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有很多山,那麼多的山是怎樣產生的?

空間學科


走在街上你隨便問一個具有高中學歷的人:地球表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山?他們都可以回答你:“因為板塊運動。”但如果你繼續問:“為什麼板塊會運動?”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才知道原因。其實學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明白,

不僅要知道結果,還要了解原因,今天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地球上這麼多山是怎麼來的。

地球內部構造

根據現有的理論,地球內部是由地殼、岩石層、地幔層以及地核組成,其中地幔層對於地殼運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知道,地幔處由於引力大,因此溫度高,物質呈熔融狀分佈,也就是說,地幔處可以像液體一樣流動。

由於地核處溫度更高,因此地幔一直被來自地核處的熱量攪動,形成熱對流,從而導致地幔物質流動。

地幔在流動時,則會帶動上方的地殼一起移動,這就是板塊漂移。

板塊漂移一共有4種形式,不同的板塊漂移導致形成的地貌特徵完全不同。

形成裂谷、湖泊、乃至海洋的板塊漂移方式

能夠形成裂谷、湖泊、乃至海洋的板塊漂移界面叫做:離散邊界,顧名思義就是原本是連在一起的地方,由於板塊運動,兩個板塊逐漸伸展並破裂,在兩個板塊之間先是會形成裂谷,接著會形成湖泊乃至海洋。

著名的東非大裂谷、貝加爾湖以及裡海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形成的。

由於兩個板塊相互背離,因此這裡發生火山的概率比較大。

形成海溝的板塊漂移方式

能夠形成海溝的板塊漂移界面叫做:俯衝邊界。

我們知道,地球有兩類板塊,一類是大洋板塊,一類是大陸板塊。大洋板塊較薄但質量重;大陸板塊較厚但質量輕,當這兩個板塊發生碰撞時,質量較重的板塊會俯衝到質量較輕板塊的下方,久而久之會會在兩個板塊之間形成一條海溝。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就是這樣形成的。

轉換邊界

轉換邊界很少被人提及,因為當板塊發生轉換時,既不會形成高山、海洋或者海溝,也不會引起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因為這個版塊不會引起任何地質變化和地質災害,所以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因此也被守恆邊界。

轉換邊界是兩個板塊相互錯開的過程,下圖中的右起第一個就是轉換邊界。

形成山脈的板塊漂移方式

能夠形成山脈的板塊漂移界面叫做:會聚邊界。它的原理和海溝的方式相同,唯一的區別是兩個發生碰撞的板塊密度、厚度都相似,由於受力均勻,因此兩個板塊之間的部分會隆起,逐漸形成丘陵,乃至高山。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就是這樣形成的。

如果覺得不好理解,可以把一張A4紙展開,從兩邊往中間推動,A4紙就會在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個隆起,這個就是山脈形成的過程。

總結

最後咱們總結一下,板塊漂移一共有4種形式,不同的形式形成的地貌環境不同,能夠形成高山的地貌叫做會聚邊界,這是由兩個密度、厚度差不多的兩個板塊相互碰撞而形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板塊運動只發生在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匯處,但是地球上的板塊除了我們所熟知的6大板塊外,在每一個大型板塊內部,裡面還有小版塊,比如阿穆爾板塊等。


鍾銘聊科學


記得前一段時間我發過頭條:為什麼南方比北方山多,裡面涉及到山脈形成的觀點,今天這裡全面總結一下。

世界上的山脈成因很複雜,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家學說能完美解釋山脈是怎麼形成的,目前比較流行的板塊構造學說、槽臺學說,天體撞擊說山脈等等。

首先我們用板塊構造學說來解釋比較通俗簡單。看下圖:

兩個板塊受水平驅動力作用相互碰撞、擠壓形成了高大山脈,如我國西部東西走向的喜馬拉雅山、崑崙山、祁連山、天山、阿爾泰山等一系列褶皺山脈。太平洋東海岸的科迪勒拉山和安第斯山等。對於板塊邊緣地帶形成的山脈,有了一個很好的解釋,但對於板塊內部的山脈怎麼形成有些無能為力。

板塊構造學說主要解釋了地殼水平運動構成的山脈,地殼運動還要受垂直運動控制,地殼此升彼降造成振盪運動。驅動力主要是地球物質的重力分異作用。物質上升造成隆起山脈,物質下降則造成凹陷多形成平原。例如:長江流域以南的起伏連綿山脈,五嶺,武夷山等。北方的太行山、燕山山脈等 如下圖

