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 这是第318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卖房子的人”

我妈最近在追剧,看《安家》,有时会把我叫来一起看:“来来来,你们卖房子是这样的吗?”虽然我从事的是一手房市场的营销策划,没有卖过一套房子,但在我妈和绝大多数人眼里,也就是一个“卖房子”的。

在大家眼里,一手房、二手房都差不多。

虽然没有看完就来评论显得不太礼貌,但因为本人很喜欢日剧原版的《卖房子的女人》,对比之下,难免心有起伏。于是想从业内角度,来谈谈《安家》与原著的差距。这种差距很有代表性,它表面上是影视剧的差距,实则是职业文化的差距,更深层面或许是国民精神的差距。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安家》购买了日剧版权,进行了本土化创作。简单和日剧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不同的文化政策对内容题材的宽容度也是不一样的。和众多打着职业剧旗号的“悬浮剧”相比,《安家》还是很良心的,职业刻画比较真实,比如像房似锦啃着包子对付三餐的样子,比如中介人员在房东和下家之间不被尊重待见,只能陪笑脸的样子,再比如花样百出的销售技巧、同行之间的抢单、撬单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失真”的情节:一个博士医生去接受一个Z字型的奇葩户型,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诗和远方”;一座能眺望黄浦江的几百方豪宅样板房,由普通中介直接带入而全程没有专人对接,甚至还能在卫生间内上厕所;一座豪宅的下水管道居然会拿“设计红点奖”,红点奖是颁发给创意设计商品的。

当然没必要用自己的那么一点点专业,去用放大镜看影视剧里的小瑕疵,《卖房子的女人》也充满细节上的夸张。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简单概括就是两个字:尊重。

这份尊重体现在四个层面。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对日常生活的尊重

《卖房子的女人》及其续集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16-2019年的东京,随着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临近,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残酷,主人公三轩家万智是一个“卖房子的女人”,就是孙俪演的“房似锦”。她的名言是: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

这部日剧,在地产圈很有口碑。一些公司领导甚至推荐给营销部门的同事看。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卖房技巧,而是三轩家具有足够的“洞察力”:她把一套卖不出去、人人害怕的凶宅,卖给见惯了死亡的医院护士;她把两套正对门的房子,卖给为无法独立生活的儿子担忧的老人,并为他们计划好买下对门的房子收租金好让儿子一辈子衣食无忧。她的台词也是足够犀利:“不要以无聊的常识和狭隘的价值观判断事物。你就是这样才卖不出房子。”

不被日常经验、观念束缚,洞察客户真实需求,不仅是好中介的素质,也是营销人员的职业要求。《安家》在洞察上是不够的,以海清饰演的医生博士为例,虽然女性客户比较感性,房似锦用挂儿童画的手段,确实可能让客户有些小感动。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但是,在现实的销售市场里,医生、老师、律师这三大职业的客户,是最理性、最会计算的。小感动不影响他们的决策。所以,编剧的客户找错了!不应该设定是医生。

是谁呢?怎么卖?

以笔者看,首先是价格,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有卖不出的价格。奇葩的户型就应该有奇葩的价格,所以要先和房东博弈,谈低价格;第二,寻找“奇葩”的客户,这种房子不适合居家生活。适合一些小众“奇葩”的职业,比如在家办公的SOHO、网络主播、开淘宝店铺等职业的人士。大网红、经济实力强的SOHO看不上,适合刚起步的。一套房子,两个空间,一半生活,一半工作,有分有合,事业起步,价格也合适。

其实,很多买房客户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尤其是第一次买房的青年客户,买房大多为了结婚,或者分户独立居住。但小青年缺乏生活经验,工作和生活的不确定因素高,更复杂的是,一人买房,全家意见。首付往往来自父母,父母的意见和自身的喜好又会充满矛盾。在真实的个案中,大部分人的买房经历都是很艰辛的。跑很多家,看大半年,是正常的。而中介,就是在一遍一遍带看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客户,理解他们的需求。

一个妈妈,看房无数遍,每一次都抱怨厨房太小,采光不好等问题的时候,她真的是在抱怨套型吗?不是,她是重视日常的居家细节。厨房太小是因为每天都要给家里烧饭;采光不好,阳台上的衣服总是晾晒不充分,有一股发霉的味道。

好的销售就会洞悉她的内心,给她耐心解释:厨房虽然不大,但是分区合理,做饭是绰绰有余;采光不好怕影响晾晒,可以在阳台放一台烘干机。毕竟高楼层的价差,不知道可以买多少台烘干机了。

中介是两头的桥梁,一方面是卖掉房子,另一方面是为客户着想。而只有为客户着想才能卖掉房子。这也是《安家》里的中介缺失的地方。日剧里的三轩家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买下网吧转卖给不想“孤独死”的单身老太太;不想和丈夫同住的全职太太客户,则设计了买房子搭配送独立墓地的大脑洞情节,乍看荒诞不经,实则直指内心。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对职业、专业的尊重

洞察的前提,是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

《安家》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的一点,是编剧对中介这个职业缺乏尊重。剧中很多桥段,体现了客户对中介的不尊重。比如房似锦的手被车门夹伤,老夫妻却毫不关心,只会催促她办理流程。这种情况现实里也很多。买家卖家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中介身上,因为他要赚你钱,所以要受你的气。

编剧对中介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大家都不容易,彼此体谅理解”。如果是这一层面的理解,那么服务型的行业都是如此。但房屋中介和别的服务人员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房屋中介和保险经纪人、理财规划师很像。他职业的一小部分是提供“信息价值”,另外一部分提供“情感价值”;而最高级的部分,是提供给客户“认知价值”。

