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碩士創新書法:英文改成方塊字,拆解康熙字典寫成天書賣60萬

英文和漢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字體。英文是一串字母,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方塊字。英文和漢字如同男女一樣,在外形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現在這種印象要被刷新了,中央美術學院的一位碩士徐冰創新書法,將這一串串的字母創新成一個個的方塊字,真是腦洞大開啊。

央美碩士創新書法:英文改成方塊字,拆解康熙字典寫成天書賣60萬

央美碩士徐冰的書法

讀讀上圖,看看徐冰寫的啥?如果你用看漢字的方法去認這些字,肯定一個也不認識。因為這是一串英文,不信我給你分解一下。

央美碩士創新書法:英文改成方塊字,拆解康熙字典寫成天書賣60萬

我把裡面包含的英文字母用不同的顏色描了一遍,這回看清了吧——Art For The People,徐冰把橫著排的字母,按照漢字的組字方法,上下排列或者左右排列,就出現了上面這種效果。

這種文字估計中國人看不懂,外國人也看不懂,別看裡面全是英文字母。

在這裡我引出一個話題,書法需不需要實用性?書法是不是隻要線條美就行了?

邵巖的射書估計就是這一路的產物,完全拋棄書法的實用性,書法只要線條就行了。

結果怎樣呢?笑料百出,本來想演一出書法表演,結果跑偏了,演成雜技表演了。由此可見,書法離開了實用性,就是雜技表演。

央美碩士創新書法:英文改成方塊字,拆解康熙字典寫成天書賣60萬

邵巖的線條書法,射書

再回過頭,看看徐冰寫天書是怎麼一回事?

天書,光看這名字就知道,這書我們看不了。徐冰寫天書的過程是,把康熙字典上字全部拆散,偏旁部首重新組合,然後把這些創造的新字刻板印刷成書。

你如果不細看裡面的字,就和一本古書籍沒什麼兩樣,但是裡面的字全是徐冰自己創造的。我們一個也不認識,如同讀天書一樣。網傳這本天書還賣得不便宜——60萬。

央美碩士創新書法:英文改成方塊字,拆解康熙字典寫成天書賣60萬

地上擺的就是一本本天書


央美碩士創新書法:英文改成方塊字,拆解康熙字典寫成天書賣60萬

這是天書裡的字,你認識哪一個?

再次回到我上面提的那個問題,如果書法失去了實用性,結果會怎樣?

我們現在看到的書法,之所以能流傳至今,究其根本是因為它具有實用性,其次才是它的美。

實用性,是我們要用文字記錄事件、傳遞信息,在此基礎上增加它的美,使其成為書法。沒有了實用這個基礎,也就沒有了流傳的基礎。

邵巖的射書,你會像看一個笑話一樣,很快將其忘記。徐冰的天書也會如此。書法的實用性決不能從書法中剝離出來,剝離了也就變味了。

剝離實用性的射書、天書,還能再叫書法嗎?

央美碩士創新書法:英文改成方塊字,拆解康熙字典寫成天書賣60萬

天書的作者徐冰

結束語:

​書法如果失去實用性,變成一堆線條,就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如果有,可能是因為創作者有點名氣罷了。

打個比方,王羲之的書法線條已經是相當美了,如果他丟棄文字的實用性,也把《蘭亭序》寫成天書,這樣的作品還能流傳到現在嗎?

由此可見,美只有在實用的基礎上才有意義,書法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