這兩個學說解釋了群體山脈的形成,平時我們最關心的形形色色有形狀的山脈。五嶽多屬於地質構造中由於多組斷層形成的斷塊山。例如華山就是由多組斷層形成的,風景名勝廬山也是如此。

火山噴發形成的山脈也不少。

內力形成的高大山脈,由於外力剝蝕作用形成的渾圓狀的山體。北方地殼活動比較弱,地塊相對穩定,多以外力作用為主,內外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山脈。

此外還有很多以外力作用為主形成的山脈,如廣西桂林喀斯特山、新疆風蝕地貌山,張掖丹霞山脈。


地理縱橫


首先得正確地理解地幔是一種流體

地球上的山大致有三種成因。

  1. 板塊運動

  2. 火山噴發

  3. 自然力侵蝕,包括水力、風力和小行星撞擊。

地球早期的山大多是由火山形成,但後來就每況愈下了,更多的山是板塊運動產生的,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山都是板塊活動的結果。除了火山口之外(日本富士山就是典型)。因自然力侵蝕形成的山(諸如張家界那種)就更少了,基本上可以忽略。

上圖:地球地幔的對流與地殼的更新。地殼雖然是一層皮,但也是會不斷更新的,因為地幔的運動就像傳送帶一樣,從大洋中脊生成新的地殼,然後把老的地殼往海陸邊沿的俯衝帶下送,實現了地殼物質的循環更新。所以我們很難在海底找到比較老的地殼。


但無論板塊運動還是火山噴發其根本動力都在於地幔是一種流體。請一定要注意,地幔並不是岩漿,很多人都誤以為地幔整個是岩漿的海洋,實際上地幔完全是由堅硬的固體,也就是說基本上是岩石構成的。

但是,在地球自身引力所造成的高壓下,這些岩石實際上變成了一種流體,它們會碎裂、會相互滲透甚至對流。當然這個流動的行為要在非常長的時間範圍上才能觀察出來。不過對於地球的壽命來說,這些流動也算是非常快的。可能地幔中的某些岩石在數億年間就從地幔的深處上升到了靠近地殼的地方,或者從東半球的地下流動到了西半球的地下,這些情況都是可能的。

上圖:地球歷史上大陸的漂移動圖。


記住:在高壓下,岩石的行為也可能改變。流體與固體並沒有明確的區別,只要條件得當任何固體都可能變成流體。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剛體,一切物質在某個尺度上(或者粒度上)都是要發生形變的。


正確地理解地殼和地幔的頂層不是流體

地幔因為高壓而變成流體,那麼在靠近地面的地方高壓不存在的情況下,岩石就不能視為流體了。因此在地幔的頂部,由於壓力達不到使岩石碎裂的程度,那裡的岩石就會保持“強硬的姿態”形成一種連片的結構,並且與上方的地殼一道形成“構造板塊”。

板塊並不只有地殼,還有地幔的頂層。


流體的下層地幔和更為剛性的上層板塊形成了一個“造山組合”

想想,流動的地幔上面鋪著一層硬皮。這有點像半冷的牛油火鍋,下面還是湯水,但湯表面上的牛油已經凝固了。但如果這時候端著這鍋火鍋料晃一晃就可能出狀況了,下面的紅湯的運動比上層的牛油皮更厲害,於是有時候表層的牛油就給拱起來來了,形成了裂紋和褶皺。

這就是板塊運動的基本模式——下層的流動地幔推動上層的板塊相互推擠,形成板塊褶皺、斷裂、俯衝。

上圖:幾種造山類型。


因為地幔的運動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因此造山的過程在全球範圍內一直在發生,只是在某些地質時期更為活躍。這就形成了地球歷史上系列的構造運動,著名的包括加里東運動、印支運動、燕山運動等等(下圖),大量的山脈在這些運動當中形成,但影響最鮮明的是最近的那一次:喜馬拉雅運動。