在当下的时代里,信息不是不够而是泛滥,中介是帮你筛选而不是罗列信息,比如你看中某个地段,APP一打开里面有好几个小区,价格不一,中介告诉你小区之间的差别,住户的层次——这是最基础的信息服务;

像房似锦那样,随身带着依云矿泉水和伞,时刻为客户准备,聆听他的需要,承受各种不满的发泄,又或者像王子健那样,陪客户逛街美容,讨得欢心——这是进阶的情感服务;

但告诉你趋势性的内容,跳脱个人日常经验,分析城市、经济的发展走向,各大楼盘产品上细节的差异。今天两个小区单价差一千,明年售价可能差一万——让客户学到东西,这是最高层面的认知服务。

那么编剧,或者大部分人为什么会觉得中介LOW呢?因为剧中和现实里的大部分中介都停留在一和二的层面。别人怎么对待你,取决于你为对方带来了多大的价值。

这就是专业的重要性。

在中介这个领域里,只有专业才是取得尊重的不二法门。

像日剧里的三轩家万智,非常强势凶悍,毫不低三下四。她提供“情感价值“和“认知价值”。甚至超越经济价值,给于客户生活上的指导。她为一对退休夫妻,推荐一套一楼带咖啡馆的房子,因为丈夫把一生都奉献给工作,无暇顾及太太、家人生活,奋斗勤劳了一生。借退休可以陪伴、实现太太开咖啡馆的梦想,又不至于无事可干;她去网吧卖房子,那里是流浪者的天堂,让他们鼓起勇气,不逃避生活,用房子去担负自己的人生。

三轩家的这份认知,是对人生的理解。只有洞悉、尊重各种人群的生活观、价值观。才有“没有她卖不出去的房子”。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对职场情感的克制、尊重

国产职业剧里有一点让人很反感,就是感情戏太多。试想想,大家去上班,会放那么多感情吗?现实里,情感和职业是有矛盾的。每天那么多事,大家的情感都花在做事上、客户上。同事之间有交流往来,但都是有尺度和分寸的。

难怪有人说,看国产医疗剧,是看医生怎么谈恋爱;看国产律师剧,是看律师怎么谈恋爱;现在看国产中介剧,也是看中介怎么谈恋爱。

对销售人员来说,因为要消耗大量的“情感能量”,鼓舞和鸡血是在所难免的。但像《安家》中“徐姑姑”,用鸡汤代替鸡血,实在是很不专业的做法。每天的晨会,从一个快乐大合唱开始。鼓励大家佛系卖房,快乐工作。大量的镜头都在表现,同事之间的玩笑、互助、友爱。

但职场上的情感,其实是很微妙的,有互助有竞争。就像三轩家卖房子会带着庭野,传授一些经验;足立聪却在暗地里和三轩家较劲、互相抢夺销冠。哪怕三轩家和屋代科长是夫妻,剧中也没有去描述他们的感情戏。

当然,这里也有中日之间企业文化的差异。日本的企业文化更加严谨、更加强调职场伦理、规则。我们本土的企业职场边界要模糊一些。我更喜欢日剧中的职场:对事情、项目的专注、思考多一点;对人际、同事的关注、投入少一点。这才是更良性的职场,不是吗?

做为房屋销售比较分裂的一点是,可能一个没有房子的人每天在给人推荐介绍好几千万的房子。就像一个底薪4000元的人,告诉一个月薪4万的人怎么生活。真正的豪宅客户是不需要中介的。他有钱有势有信息有资源,他自己就是“中介”。需要中介的是普通人。

日剧里95后的中介新人就嘲笑前辈庭野:天天都在推荐自己这辈子都住不起的房子,不是很虚伪吗?为此庭野迷茫苦恼过,但后来他想通了。重点不在于,他是不是做房屋中介。而是不论做什么职业,都要全力以赴地去付出,这份付出超越了金钱的意义。

这份全力以赴,本身就是对工作巨大的情感投入。如果还要把情感投入到同事人际上,那估计是创业的老板吧!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对时代精神的尊重

房似锦就是樊胜美+苏明玉的翻版,在大城市安生立命的渴望是她工作的永动机;“徐姑姑”显得“不忘初心”:房子承载的是一家人一辈子的幸福,我们赚的不仅是佣金还有良心。

《安家》里有很多类似价值观的碰撞,每个人都在用说教的方式去试图说服别人。每个人都说得很大声,故事剧情在声嘶力竭中淡化消亡。

日剧里这种观念碰撞更多了,几乎每一集都有:60后的退休人士愤怒女婿不愿担当、工作没有责任感;90后的儿女却只想轻松生活,享受人生的小确幸;80后的三轩家对避世的网络主播鼓励道:“既然喜欢,就要去拼命!”;95后的中介菜鸟却很丧:“拼命工作,却不一定拿得回养老金”。

日本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在剧中交汇。从奋斗励志的日本走向现在的“低欲望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主题。你有你的大责任,我有我的小确幸;你有你的大成功,我有我的小温暖。

最可贵的是,剧中没有去赞扬谁,批判谁,抬高谁,贬低谁,没有让一种声音去压倒其他的声音。哪怕像三家轩这种燃爆、励志的价值观,也会被一个老奶奶克制、温和地反驳:“因为你成功貌美,有能力有钱,你才会不认同那些没能力的流浪者,但流浪者也需要一座避风港。”——老奶奶的这句话,是对弱者的看见和尊重,而不是同情。

所以日剧那么打动我,打动我的就是“尊重”,就像东野圭吾的书里写到:“可以不理解,一定要尊重。”真是让人很感动的话。

对日常、专业、规则、弱小等方方面面的尊重,这是国剧和日剧的差距,也是我们和日本的距离。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活动来源:“我们在一起”2020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招贴设计公益征集活动 」

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和原著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相比,《安家》差在哪儿?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