘲哳入耳不堪听 。

新韵 ​

秋雨访荷

残妆摇曳泪濛濛,

未与昔时素影同。

落瓣缺裳缠荇藻,

折茎无角立蜻蜓。

每怜败叶难为雨,

总悯垂蓬不奈风。

惆怅凭添新索寞,

伤秋空对半池红。

(新韵) ​

浣溪沙 思荷

曲榭玲珑过画船。

娇矜紫翠水中莲。

凌波谁教舞蹁跹。

乍吐苞尖开次第,

踟蹰蝶老近芳妍。

归思倩影诉蛮笺。

(新韵) ​

蝶恋花 夏荷(新韵)

出困淤泥香暑夏。绿伞撑荫,宿雨留牵挂。浅艳不堪蜓立乍。借风摇曳晶莹洒。

佳丽妆楼窥淡雅。对镜端详,无奈三分差。愧藉莲说声广大。羞凭荷赋增身价。

注:莲说荷赋指周敦颐《爱莲说》欧阳修《荷花赋》。 ​


周建平1107


(咏荷)一首。

百亩绿荷连天碧,

水中蟹肥鱼虾戏。

青蛙鸣叫蹦的欢,

洁白莲藕出污泥。

露头花蕊合苞放,

早有蜻蜓上边立。

好美一副自然画,

游人怎能不欢喜。





富贵84459


咏荷花

紫燕穿柳一池艳,

粉面含羞舞翩跹。

好色蜻蜓戏娇蕊,

轻嗔痴蜓太贪玩。



冬雪6


心荷


纯洁柔美粉点间,出水迎日向天升,意刚挺拔任自由,风雨无阻也难挡。

单纯而洁净的花蕊芳香四益,它高傲娇柔,它的颈,在它浮出水面延升暂露头角时,它会迎着朝阳微笑着升起,它意志力刚毅任放,如娇柔的勇士,在暴风雨来临时也无法阻挡坚强不屈王者风范,誓死捍卫着芳香的花蕊,它是荷等的骄傲,又如放纵不羁的少年。

畅荷


咏叹世间荷种缘,唱出心中荷间情,感知觉受荷香识,动骨摇颈荷身立。

感叹世间万物之荷,纵有荷种风情,都得随缘而行随缘而去,畅想心声解封人间情怀,用心去感知闻香识相,纵然牵动整个躯体也难动摇内心的意力。

开荷


春秋冬夏四季度,酸甜苦辣日日经,喜怒哀乐时时在,悲欢离合分不开,荷年荷月荷日夜,开拓开始开心乐。

人生几度春秋冬夏,几度四季轮回,生活中日日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的滋味,在感情的生涯里我们承受了多多少少的悲欢离合,恕不知荷年荷月才能清除完心中的浮尘,不知忙碌了多少回,开拓了无数次,从头再来了多少回,才能够打开心的那一扇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