  • 加里東運動:主要指志留紀至泥盆紀期間形成山地的褶皺運動,加里東運動的完結標誌著早古生代的結束。算是有生物以來的首個地質運動。

  • 海西運動:是泥盆紀至二疊紀的地質構造運動,打造了亞歐大陸的雛形。
  • 印支運動:是三疊紀中期至侏羅紀早期的構造運動(恐龍應該很瞭解當時的狀況,O(∩_∩)O~)。印支運動使得我國地域的陸地基本抬升到了海平面以上,海洋逐漸退出了我國地域。
  • 燕山運動:是侏羅紀和白堊紀期間在中國地域上廣泛發生的地売運動,形成了大量褶皺山系和小型斷陷盆地,東南沿海火山開始活動頻繁,這種影響似乎延續到現在,我國地貌的基本格局大致形成。
  • 喜馬拉雅運動:這是最近的地質構造運動,從新生代開始,形成了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這是伴隨著人類興起的地質構造運動。

但是造山運動並不一定造的僅僅是山,有大量的盆地和高原也是造山運動的結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青藏高原。山太多,連到一起之後就成了高原(頂上還是平的)。真正我們認為是明顯的山的部分實際上是造山運動的邊緣地帶,諸如喜馬拉雅山脈一線等等。



總結

對於人類來說的山,不過是地球皮膚的褶皺罷了。不斷隆起的山脈告訴我們,地球是活著的。要是哪天地球的山脈漸漸消失,那說明地球已經喪失了活力。


小宇堂


愛護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要了解地球上的山地是怎麼形成的,我們首先應知道地球是由什麼構成的?

地球地殼共有6大板塊,分別為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這六大板塊並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漂浮在“軟流層”之上,一直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但是總的說來,這些地殼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而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活動非常活躍的地帶,這裡的地殼並不穩定。這些板塊在不斷的運動過程之中,會發生相互的撞擊和張裂。在發生地殼板塊張裂的地區,一般會形成大的裂谷和海洋,比如大西洋和東非大裂谷就是這樣形成的。而這些板塊的撞擊和擠壓就會形成山脈,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高山。

山脈的類型?

山脈一般有五種基本的類型,分別為摺疊山(摺疊山)、斷塊山脈(塊山)、圓頂山、火山山脈和高原山脈。

  1. 摺疊山

摺疊山是人們最常見的山脈類型。世界上最大的山脈就是褶皺山脈。它們一般要經過數百萬的地質變遷而形成的。當兩塊板碰撞時會形成摺疊山,它們的邊緣會破碎,就像一張紙被推到一起時摺疊一樣。

摺疊山的例子包括:亞洲喜馬拉雅山脈、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北美的落基山脈等

2.斷塊山脈

當地殼中的斷層或裂縫迫使一些材料或塊狀岩石上升,而其他物質向下時就形成了斷塊山脈。斷塊山常常有陡峭的前側和傾斜的後側。

斷塊山的例子包括:

北美洲的內華達山脈、德國的哈茨山脈。

3.圓頂山

圓頂山脈是大量融化的岩石(岩漿)在地殼下向上推進的結果。在沒有實際噴發到表面上的情況下,岩漿推動了覆蓋的岩層。在某些時候,岩漿冷卻並形成硬化的岩石。由上升的岩漿產生的隆起區域被稱為圓頂,因為看起來像球體的上半部分(球)。硬化岩漿上方的岩層向上彎曲形成圓頂,但周圍地區的岩層保持平坦。

4.火山山脈

火山山脈是由火山形成的。當熔岩(岩漿)深入地下,噴發並堆積在地表上時,形成火山。當灰燼和熔岩冷卻時,它會形成一個圓錐形的岩石。岩石和熔岩堆積在一起,層層疊疊。

火山山脈的例子包括:日本富士山、北美聖海倫山、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等。

5.高原山脈

高原山脈又稱侵蝕山脈,一般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區。高原山脈不是由內部活動形成的。相反,這些山脈是由侵蝕形成的。高原是大的平坦區域,被地球內的力推到海平面以上,或者是由熔岩層形成的。

高原山脈如我國的青藏高原等。

大自然很神奇,請愛護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敬請關注關注本人的頭條號“科學多趣事”,和各位朋友們一起發現生活中的科學趣事,謝謝大家!


