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在民国的时期,由于军阀割据,社会动荡,匪患严重,有钱的达官贵人都怕这些绿林人,所以都要请一些会武术的人看家护院。而挑选这样有本事,有能耐的人,除雇用本地一些会武术的人外,还有去市场中寻找,而聘请的这些武师,就是在江湖打把势练武术的人。

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在民国管在江湖打把势练武术的人,称为“挂子”。

民国时南方各城市富商很多,买卖也兴旺。为了保护家庭财产,这些有钱人一般都喜欢雇请从镖局退下了的武林中人看家护院,因为这些人经验丰富,可以处理任何棘手的事。但也有富商从走江湖打把势练武术的人中挑选一些忠诚可靠的人看家护院。如何挑选?这就需要富商亲自挑选。

走江湖练武术的在民国时期很多,就是解放后,在七、八时年代还有在各城市中走江湖的武师。一般在各地摆摊练把势的武师,有二种人,分“尖挂子和腥挂子”,尖挂子是有真本事,受过名人指教,专门练过武术的人,另一种人称为腥挂子,就是花架子,只会几趟拳脚蒙人卖膏药的人。

这些走江湖练武术的,也是鱼目混珠,外行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常走江湖的武师,都会几套特殊的功夫吸引人。比如刀枪棍棒、斧钺钩叉都得会两下子,最后还要有“绝活”。像弹弓打子,弹打弹子、球打球儿等等。“弹打球”,就是在一茶壶嘴上放一泥丸。在二三十米开外,用弹弓射去,要茶碗不碎,壶嘴不裂,这些绝活都是经过苦练来的功夫。

雇主比如看好了这个武师,就可以找内行懂武术的人一起去和江湖武师去谈,双方谈好条件,都同意后,武师就收拾行囊跟随雇主入驻富人家,生活也就稳定了。

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开办镖局的人要官私两面通吃,名声远扬,才能一路顺畅

民国时,由于水旱交通不便利,买卖客商往来贩卖货物的,都离不开镖行。就得花钱在镖局雇用镖师押运护送。

在民国时期在各地想开办镖局做生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做这行的人,必须在本地有一号,就是场面上的人物,官私两通才叫得响才能站住脚。另外最关键的还是请一个很有真本事的武术教师作镖头,然后招募看家护院的人。在镖局没开张之前,还需先拜会官私两面各路神仙,请客送礼打点后,才能一路顺畅,没有障碍。

这样开镖局的人各方面安排妥当,官私两面有人捧场,镖局的买卖自然就会多起来,路子也会逐渐熟起来。

“万事开头难”,开镖局头一趟镖是非常关键的。押镖的镖头要吩咐手下把客人的财物放到镖车上捆扎利落后,还要插上镖局子的旗号,不能不声不响地偷偷押运。因为你不亮出旗号,危险更大,各地方都有土匪强盗,四处踩盘子的人很多,押镖的路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报号后反而安全一些,因为都是走江湖的人,绿林人有规矩,一般不去打扰他们。

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镖师和众人押着 镖车出城后,就要拉着长音先喊口号“合吾”这两个字,意思告诉绿林人,我们都是江湖人,不要打扰。押镖车一路行走也有讲究,比如遇到孤树、桥、山、寺庙、山沟,树林、转弯路,村庄等,押镖的众人都要齐声喊口号。

但也有一个地方押镖的人不敢声张,这就是河北沧州,因为自古以来,沧州是武术之乡,这里的男女老少人都会练两手,若是不喊也就过去了,你一喊,就有人过来要和你比试武艺。所以一般去沧州押镖的人是不能喊号的。

镖师带着伙计出去走镖,每次出了镖局,先牵着马不能乘坐,一路行走,遇见熟人都得先打个招呼,一直到镖车出了城才能上马前行,如果遇到别的镖局的同行也得下马,和人家打过招呼后才能上马启程。

镖师也有初次走镖就遇到江湖绿林人的,就得讲江湖黑话,对答如流才行,让对方知道你有一号,自然放行。

要是遇到初出茅庐不吃生米的,这时候,镖师就得施展出真功夫,让绿林人知道厉害,这样在道上就树立了权威,名声也传扬出去了。

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押镖路途远的,一般得走个把月,每天傍晚,众人要去旅店休息,先把镖车推进店里,然后在店门外插上镖旗,把镖车安排好后,镖师先派手下人把屋里屋外四面八方都得查看一遍,看有无暗道和危险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轮班值班,到了夜间押镖人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值班的人凡是贼能出入的地方都得留神。假如有窃贼黑天到来,押镖值宿的人就得用江湖黑话喊一声,比如:“塌上的朋友,走遍天下路,交遍天下友”等等,这样盗贼看有人把守,就不敢惊动。

假如镖车真要是在路上被绿林人打劫了,镖师得瞧出事来,如果估计打不过人家,就得先保住兄弟门的性命,然后暗中跟随住处,再找绿林头面人物瓢把子从中从中调解。

在镖局做保镖的人,如果不愿意再做下去的时候,为了生活就得改行去看家护院。

有大富商人家都喜欢用镖局退下来的人,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办事果断。

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之家,要保护家庭,一般请护院的都是几个人,家业大的要雇用十个八个保镖,当中要先选出一个能力出众的人领头,凡事都得听他安排。看家护院的人一般都要懂江湖行话和规矩,发现盗贼前来,投石问路,护院的就得用江湖黑话应对。

江湖人管夜间偷盗的贼叫黑门砍,护院的人都是在江湖道上的人

护院的人有经验,懂江湖规矩,虽然不认识,但一打眼就能看出黑门坎的人,所以平时看家护院的人去茶馆或酒店遇到黑门坎,都要先打招呼,然后把茶酒钱替他们付了。这些人一般都讲江湖义气,熟悉了,也就不能再去偷窃了。

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做黑门坎生意的人也各不一样,有像《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的人,善于飞檐走壁,到富人家拨开门栓,取箱柜中的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可称为江洋大盗。

也有钻窗户,从房上揭瓦进入室内的,练的功夫不一样。

看家护院的人也不是没事闲等着,每天就得把家里家外仔细查看,凡是黑门坎出入的地方事前做好防范,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出来检查,特别是重要的地方要严格防守。

富商家庭聘请看家护院的一般都要求年龄在四十上下岁的人,有经验,武艺好,有时候遇到贼人就几句话就可以打发贼走掉,不敢造次。

倘若遇到年轻护院的人,没有江湖阅历,就算武艺出众,把盗贼抓到了,但结下梁子,早晚要报复。

民国道上的武术“镖师”,逝去的武林,看家护院与盗贼的江湖人生

富商看家护院的头目一般在逢年过节要去拜访本地黑门坎的瓢把子,这瓢把子可厉害,本地的盗贼都归他管,而且非常熟悉每个人。一旦东西被盗,只要找到瓢把子,他就能帮你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

如果黑门坎被官府抓捕,瓢把子就得通过官府用金银打点,放他出来。

民国时在北京有一个富商护院的,有一次,一个黑门坎夜里急用一千两银子,就让护院的管大老爷借用。怎知道这个富商就是不肯,把事情弄得很僵,气得护院甩手不干了。富商再找人来护院,也没人来。这样富商家接二连三地被盗,后来求官兵前来把守,可还是挡不住黑门坎的人偷窃。没有办法只好求一个场面人物找到瓢把子说和,才了事。

在民国时期,江湖上飞贼是很多的,劫富济贫像“燕子”那样的人也不少。这一时期正直军阀混战,老百姓民不聊生,像东北的胡子很多一样,走江湖的人在民国时也是一个奇葩的群体,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