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閃卡(Flashcards),大家應該聽得多吧,比如孩子的記憶訓練、腦神經科學、感覺統合等等,多多少少都有跟閃卡掛鉤。

那閃卡到底是什麼呢?它對孩子學習的幫助在哪裡,缺點在哪裡,以及我們可以怎麼樣跟孩子在家裡做起來,今天的文章就是想跟大家說清楚這個話題。

01 什麼是閃卡?

閃卡在美式課堂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學習工具,比如我家孩子前兩天剛玩的單詞遊戲,以及在課堂的牆上都會出現閃卡。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Joshua剛玩的閃卡遊戲

閃卡流行了幾十年,是因為它在教學領域是被證明的,可以幫助提升學生記憶力和理解概念能力的很好用的方法。閃卡的適用年齡範圍很廣的,可以作為低幼孩子啟蒙階段的親子游戲,也可以成為孩子在家學習的輔助道具,還可以是課堂上跟孩子互動提高學習能力的教具。

當然,它也同樣適用於成人,所以如果你要參加什麼考試,閃卡的設計策略和原理,都是可以用起來的,會讓你考試事半功倍的。

這個策略背後的原理,是幫助我們運用好“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來提升學習,“主動回憶”指的是提供一些線索、工具或觸發點,來幫助孩子更好地去掌握知識,跟知識發生互動,從而記住、消化和吸收知識。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來源:http://study-hack.com/2014/08/21/how-to-remembe

如果不介意工作量,閃卡都是可以自己DIY的,這真的不是什麼機密,它的設計邏輯是這樣子的:準備一張卡,正面寫上一個問題,或者一個單詞作為“觸發器(trigger)”,另外一面是你想要記住的答案。

比如我昨天這張單詞卡,正面是一個“ANY”,這便是“觸發器”,背面是提供了了針對“ANY”的答案,any:Do you have any candy?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以此類推,如果你想在某一個領域裡用閃卡來幫助孩子輔助記憶,你也可以準備一張紙卡,然後一面寫上問題,“八大行星有哪些呢?”,背面就可以寫出答案,“blablablabla(不舉例了,大家寫一寫)”。

閃卡之所以是經典的主動回憶工具,是因為它的觸發點是非常清晰的,當你使用閃卡的時候,拿起一面,就知道你到底有沒有掌握這個知識。

沒有捷徑可以走的,當我們拿起閃卡,看到卡片的第一面,我們要不就知道“答案”,要不就不知道“答案”,這個是沒有辦法作弊的,所以當我們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它就會提醒我們,要堅持練習。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02 閃卡的使用注重策略

閃卡的缺點也很明顯,第一,它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準備,閃卡的“觸發點”是需要隨機性觸發的,不是我們給孩子準備了一張卡,遞給孩子,就可以完成整個主動學習的過程,而是前面得起碼先準備幾十上百張,讓孩子可以對需要記住的東西觸手可及,才能夠達到隨機、趣味、高效的學習效果,這也是為什麼課堂教學上使用閃卡,其實都是“成群出現的”。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比如學筆畫順序的閃卡

但是,如果孩子學習也比較獨立了,對閃卡的適用邏輯和用途也明晰了,當然可以鼓勵孩子去DIY自己的詞卡哦,這個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加強孩子學習效果的鞏固,比如Joshua就有非常多的詞卡,他做得非常開心。我呢,就負責把他做好的詞卡串起來,看起來也真的是那麼一回事啊哈。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這是寒假Joshua剛做的卡片遊戲,叫“100個100的不同含義”

第二,閃卡只是一個工具,它是注重使用策略的,需要我們靈活地結合多種閃卡教學策略來運用。在使用閃卡的過程中,大家可以借鑑我提供的學習建議,跟孩子分年齡、分階段地做起來:

★ 小於1歲:

可以引入閃卡,也可以親子共讀,它不是必須要買的東西,我們的心態是把閃卡當成親子閱讀的方式,跟平時在家裡做親子閱讀、看書讀圖區別不大,不要對孩子進行閃卡記憶練習或遊戲,更多的是當成家庭閱讀輸入和環境培養。文章寫過很多了,可以參考這篇裡的建議:《 》。

★ 1~3歲:

