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帝國如何培養皇帝,同治和光緒的表現為何差距那麼大?

晚清帝國末期是如何培養皇帝的呢?我們正好通過同治、光緒兩位小皇帝的學習成長之路來看一下。

同治和光緒都是"沖齡踐祚",也就是很小就繼位作皇帝了。同治5歲登基,光緒4歲被抱進宮裡,在血緣上二人是堂兄弟,但是在法統上他們的爹都是咸豐,媽都是慈安、慈禧兩位太后。

雖然兩個人差了15歲,但是所受的教育模式基本一致,慈禧對他們的教育並沒有太多的區別對待,都是想把他們培養成為德才兼備、文韜武略的好皇帝。

到晚清時期,大清國已經存在了兩百多年了,如何教育皇子、培養皇帝,早就形成了固定嚴格的模式和方法,這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他們逐漸探索出來的。


晚清帝國如何培養皇帝,同治和光緒的表現為何差距那麼大?


01

要成為帝國的皇帝,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呢?

大體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漢文和相關的儒家經典,得學習四書五經、經史子集,還要吟詩作對,寫字繪畫。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漢文化學習的高手,尤其是雍正,寫詩作畫水平那叫一個高。

第二種是滿文滿語和蒙古文,他們必須得學習自己的母語,也得掌握重要的政治盟友蒙古族的語言;第三種是體育課,作為關外來的尚武民族,騎馬射箭、摔跤打獵啥的必須都得會。

三種內容都有專門的老師教授,教漢文的被成為師傅,地位最高,可以坐著講課;教滿語、蒙古語的被稱為內諳達,只能站著上課;教體育功夫的叫作外諳達。

這些內容是大清朝兩百年教育檢驗出來的,可以算是傳統,無論是同治,還是光緒,這都是必修課。

然而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是過量了,當然更難的是,緊湊而繁重的學習日程安排。

02

他們的作息時間安排都是這樣的:

早上一起來,小皇帝要先跟著兩位太后垂簾聽政,召見大臣,完事後就立馬得到書房學習。先拉弓鍛鍊臂力,然後學習蒙古語、滿語,然後再讀漢文書籍,跟著師傅讀,或者進行討論評論;一直要學到傳晚膳。八歲前,皇帝小,傳了晚膳就可以休息了,但是過了八歲,吃完飯後,還得繼續學。

一天的時間連軸轉,更可怕的是沒有周六週日,一年的休息時間屈指可數——生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其他時間無論寒暑,全年無休。

這麼繁重的學習任務真是苦了小皇帝們,正是童心浪漫的時候,卻要被天天關在書房裡跟著一幫老頭子讀書。


晚清帝國如何培養皇帝,同治和光緒的表現為何差距那麼大?


03

教皇帝讀書的這幫老頭子可都是國寶級的人物,都是學術的權威、道德的楷模和政壇的領袖,被稱為"帝師仙班"。

先看看同治的帝師仙班,因為他在弘德殿讀書,故名"弘德殿帝師仙班"。

師傅:李鴻藻、倭仁、徐桐、翁同龢。

諳達:倭什琿布、愛仁、廣壽、奕慶。

陪讀:奕祥、奕詢

親王照料:綿愉

同治皇帝的師傅們真是國寶,都是學有所長的大學問家,你可能熟悉的是倭仁,他說過一句的話叫"立國之道,尚禮儀而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而不在技藝"。這是中學歷史書上頑固派的代表名言,儼然是個狗屁不通的書呆子,但是人物是立體的,保守只是倭仁的一方面,他在當時的號召力是極強的,有人寫過這樣的對聯讚美他:"告我後非孔孟之道不言,誠意正心,惟此四字;在本朝於湯陸諸儒而外,守先待後,如公一人"。總之評價是相——當——的高。

可是他學問雖好,道德雖高,無奈教學方法上卻沒有什麼研究。基本就是填鴨式教學,讓小皇帝死記硬背那些聖賢書。倭仁是弘德殿的總師傅,同治皇帝的學習都是他安排,他教育的宗旨就是一個字"嚴",堅持一國之君行為要為人臣師表,所以用宇宙最嚴格的做人典範去要求同治小皇帝。

據翁同龢的日記記載,倭仁講課既生且澀,同治根本聽不進去。如果課間同治玩耍,講個笑話,做個鬼臉,倭仁就是大聲呵斥。比如有次,兩宮太后要去遊覽諸王園庭,看著皇帝讀書辛苦,就說帶著一起去玩耍一下吧。倭仁立即上奏勸阻,以聖學為重,要求立即停止,還弄得太后皇上都不高興。

就這麼嚴格,壓小皇帝一刻不能呼吸,又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於是他的學習主動性就不高。還弄了一次鬧學風波,有次上課期間,小皇帝實在無聊,想請假溜達一下,師傅李鴻藻不同意,同治氣得把書本扔在了地上,李鴻藻也不是吃素的,為了維護師道尊嚴,堅決要同治把書撿起來放在桌子上。兩個人堅持很久,最終還是同治讓步,把書撿了起來。


晚清帝國如何培養皇帝,同治和光緒的表現為何差距那麼大?


