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山的草样时代》——3.折腾几次才能办好?


上午10点,小山父亲接到林业局组织部电话通知,让刘小山到组织部报道分配。一辈子做基层工人的小山父亲,没接触过林业局的上层领导,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老父子着实愣了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中午,小山下工回来,吃午饭的当,小山父亲告诉小山这一消息。言语中,老爷子由衷的高兴,还特意喝了二两烧酒。小山等待分配的这段日子,似乎已经适应了当工人的感觉。只是轻轻回应了父亲一句:“哦,知道了”,饭后,小山给打工的厂子车间主任打了个电话,被主任一通揶揄:“这么急,让我去哪找人替你?”因为这件事,刘小山那个月的工钱半年后才要回来,这是后话。

从家到林业局,直线距离大约1公里,但要穿越一处小树林,经过一处菜市场。在家待业的两个多月,整天在郁闷和父母的唠叨中渡过。今天,等待两个多月分配的事,终于有了着落,刘小山心里难得舒畅。屋后这片小树林,小山从小学到中学,走了十年,当年从内蒙古随家人迁入此地,这片树林从陌生到熟悉,这里留下了小山少年时代的记忆。邻居家的小女孩,小学与小山同一年级,眼睛特别大,人也活泼开朗。不像小山,从小就属于蔫淘,自己和自己个玩。那个菜市场,在小山上初中时,拆了建、建了拆的,出了小树林便是一条“溜光大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赶上开春、入冬那几天,雨、雪、泥混在一起,那感觉真是酸爽无比。什么旅游鞋、棉鞋,全是泥。大约93年的时候,小树林被规划成了公园,那片树林成了居民区一处休闲的地方,一溜仿古廊道,给平时寂静幽静的小树林平添了些许文雅气息。记得小时候,小山经常随母亲到这片树木采蘑菇,金黄的松针蘑、深褐的鸡腿蘑和楱蘑。入秋的那段日子,家里基本每天都能有新鲜的蘑菇吃,让清苦的三餐增添了少许营养。

近两公里的路程,小山走着走着遍思绪扬。一路走过儿时天天天看到的景色,一切仿佛就在眼前,童年的伙伴、邻居家那个一直暗恋的女孩、树林边与伙伴用雷管炸伤的树——小山作梦也想不到,身边的一切,那个暗恋的女孩,将来都会与自己纠缠不清。

打电话的组织部位于林业局二楼东侧。进入林业局大门,门卫老头一声断喝:你干啥的?

小山一激灵,没进过大机关,被眼前老头的威严给唬蒙了,结结巴巴答:组、组、组织部让我来来报到,分分分分配工作。

老头可能是见多了这种来来往往,特别是新人报到的事,继续喊:上二楼左拐,组织部全在那边,别瞎跑!

小山头也不回地去了,上楼梯时还在想:这人够横的。怕是哪个领导家的亲戚吧?


《刘小山的草样时代》——3.折腾几次才能办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