鼓勵引入親子閃卡遊戲,這階段的重心是親子互動的遊戲玩法,因為閃卡可以幫助孩子走進文字、單詞,是孩子

對字產生好奇的一種很好的工具,各種跟“字”、“詞”、“故事”有關的親子游戲,都可以在這一階段做起來。但這階段的重點是親子互動的參與感,關鍵是遊戲和互動性,不需要對答案或效果有太多的期待或要求。

★ 3歲+:

可以結合閃卡,跟孩子做記憶遊戲,加入一些小測試也是可以的,比如讓孩子看著正面的單詞,說出單詞的意思。如果孩子是零基礎,之前沒有玩過閃卡親子游戲,那麼可以把1~3歲的遊戲,和3歲以上的遊戲都結合起來,從最簡單的單詞做起來,一步一步去進階著組合來玩,“玩中學,學中鞏固”都可以做起來。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我也知道市面上有一些噱頭產品,說給6個月的嬰兒都可以使用閃卡來提高記憶力,這其實是言過其實,大家千萬不要入坑。還有我們傳統對於卡片在學習上的認識,其實就是“死記硬背”,這個教學方向也不好,死記硬背重複又枯燥,孩子很快也會因此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啊~

閃卡本身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什麼擁有神奇力量的產品,使用恰當,孩子可以更好地發揮閃卡的作用,成為孩子們輔助學習的非常好的幫手,甚至可以延續到成人階段的各項學習,任何想了解的知識點。

03 好玩又有用的閃卡活動推薦

  • 1. “看圖說話”(1歲+)

視覺學習(Visual Learning)大家還陌生麼?我在講單詞學習的文章裡都反覆提的哦(比如這篇:《 》),它適用於任何一類的單詞,當然包括sight words,而且因為sight words跟名詞不一樣,它更依賴視覺學習類的遊戲啊,簡單來說,在學習單詞這件事情上,它運用的就是“看圖說話”遊戲。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比如這張卡片的頁面,“an:I need an umbrella”,我們可以先遮住所有的文字,跟孩子看圖說,“你看,下雨了,一個小朋友在雨中皺著眉頭跑,他在想什麼呢?”,“對啊,他在想,如果我有一把雨傘就好了”,“你看,我想要有一把雨傘,我們要說I need an umbrella,an umbrella哦”。就可以完成整個的視覺學習的閱讀過程了,在跟孩子交流過程中,可以中英文結合

著來玩。

  • 2. “拼一拼單詞”(2歲+)

給孩子一個單詞,跟孩子一起讀出來,舉個例子,“an,a-n-an”。不需要太擔心孩子是否讀錯,關鍵是幫助孩子形成線索記憶,幫助孩子能夠識別單詞的音素,意識到這些單詞背後的發音和字形。

這個遊戲也很適合大家一起玩,我們可以把音樂節奏運用在這裡,比如最開始的時候是孩子們一起蹲下來,然後我拿一張卡,孩子們小聲說出單詞,稍微起身一點,然後第二張卡,音量大一點說出這個單詞,然後再站起來多一點,最後第三張卡,音量再大聲一點,再站起來一點,繼續抽卡,繼續讀,最後大家一起站直,卡片高過頭頂,大家一起喊出來

非常好玩,不妨試試,記得要輪著來玩。

  • 3. 唇讀和快閃遊戲(3歲+)

這個就很形象了吧,唇讀遊戲就是抽出一張卡,放在自己背後或反扣在面前,然後用嘴巴不發聲讀出來,讓孩子觀察你的嘴,猜測是什麼單詞。

一張小小的閃卡,怎麼就成為了美國啟蒙課堂的必備教學工具?

△玩這種遊戲很容易笑場的哈

快閃遊戲就是快速地把卡片在孩子面前刷過,然後讓孩子告訴你,他看到了什麼。這個過程孩子們會特別興奮,比如Eric就會抓住我的手“光明正大偷偷看”,而Joshua就會在速度上提出建議,“媽媽,我覺得你可以再慢一點,速度可以再慢一點”。跟孩子們一起輪著來做這個遊戲,很帶氣氛的。

而且我家孩子閃卡都是隨處放的,各種類型的都有,從名詞、音律、Sight words、自己DIY的、各種學科等等,對於他們來說,的確很好玩,時不時翻一翻,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啟發好奇心的方式,加上結合遊戲,現在他們已經對閃卡的使用場景非常遊刃有餘了,也因為閃卡在學習中收穫了很多樂趣。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