從此之後,小皇帝就更不愛學習了,翁同龢在日記中寫道,皇帝上課時或者嘻笑不停,或者倦不可支,讀滿書極吃力,漢語作文往往不能成篇,作詩亦不佳,急得師傅無可奈何。

慈禧提出了最低要求,就起碼得學會認字吧,不然以後奏摺都看不懂了,她叮囑師傅說"以後須字字斟酌,看折要緊"。看奏摺要緊,看來他們的要求是越來越低了。

但是呢,這麼低的要求,同治皇帝都沒有做到。他經常把皇帝的"帝"字錯讀成"屁"。

是他真的不認識這個字嗎?恐怕不是,這是他逆反心理的一種反應。他是看到了自己這個皇帝窩囊,雖然四五歲就當皇帝,但是沒有一點實權,背後有兩位母親點頭,前面有叔叔奕訢,自己雖有皇上之名,卻屁點的權力都沒有。

這就是同治皇帝的學習狀況,有人說他是清朝最不喜歡學習的皇帝,而且學得最差的皇帝。學生差,就得怪老師,倭仁他們的專制式、填鴨式教學方式,讓同治對學習越來越反感,越來越任性。

最後他的任性,讓他做了兩年皇帝后就去世了。

04

相比之下,同樣的教育制度下,光緒皇帝被培養成了一個乖孩子。

先看光緒皇帝的"帝師仙班"。他在毓慶宮學習,就把他的師傅們稱為"毓慶宮帝師仙班"吧。

毓慶宮帝師仙班

師傅:翁同龢、夏同善、孫家鼐、孫家驤、孫詒經

諳達:伯彥諾謨祜、景壽、松溎、松壽

親王照料:奕劻、奕譞、奕訢

翁同龢又出現在了光緒的仙班中了,兩位太后對他的感覺很好,動不動就請教他問題,翁師傅講解起來生動活潑、深入淺出,於是把光緒皇帝的教育大權就交給了翁同龢。

翁同龢對光緒很上心,認真備考,好好講解,成為了他的良師益友,亦師亦父。


晚清帝國如何培養皇帝,同治和光緒的表現為何差距那麼大?


其實總體來說,光緒的帝師仙班陣容要比同治遜色一些,除了翁同龢外,其他幾人算不上大儒,也算不上學術權威,然而正因為如此,他們並沒有那麼死板,反而會根據光緒皇帝的特點進行一些調整。

比如孫家驤這個人就很靈泛,他經常給光緒講些小故事,把那些師道尊嚴、治國御臣的道理都融合在故事裡,小皇帝聽著起勁,也愛學習。

孫家驤老家是寧波的,是中國最先開風氣的地區之一,思想也就很開通,經常給皇帝講洋人的事。一次,孫家驤說洋人吃飯都不用筷子的,小皇帝好奇說:"是嗎?那他們用什麼呢?"孫家驤說:"用手抓著吃啊。(以手博飯)"可能說的是印度人吧。光緒就很好奇,在用膳的時候也用手抓著吃,太后說幹嘛用手,小皇帝奶聲奶氣道"孫師傅說的"。這把孫家驤嚇得,"力白無之"。

儘管師徒的關係總體相處良好,但是也有鬧脾氣的時候。比如有一次,這些老師傅發明了一個"內省錄",其實就是一本課堂日誌,記錄皇帝在書房的表現,方便給太后查看。說白了,這就是學校老師告家長的陰招。

你說我有啥犯錯的,你當面告訴我糾正我不就行了嗎?幹嘛要告家長呢。我又是抱來的孩子,兩位太后知道了,還了得。

光緒皇帝對此非常反感,大鬧書房,對著師傅破口大罵,還把杯盤茶具扔了一地,堅持說如果有內省錄,就不在書房學習。

哇,這個行為可了不得,是學生對專制教育的一次反抗。本來書房沒有這個內省錄製度,現在師傅說有就有了,於是學生皇帝反抗。比較幸運的是,這屆"帝師仙班"沒有上屆硬,要是李鴻藻、倭仁在,非得槓到底,維護師道尊嚴不可。但是翁同龢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把內省錄給撤了,還集體給光緒道歉,請他回來上課。為了緩和關係,孫家鼐還送給皇帝了一個指南針玩。

所以說,這屆師傅為了讓皇帝好好學習,有興趣地學習,沒有采用上屆的"嚴",強壓式教學,而是動不少腦筋在一定程度上去迎合學生。

再加上光緒皇帝也愛學習,所以他的教育效果還是不錯的。

05

光緒皇帝愛讀書學習遠勝於同治皇帝,連慈禧都說他"實在是愛讀書"。隨著光緒漸漸長大,他不僅讀過去的故事,還讀了很多關於西方的書籍,甚至自己也學起了英語。

從現在看,雖然光緒愛學習,個人修養較高,但不能說他的帝王教育就是成功的。他和同治皇帝所受的教育內容基本一致,教育方法相差也不多,只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和老師的教育方式不同,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行為。

同治"典學無成",一親政就幹了很多荒唐事;但是光緒雖然愛學習,品行端正,但是在治國理政上也並沒有做得很好。

時代在變,可是教育並沒有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那麼如今我們的教育又能說比當時同治和光緒所受的教育好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