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区工作者,当工作的社区居民出现恐慌情绪时,我们怎么做?

最近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收到很多问题。我想大家最近经常会听到:哪个地方又发现了一个病例,这个小区或者这栋楼被隔离了。听到消息的一刻,大家都会感到紧张。然后我们就发现,身边的邻居,社区服务对象有的过于紧张。这时候大家就会问了“作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如何劝说身边的服务对象呢?”

作为社区工作者,当工作的社区居民出现恐慌情绪时,我们怎么做?

首先,无论是作为一线的志愿者还是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说服工作是非常困难,非常辛苦的。面对小区出现病例并即将被封闭的情况,我们可能曾经设法跟这些要被封闭的被隔离的小区的住户说:“我们没有跟外界接触,我们是很安全的”,其实这样的效果通常是很差的,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想一想,从1月22号开始到现在,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大部分的人已经是处在隔离的状态很久了,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烦躁的情绪以及身心疲惫的情况。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劝说者,首先要接纳的就是恐惧。
比如说当我们开始说服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接纳对象想要离开的想法与愿望,我们可以说:①"我能理解大家想出去的想法”;②"我能接纳大家要出去的愿望。

作为社区工作者,当工作的社区居民出现恐慌情绪时,我们怎么做?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心理学的方式:利用不确定性的压力。
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时,我们可以把这种不确定性的压力告诉我劝服的对象。我们可以说:“我知道大家想出去,但是我们离开小区之后,外在的环境是充满了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的,比如说我们不知道我们经过的地方是经过充分消毒的吗?你即将要去的这个地方是不是存在着一些隐形的风险呢?”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将这个不确定性的压力推给这些要出去的人,当这样的劝服仍然没用时,我们要把这样的一个压力更加细化,比如说他可能要经过哪些街区,而这个街区可能有什么情况,他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等等等等。当我们将所有的不确定性压力具象化给工作对象,促进他去深度思考,我真的要出去吗?
第三个策略,在心理学角度叫以静制动。
我们不试图去说服和讲解,我们尽量地听说服对象对你的生气、愤怒、抱怨,那么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样的不去做什么的“被动”,实际上它就是主动。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每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情绪一定要有地方放的,所以当他把愤怒,焦虑,压力,通通都-股脑的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接住他的这样的一些"情绪性攻击”,并明白这样的攻击并不是针对我们个人的,这样的“以动制静”的方式也避免我们自我的身心疲惫。这时候会有人问:“他总在说我、指责我、攻击我,那我就这么听着吗?”是的,因为这个时候其实是给了他一个机会来释放他自己的压力和恐惧。

作为社区工作者,当工作的社区居民出现恐慌情绪时,我们怎么做?

最后一个策略,是给我们自己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很疲惫和辛苦,那么我们如何去关照我们自己呢?我想说,其实每- -天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关注自己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当每一个小时中你有两分钟的时间,那就闭上眼睛好好的想一想自己的身体,好好的关心一下自己。另外一个就是不要在自己的身体特别疲惫的时候,去过多的用语言来告诉自己说没有关系,而其实你需要告诉你的身体:我知道真的很累,我知道我真的很疲惫了,我知道我真的扛着这些任务很困难。这样的一个关注身体的方式是减少疲惫的重要的方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劝服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照顾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