科學多趣事


我們如果生活在寒帶地區,在冬天裡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現象,許多的河面,和許多山川溝谷,小溪流水會結冰,不久就會被擠壓而成為一個一個的凸起,這就是微型的山峰,這是整個冰層在流動的結果。

那麼我們的地球大陸和海洋,是漂浮在炙熱岩漿上的岩石,就像冰層一樣在不斷的流動,它們互相擠壓,互相碰撞,而產生不規則形狀。我們看到許多的山體岩層垂直於地面,它們是千百萬年前的河流所造,沉積擠壓而成,但是由於地質的變化,主要是地殼的運動,它們豎了起來,而顛覆了它們原來的面貌。

地質的不斷的變化,造就了地球大陸的千奇百怪,萬千景象。而出現許多被人們認為的常識,這就是山峰上面總是小,下面總是大的形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地球引力和長期風化,下雨造成,由於地球的引力場在地球的中心,而所有的地球表面物質都會向著地球的中心落下,無論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向著地球的中心落去。山頂上的岩石不斷的風華脫落滾落山下,填平山下的溝谷,而山峰上的岩石越來越少就形成了上面小下面大的形狀,人們就把它就高高的山峰。


寶樹白石


地球上的山形成有著不同的原因,比如地殼運動、風力侵蝕、水流衝擊、火山噴發等,不同原因形成的山基本有褶皺山、斷層山、堆積山、侵蝕山等,這些山脈世界各地皆有呈現,並沒有特定規律。

褶皺山

世界上海拔比較高的山脈基本是地殼運動形成的,比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脈,是因為地球大陸板塊漂移撞擊所形成的,很久之前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撞擊在一起,印度板塊插入亞洲板塊之下,使得青藏高原隆起,在隆起的邊緣因為是撞擊的直接接觸點,所以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這也是地殼板塊隆起所形成的典型山脈,另外還有橫斷山等,這基本都屬於褶皺山。

堆積山

另外一種典型的山脈就是火山噴發所形成的的山脈,火山噴發其實是地殼運動的另一種表現。因為地球內部有大量的熱能岩漿,在地殼運動擠壓過程當中,力量達到巔峰以後會破土而出,噴射而出的岩漿在火山口逐漸冷卻堆積,最終形成了山脈,比如我國的長白山,日本的富士山都是典型的火山噴發形成的山脈,可以稱之為堆積山。

斷層山

最後在我國比較常見的山脈還有斷層山,比如廬山、華山、泰山等,斷層山的形成基本就是地殼受力點達到一個斷層極限,板塊形成上下移動。典型的斷層山華山屬於掀斜式,就像是一劍劈開,形成的斜切面比較垂直,所以有華山險的說法。而泰山、廬山的斷層山屬於地壘式,沒有那麼明顯的垂直斜切面,但是坡度比較陡,所以廬山有好漢坡的存在。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先說一下每個星球的形成,最初是黑洞的形成生出一些星球,各大星球應該都是圓形,如果有其它形狀就是後面再次結合,也有最後的產物是錐形的,我國的喜馬拉雅山,有可能是地球最後的物質產物,地球應該是這次黑洞最後的產物,才留住了水和空氣,黑洞形成了整個太陽系,在太陽糸中其它星球應該沒有水和空氣,因為黑洞旋轉時水和空氣旋力最慢,只有未尾的星球才會得到液體和空氣,在任何一個星系中,一般情況下只有未尾兩個星球才會有液體出現,一些山脈和石頭與地球的火山暴發噴出岩漿有關。


雪上飛馬一羅孟強


地殼自形成以來自斤少物質與能量不斷髮生變化。地殼運動導改岩石變形,造山運動主要動力是地殼水平運動形成擠壓。一種是地球自轉造成東西向水平擠壓,另一種是不同緯度地球自轉速度不同地殼向赤道擠壓,最終形成不同走向的山脈。


平常人246089341


日光凸熱壓地埸凹溫差場;

早吸中午壓斥晚離夜控旋;

日凸地凹每天潮汐互咬轉;

迫移陸板塊失重三次造山。


李志勇LZY


地球上的山,包括湖泊,海溝,高低起高低起伏的山脈,我想宇宙肯定有過一次大的起伏,那時的天體不是現在我們用肉眼看到天上的星星這個樣子,那個時期,才能稱的上有天有地的時期也能有水空氣氧氣火山岩漿噴發,那個時期的大地是無比之大,地下的岩漿內存也多,大地中於在一個時期爆發了,爆發的層度是無比之大 ,這才是宇宙的開端,把大地崩得四分五裂,在不斷爆炸的時候是翻江到海,全是火海,在爆炸時不鍛的膨脹分部出去的大小星球就是這個時期產生的個大星球山溝都是這個時期產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