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应看这份佛教养生之道

学佛人应看这份佛教养生之道

学佛人应看这份佛教养生之道


佛教中的养生之道:忌食五辛

五辛包括葱、蒜、韭、薤、兴渠。佛家要求所有修行的佛家弟子都不能吃荤食及五辛。

这五种食物可以起到杀菌、排毒的作用。但凡事不可过度。五辛常会刺激人的口、鼻和眼,引起不适。吃蒜引起的口臭还有可能污染朋友间的谈话空气,影响谈话情绪。

佛教中的养生之道:戒荤素食

佛家规定,修行的弟子不能吃荤腥食物,只能吃素食。因为吃肉能够导致饮食无度,不易节制,容易产生眷恋红尘之心,妨碍修行。

鱼、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成份,但人体摄取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也会引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所谓的“富贵病”。

常人要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其实,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完全可以从素食中摄取,比如菇类、笋类、豆腐类、萝卜类等。平时,注意合理营养,对健康大有裨益。

佛教中的养生之道:吃饭不过饱

饮食过量会产生各种疾病。

每顿饭所食不能过多,否则不仅增加胃肠消化的负担,而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要做到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不可贪多。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样才能健康到永远。

佛教中的养生之道:戒贪美味

饮食虽美味,太多则伤害身体。同样,过分的追逐权势和利益,亦会导致身心受伤。

佳肴虽好,吃的太多了也会生出很多疾病来。美酒虽醇,喝太多,既伤胃又滋生是非。权利虽诱人,过分追逐则会把自己推上不归路。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凡事都不可贪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就有弊,要善于总结,及时弥补过失,这样才能活得洒脱自如。

佛教中的养生之道:滴酒不沾

喝酒能使人心志迷乱,做出不当行为来。所以要求修行的人必须戒酒。

饮酒容易使人产生幻觉,失去理智,进而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来。此外,现代医学认为,酒能麻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长期饮酒能使人失去活动能力,还会引发食道炎、胃炎,甚至可导致心、脑、肝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进而诱发脑溢血、胃溃疡、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肝癌等严重疾病。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修行奋斗的本钱,习得这份养生之道,戒贪戒欲,心性自然不易被外物所污染;不易燥不易怒,心态健康,好运自然伴随;素食更是排浊,身体清净轻盈,不易生病。

阿弥陀佛

见他行施,随喜赞叹

随喜转发也是一种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