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為何說張祕書,對自己幫助最大,只因她講過一句“俗語”

眾所周知,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更被譽為新中國的“國寶”。然後,很多讀者都有所不知的是,錢學森曾對自己的秘書讚譽有加,而且還說她是對自己幫助最大的人。張秘書究竟幫了錢學森什麼大忙呢?如果您也想知道背後的故事,那就讓小編來從頭揭秘吧:

錢學森為何說張秘書,對自己幫助最大,只因她講過一句“俗語”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55年10月,在美國學習和工作了20年的錢學森,衝破重重阻礙終於回到了祖國。經過相關部門的安排,錢學森一家住進了中關村的“海歸樓”,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從海外回來的專家學者們準備的公寓,雖然比不了錢學森在美國的花園別墅,但為國家效力,心裡踏實和安寧,還有成就感和榮譽感那是在外國工作,絕對不能比擬的。

錢學森為何說張秘書,對自己幫助最大,只因她講過一句“俗語”

錢學森在一段時間後,就感到有些不適應了,倒不是科學研究方面的問題,而是工作中日理萬機,還要親自處理一些無關緊要的雜事,比如接電話,會客或者是外出買材料等等。畢竟錢學森在美國生活了20年,突然就回到國內有些不適應也很正常,雖然錢學森沒有主動去反映這些問題,但部門領導卻早已經意識到了錢學森的難處,於是就準備給他配一位能幹的秘書。

錢學森為何說張秘書,對自己幫助最大,只因她講過一句“俗語”

領導們經過一番商量,最終選擇了一位叫姓張的女同志,小張不僅為人處世細緻周到,而且還是北大數學系畢業的高材生,因此對錢學森來說就是一個好助手。其實,張可文並沒有做秘書的經驗,所以一開始還很擔心做不好,不過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和摸索,很快便勝任了秘書的崗位。然而,小張在給錢學森當秘書期間,卻給錢學森提了一個意見……

錢學森剛回國不久,因此他的做事風格還帶有濃濃的“美國味”,而不像國人說話做事很“中庸”。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錢學森說話特別直接,尤其在批評人的時候,直截了當的就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因此,錢學森的很多學生都捱過批評,如果是內心脆弱的同學,那當時就一把鼻涕一把淚了。

錢學森為何說張秘書,對自己幫助最大,只因她講過一句“俗語”

據小張回憶,有一次北大數學系的副教授,專程到研究所拜訪錢學森,並和他請教一些專業上的問題。然而,錢學森竟然沒有請人家副教授坐下談,最後就站著說了十多分鐘。因為談論的問題比較基礎,錢學森就開始批評了,說副教授的水平“不到家”等等。結果,副教授的臉一下子就漲得通紅,不過他也不好說什麼,最後只好尷尬地握了個手就告辭了。

當時這一切,都被小張看在眼裡,但並沒有多嘴去說什麼,不過她卻下定決心,以後要找錢學森好好“談談”,畢竟這也是她做秘書的責任之一。幾天後的一個下午,剛好錢學森也不忙,就在辦公室裡看報紙,於是張可文便泡了杯咖啡端給錢學森。趁著空當,張可文就提到了錢學森批評副教授的事情,最後還告訴錢學森批評人不能太直接,畢竟“樹要皮,人要臉”。

錢學森為何說張秘書,對自己幫助最大,只因她講過一句“俗語”

錢學森聽完張可文的一番話,感到很驚詫,向來都是他批評別人,這回卻被自己的秘書給批評了。不過,錢學森也沒有生氣,雖然他當時始終一言未發,但心裡卻對張可文豎起了大拇指,不僅是對她工作的肯定,而且也覺得她說話確實在理,自己在外國養成的毛病是該改改了。

張可文在隨後幾年,從秘書崗位離任,而錢學森也變得越來越委婉,說話做事完全沒了之前的“美國味”。在一次大型會議上,錢學森不僅特意提到了張可文,以及她當時說的“樹要皮,人要臉”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其實,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在錢學森的科研工作中,時時刻刻都要與人打交道,大家一起通力合作完成科研項目,只有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說話和做事,最終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錢學森為何說張秘書,對自己幫助最大,只因她講過一句“俗語”

在錢學森的帶領下,我國在航空航天和導彈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讓一開始就不看好我們的西方發達國家,一個個的都驚掉了下巴。對錢學森本人來說,他也成為了我國公認的“火箭之王”和“中國製造之父”,以及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