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淺予:中國畫是在發展,不是走向了沒落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今天‖

葉淺予:開門見山,我不主張中國畫系造型基礎課全盤採用外國的訓練方法。理由包括下面幾點:


一、線描造型是中國畫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有的手段,從來學畫,都是從白描雙勾入手,以骨法用筆取形,它的特點是:一開始就用毛筆造型,在練筆中練造型,在造型中練筆,二者相輔相成,齊頭並進。



有些人看到近代中國畫在明末清初的階段提倡仿古摹古的傾向,便認為中國畫已走向沒落了,因而他們主張反對臨摹,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揚州八怪、石濤、八大以及清末的任氏兄弟,一直到吳昌碩、齊白石,豈不都是生氣勃勃的富於創造性的畫家嗎?中國畫是在發展中,而不是走向了沒落。



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採取了既學素描又學白描的雙重製,有人諷刺我們說:這叫做“雙重交配法”


因為當時在農村養豬,引進了蘇聯的派克夏種豬,國產的母豬,除了和國產的公豬交配外,還要同派克夏交配,以此改良豬種。中國畫經過雙重交配,產生了所謂新國畫或稱之為社會主義國畫,雖然達到了為社會主義政治服務的一定目的,但藝術水平是很低的。



上面已經說過,線描造型是中國畫歷史發展所形成的獨有手段,訓練中國人物面的造型能力,必須以這個特有手段為基礎,吸取素描中合乎這個基礎的某些造型因素,豐富和發展中國人物畫。




葉淺予:中國畫是在發展,不是走向了沒落

疫情猖獗,祝您健康!!!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創稿件及互聯網篩選,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註明來源。若因客觀條件所限未知原始出處或作者的請原創人與我們編輯聯繫及時標註或刪除。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2020.3.12歡迎添加關注!

葉淺予:中國畫是在發展,不是走向了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