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图中吴海萍的楷书比田蕴章的楷书更雄浑霸气、高古活泼?

字画娱乐圈



(上图是田蕴章楷书)

从来没有一个人说二田的字高古,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说二田的霸气有力。人们夸赞二田时只说“工整、清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溢美之词。

然而“工整”和“清新”却是学书法的大忌讳,书不入古一场空。


(上图是颜真卿原稿)

不少初学者说吴海萍的楷书结构不好,歪歪扭扭的,用笔太快、有点粗糙,是功底不足造成的。

看了颜真卿的原帖,才知道这些人是多么无知、才知道吴海萍楷书结构多么奇妙,才知道他的功底多么深厚。

(上图是颜真卿原稿)

这些人都是学死板正楷字的,他们没有见过高深的楷书,自然也就看不懂高深的东西。

颜真卿成就最高的楷书《自书告身贴》本来就写的歪歪扭扭大大小小的、本来就有点粗糙、本来行笔迅捷就自然任性。。。从中可以看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儿》的影子。

功底不足的才磨磨蹭蹭的描字,高手都是信手拈来皆成经典。


(上图是颜真卿原稿)

把楷书写出沉雄的活泼气韵,才是楷书的最高境界。

论知名度,吴海萍远远不如田蕴章先生。后者毕竟是有人出钱帮他在电视上做过几年宣传的。

(上图是吴海萍楷书)

论楷书的高古霸气,田远不如吴。

论书法功底,二人都很深厚,都各有千秋


摘仙子


吴海萍是谁,恐怕知道的人不多,田英章兄弟在中国书法界,特别是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说不上尽人皆知,也起码多有耳闻吧,提出这个问题会让人觉得有刻意抬高吴海萍书法地位之嫌。吴海萍学习颜体书法,田蕴章兄弟俩毕生致力于欧体楷书学习、研究、推广,两人不在同一个领域,焉能比较高下?

吴海萍的颜体楷书水准如何,单从题主粘贴的这幅作品来看,也是稀松平常,并无惊世骇俗之感,说道雄浑、霸气、高古,那不是吴海萍的功力,那是颜真卿在使劲,那是颜体楷书本来的艺术特征。要说活泼,我觉得正说明吴海萍学习颜体楷书不到家,没听说过颜体楷书还有活泼这一说的。

田英章的欧体楷书已经具备自己的艺术特色,虽然褒贬参半,但他的功力之深厚谁都必须承认,有的人批评田英章兄弟的楷书,正是嫌田英章的功力太深了,以至于千字一面。我个人非常喜爱田英章兄弟的楷书,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吴海萍的颜体和田英章的欧体拿来比较,就好比拿对门小妹的绣花与隔壁二叔的木匠活来相提并论。


永书101


宋朝大书法家米芾评价欧阳询的字:寒酸没精神,如同大病快死的人写的。

这句话虽然有点偏激,但是也说出了欧阳询楷书致命的弱点,:“没精神,如同大病快死的人”,“没有骨力”、不霸气更不雄浑,快死的人自然是死板不活泼了。



田先生自称学欧,却没有一点点“险峻”之气,业内行家高手均不看好他的楷书,认为他的字媚俗无骨、死板雷同。。。

对书法不甚了解的初学者却认为田字工整、清秀,和语文书上的印刷字极其近似,所以都爱戴有加,大肆宣传。


吴海萍的楷书出自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进的去,出得来,已经深得颜体神韵,自成一家。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很多,如《多宝塔》、《勤礼碑》。

《多宝塔》适合水平低的初学者练笔,《勤礼碑》适合中偏高等水平的人临摹。这些帖子都是工匠刻出来的,死板拘谨,与颜真卿写在纸上的字相差很多。

《自书告身贴》是所有唐楷的巅峰之作,也是唯一传世的颜真卿墨迹楷书。。。颜真卿的这部作品用笔酣畅淋漓、初看有点粗糙,但细看无比恰到好处,结字活泼,雄浑、高古、霸气。

把楷书写的活泼不死板、霸气不虚浮、高古不俗气的,只有《自书告身贴》。

所以业内行家都认为《自书告身帖》是中国楷书的巅峰,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水平不高的欧粉、田粉看不出《自书告身帖》好在哪里,练习《多宝塔》、《勤礼碑》的水平一般的颜粉也看不懂。

能看看懂的都是高手!



有人学了几天《勤礼碑》就牛逼哄哄,呵呵,这个10的孩子跟吴海萍学了半年就写成这样,你们能达到这个孩子的水平吗?你们可以在评论区发你们的作品和这个孩子比比。

吴海萍和田蕴章的字各有特点,但是,在功底、在雄浑霸气、高古活泼上,吴略胜数筹。


字画娱乐圈


还能说吴海萍的书法路数比二田要正,至于说功力,吴海萍的书法功力还没有二田深!

