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小雪,濟南人,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同時也是位品學兼優的初中生,因為腦癌,於1999年3月離開了人世,長眠在濟南千佛山下。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1.初識雪兒。1994年12月,我當兵入伍到濟南軍區駐豫某部,所在的部隊是支英雄的部隊,曾培養了“英雄戰士徐洪剛”等許多英模。部隊的一切,都是嚴格按照三大條例嚴格執行的,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記得很清楚,那天我們新兵連,組織去會議室觀看《新聞聯播》,平常的時候,看完《新聞聯播》後,隊伍是要馬上帶回,進行體能訓練的。不知道那天是值班員發慈悲還是有事情,臨時決定讓我們多看一會電視。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接下來的電視節目是《東方時空》,節目講述了濟南一位9歲的小女孩小雪,不幸患上了腦癌,因為家庭經濟貧困,小女孩的疾病無法得到及時治療。但是小女孩的堅強和懂事,立刻感動了我。

“你害怕自己的疾病嗎?在節目中,現場的記者憐愛地問她。

“不怕”!小姑娘的回答斬釘截鐵,雖然疾病已經將她折磨得面黃肌瘦。

“那你怕鬼嗎”?或許是想逗逗小姑娘,現場的記者微笑看著這個可愛的孩子。

“作為人,為什麼要害怕鬼呢”?小姑娘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反問道。

……

看完節目,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念頭在我心裡產生:就是我能為這個患病的小女孩乾點什麼?

晚上,躺在床板上,我輾轉反側,思來想去,決定從這個月起,每月拿出三分之一的津貼費,幫助這個叫小雪的女孩,治療疾病。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其實,當時的自己只是一個剛入伍的新兵,所謂的津貼費也不過35元而已。不要說拿出三分之一10多元錢,即使捐出一個月一年的津貼費,對小姑娘高額的治療費用來說,也是車水杯薪,根本無濟於事。

但我當時根本無暇考慮這些,反正就想盡自己微薄之力,來幫幫她。隨後通過《東方時空》節目組,聯繫到了這個叫小雪的姑娘,開啟了我的贊助。

2..初見小雪。就這樣一直到1997年12月,我接到濟南軍區《前衛報社》學習的通知,想到小雪剛好也是濟南的,就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她的家人。

小雪的父母都是個爽快人,非常歡迎我來家裡做客。每次回信,都是小雪的媽媽書寫,雖然內容不多,但字跡工整,言語親切,充滿感激之情。讓我有點慚愧不已,自己做的一點事,其實微不足道,可是能力有限,只能如此了。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小雪的父母,都是濟南一家印刷廠的工人,因為單位效益不好,很早就下崗了。小雪的父親,自己在小區幫忙管理車輛,一個月掙點微薄的工資。家裡過得緊緊巴巴的,真是越渴越給鹽吃,偏偏又趕上唯一的女兒患上了重病。

當我背起行囊,出現在濟南大明湖畔,小雪的家門時,小雪的父母早在門口迎接了,我這才打量了他們,穿著很樸實,說話很實在,沒有一點做作的意思。和書信裡交談的感覺無異。為了我,這對夫妻做了一大桌子菜,有魚有肉,非常豐富。

正說話間,從裡屋走來一個個子不高,膚色白淨,甜美的小姑娘:“小林哥哥,你來了,我一猜就是你”。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如果不是看見她因病化療,有點變形的身材,根本就不像一個患了重病的小姑娘。城裡的小姑娘,一點也不怯生,見了我,好像我就是她的親哥哥,一把把我拉進她的書房。

給我看她的畫作,其中有一個她自己設計的首日封,畫面上有兩個人,一個是當兵的,另一個是小女孩,旁邊還有開滿荷花別樣紅的大明湖。

她指著當兵的說,這個是你,又指了指小女孩說,是她自己。這個首日封的意思,我和她在大明湖畔相見。聽完小雪的解釋,我哈哈大笑。可是不久,我又陷入了沉思:多麼好的一個小姑娘,為什麼偏偏這麼不幸?

晚上,小雪的父母等她休息了,給我拿來了家裡的影集,裡面都是這個三口之家,點點滴滴,不同時間的幸福時光。其中有一張全家的合影照,那時的小雪,比現在的本人要漂亮好多,穿著一件粉色上衣,手裡抱著個毛絨娃娃,偎依在父母中間。多麼幸福的一家人!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最後,小雪的父母告訴我,小雪的疾病是根本治不好的,北京和上海的專家,都看了,沒有辦法,只能熬到什麼時候是什麼時候。說著,淚水流了下來。

看了這張合影照片,幸福又讓人有點扎心,曾經的甜蜜不見了。

3.難忘的時光

。我所在的濟南軍區《前衛報社》,在濟南英雄山對面,離小雪的家不算太遠。為了方便我學習及出行,小雪的父母給我提供了一輛自行車。這樣極大方便了我的日常生活。當然也方便了我去陪伴這位可愛的小姑娘。

