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艳:疫情防治“领头人”

17年前,“非典”肆虐。25岁的吕金艳主动请战,参加“支援呼和浩特抗击非典医疗队”,50个日夜的坚守,在抗击“非典”前线火线入党,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甲型HIN1疫情出现,她担起甲流重症病房整体管理工作,在24小时内迅速组建隔离病房,出色完成40余天的救治任务。

“国家危难时刻,共产党员必须冲在最前面。”17年后,已是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的吕金艳再次临危受命,带领17名护理人员参加支援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医疗队。1月26日,医疗队进驻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吕金艳率先进入隔离病房,做好救治准备工作后,第一时间召集医疗队的8名党员商议组建临时党支部。经上级党委批准,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抗击“2019-nCoV”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吕金艳任书记。

“在吕金艳的带领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鼓舞了队员们打赢这场战疫的士气。”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杜彦李说。

“在这个非常时期,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吕金艳在临时党支部第一次会议上发言。1月31日,内蒙古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2月20日,内蒙古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第一份捷报都是从吕金艳所在的救治医疗队里发出。医疗队全体队员在满洲里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连续奋战29个昼夜,收治的2名新冠肺炎确诊病患先后治愈出院,为呼伦贝尔市治疗新冠肺炎和防控疫情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吕金艳和支部党员的影响下,医疗队先后有9名队员在救治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保队员零感染。”吕金艳在“非典”一战中积累的重症监护临床经验,为此次“战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支撑。

进驻隔离病房当晚,吕金艳带领队员实地熟悉环境,现场规划流程,监督指导每名护理人员穿脱防护服,几乎一夜没合眼。队员防护镜起雾流水,吕金艳把“非典”救治时的方法传给大家,在防护镜上提前涂好洗洁精,问题迎刃而解。面对没有实战经验的80、90后年轻队员,吕金艳更是耐心做好心理疏导,细心地讲授防护知识。

“我是一名党员,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必须冲锋在前。”17年来,每一次“战疫”,吕金艳都冲锋在最前线,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内蒙古日报记者李新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