咱们看一看吴海萍的《自书告身帖》,有一些转折还不错,比如说尚字,第一个出现的国字,可是其余的折写的就明显不好,书字的折突兀,礼的折整个没有了颜体的味道。

再有就是很多的细节处理,比如鲁的四点,撇与钩的写法,感觉没有味道,不到位的感觉,悬针竖的收笔也是功力不够的体现,缺乏笔力也没有稳定性,所以悬针竖成了老鼠的尾巴了。

我一向反对二田的书法,我所反对的事书法方向。但是二田的书法功力还是深厚的,以二田的书法功力,也绝不会写出如此低级的败笔!


一笑貫长天


田楷的问题不在于其憋尿体印刷字本身。写什么字是其个人自由。田及田粉们的荒谬,在于其一,向书法初学者宣扬一种狭隘的书法艺术观,唯田楷(自称欧楷)为正途,其余皆斥为丑书,甚至妄称右军《兰亭序》放在今天也非上品。至于黄山谷、米襄阳则均被其视为丑书之祖。肆意诋毁和抹杀中国传统书法之灿烂和多样性。其二,田楷的学习与训练活动带有鲜明的资本运作特性,追逐利润的成分大大超越了书法艺术传承的范畴。其三,就田字本身来看,除去规范和工整聊有可取之外,实在毫无生气和韵致可言,作为小学生习字模本尚可,但绝不能与优秀书法作品混为一谈。而田粉极端恶心之处,在于错把只适合婴儿的尿布当华丽的成人外套,还四处兜售!稍有质疑之声,则群起而攻。其四,田楷的习字盈利组织已遍布全国各地,其组织人员已经在充分运用这个组织获得高额销售利润的同时,也在试途左右或开辟一种非传统的文化方向。这才是我们需要给予足够警惕和关注的问题!


我本农


图中吴海萍的楷书写得挺好的,有颜体的典型特征,但是比颜体要秀气一些,气息颇高,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田蕴章的字基本功也很好,但是太僵硬,更像美术字,缺少了书法的趣味和韵味。田字没有多少年的刻苦练习,一般人也写不到这样。作为钢笔字,这样写没问题,整齐、漂亮、赏心悦目,但是作为书法来讲,格调不高。

历史上的书法名家所作名篇,并不以工整作为评判书法好坏的标准。甚至唐楷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的传世之作《颜勤礼碑》也不是很整齐划一,很多字也是大大小小,甚至还有些东倒西歪。

普通观众很多时候不能分辨书法的好坏、高下、雅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书法原作看得少,平时看的基本上都是印刷质量不高的印刷品。甚至很多观众从来都没有进博物馆看过真迹,所以他们就形成了好的书法就是干净整洁的印象。其实很多传世古迹都是“毛毛糙糙”的,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毛笔的运行轨迹,乃至笔尖分叉没能收拢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看原作真迹,多接受经典书法作品的熏陶,如果平时自己也能经常练习书法就更好了。这样就不致于把美术字看成书法作品了。当然能写一手漂亮的美术字,也是一种本领,只是跟书法真的关系不大。








尔东层


犁田还欠火候,同志尚须努力。



翱任


说不准。



杨炳升66


笔法墨法都不对。

作品只是粗略的仅得大意而已。如果说霸气确实有一些味道,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的霸气。说无知也不尽然,因为毕竟还有一点颜真卿的影子。

说其无畏,是因为作者因为只是粗略的对颜真卿的书法有那么一点都学习,就放任自流,根据自己的粗略的理解,取写,所以点画中确实有一点悍气,决不是什么雄浑之气。再就是笔不沉,墨不实。点画线条虚浮,缺少那种锥画沙,屋漏痕般的线条形质,在才是颜真卿的精髓,亦或说是篆籀气。


作者用笔方法控制不住笔一般生硬的运笔,突然有生硬的戳去,而不是用笔法去写。亦或是经过描红临摹练习以后的临写。

用笔大胆,但因为对点画的理解深度不过,笔的控制无法,全凭一个胆字去写。所以作品中有一种悍其,或者说鲁莽之气,决不是那种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雄浑霸气。 学习书法用笔不时,一味求速度和胆量,是写不好书法的。我们看许多书法家的书写,往往是一挥而就,那时技法纯熟以后的一挥而就,不是胸无点墨写的随意书写。






书法书法,要先有法,然后才能的见书法之本源,真神。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书法,因为个性特点鲜明突出,初学书法很快就可以抓住点画结构特点,但要写出颜真卿的那种精气神,或如题主所谓的雄浑霸气,就不是一天半天能够做到的了。 初学书法,切忌好高骛远,还是做好一点一画都功夫为好。点画功夫到了,技法纯熟,结构到位,字自然见得"如来"。




翰墨书道


吴海平没听说过。不过田氏楷书本来就柔媚并没有体现出欧楷的强劲气息,因此田楷等于欧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ac5e6e59c974d558486d4b47fa7d5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