那時候,雖說化療,但小雪的身體還可以,還能正常上學,只是身體因為藥物的因素,有點變胖了,嘴有點歪,但她並沒有為此感到萬念俱焚,依然樂觀向上。

學習不忙的時候,她帶我去了離家不遠的百花公園,以及山東大學,讓我這個農村來的孩子,第一次懂得了城裡無窮無盡的稀罕事,也第一次見識了山東大學的真面目,也領略了大學裡男生宿舍,是如何的一種狀態。

當然,去了山東大學,也為我引見了,一些平時熱心為她補習功課的志願者,現在好多名字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一個高高大大男生的名字王明亮,小夥子人很不錯,健談對人友好。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也正是在濟南學習的這段時間,小雪帶我遊覽了美麗的大明湖,並給我背誦了一首有點搞笑的詩歌: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蛤蟆一蹦躂。

“哈哈,這算什麼詩?”我被小雪抑揚頓挫,一字一板的朗誦逗樂了。

她也開心地笑了,如果沒有疾病的發生,該有多好啊。我默默地想。

和小雪乘船遊覽大明湖,景色真的是非常優美,湖上鴛飛魚躍,荷花滿塘。岸邊楊柳依依,繁花似錦,遊人如織,亭臺樓榭,天水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畫卷。真不愧古人所讚譽的那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在印象最深的有個景點,叫“感應井泉”。看著許多人,都在拿著硬幣去打一個小鐘,小雪告訴我說,這是因為有人說,只要打上了,後面就會冒出一股清泉,象徵著打中的人吉祥如意。

我按捺不住,就讓小雪去打,她高興地答應了,沒想到,我準備的十個硬幣,她僅僅用了一個,就打中了。她高興地跳起來,我也開心地笑了,好像因為這次打中了,小雪的疾病一定沒事了一樣。

4.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在後來的日子裡,小雪和我又遊覽了李清照紀念館,這個吸取了蘇州園林的精華,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正聚精會神看著有關李清照的圖文書畫。耳邊傳來小雪的聲音:“林哥哥,你喜歡李清照嗎”?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我不喜歡她,喜歡她的詞”。我調侃道。

“討厭,人家說的也是她的作品。我特別喜歡她寫的詞。如《聲聲慢》,我以後也想成為李清照那樣的人,你說我能實現嗎”?她仰著頭看著我。顯然,那時她還不知道自己的疾病。

看著小姑娘認真的表情,我的心有點虛了,但還是對她肯定地點了點頭。

一年後,我在濟南軍區的學習結束,準備開始去北京學習了。

晚上,正在看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的小雪,看我整理好的行囊,馬上要出發的樣子,來了一句:林哥哥,到了北京,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並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於是一臉疑惑。

“什麼意思啊”?

“哈哈,這都不知道,還整天寫東西呢”?小雪一臉壞笑。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小姑娘,可能猜到自己的疾病是不可能看好了,想讓我不要忘記她。

5.不幸的消息。我在濟南學習的時候,小雪還是好好的,可是,沒有想到不幸,來得這麼快。

剛到北京不久的一天晚上,我剛上完課,回到宿舍,就聽有人叫我,說有濟南打來的外線電話。我的心“咯噔”一下,趕緊跑出去去接。

電話是小雪的媽媽打來的,說:“小雪沒了,走了”。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這短短的6個字,猶如大山般沉重,我猶如在夢裡,始終不相信這是真的,可是心裡也很明白,這一切就是真實的,那個濟南的小姑娘,永遠也不可能在陪我玩了,她還有李清照的夢想還沒實現呢?可恨的上天,怎麼就把她無情地帶走了。

“臨走時,小雪還在呼喊著你的名字,她還有一個心願,就是寫本自傳”。小雪的媽媽低聲而沙啞。

“嗯嗯,我知道了”。我眼裡溢滿淚水。心中總有千言萬語,也無法說出來。

6.後續。小雪的父母,在痛失愛女之後,在愛心人士出資幫助下,在洪樓附近開了一家打字店,雖然是小本,但生意,總算有個營生,也算為自己後半生打算吧。


離別21年了,有個叫小雪的女孩,我欠她一個自傳



三年後,小雪的父母,出乎意料,返還了當初資助他們開店的3萬元錢。雖然對一些人來說,這筆錢並不多,或許只是一頓豪華消費,或出去一趟旅遊的小錢。

可是有誰知道,這3萬元錢,這對夫妻是如何一分一釐節省下來的,才存下的這筆錢。

而這些年,由於種種因素,我再也沒有回到濟南,去看看小雪的父母,也沒有完成小雪的自傳體,現在想想,心裡非常慚愧。

小雪是去了,我也沒有忘記濟南大鳴湖畔的夏雨荷,可是,一切都無法再回來了。

今絮叨些許,算做對小雪的紀念,也算她自傳一點內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