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单位让你内退,拿基本工资,不用上班,你是否愿意?

阳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内退。

公司既然劝我内退,说明我对于公司的发展和贡献无法达到公司的要求,与其占的位置不让,让人家嫌弃,不如主动退让,识时务者为俊杰。

优胜略汰,新陈代谢是世间的规律,公司需要新老更替,完成年轻化的交接。我完全支持。

至于我选择没退,那是我有自己的打算和规划。

  1. 办理了内退,虽然工资少了,但是每月都有固定工资领着,相当于吃下了定心丸。可以解决后顾之忧。人一旦有底,做起事情来才可以放开手脚去折腾。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工作,但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人少之又少。办了内退,我将追随我自己的兴趣找份工作。钱虽然少了,但可以更加开心。
  3. 到了这个年纪差不多的都有点自己的资本,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合理利用,开创自己的第二事业。

之所以这么说,我本家的叔叔已经给出了答案。叔叔是人民教师,办理了内退后,叔叔开了一家装饰公司,专门承接学校的楼房修缮工作。利用以往的人脉和资源,熟门熟路,没多久就打开了市场,目前做的不错,附近的学校工程基本都被承接下来。平常在做做市场上的小工程

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得传统。我们都在寻求安全感。我认为获取安全感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多种渠道收入。领着内退的工作,自己再创造其他的收益,合理而不为!


净云居士


一般能内退政策的单位,不是央企就是国企,先来说说内退政策。

内退是指内部退休,企业为优化人才结构,降低人工成本,企业又不能直接辞退员工,因此就出现了内退,内退年龄一般是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员工,有些企业甚至会出台“5+1”,距离法定退休5年的基础上再加一年,即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6年的员工,可以办理内退。

内退政策的出现,给企业减负带来了一定的益处,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会出台内退政策。

前面我们说了能办理内退的一般不是国企就是央企,那为什么那么大的企业会让员工提前退休呢?这就不得不说说内退政策的优点了: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优化人才结构。这说明什么,可以降低成本,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内退来降低成本。第一,企业成本负担重,盈利能力有限,已经不能再负担起庞大的人工成本,因此,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企业就选择了内退。第二,人工结构差,有些企业在经过繁荣扩招的时期后,人力大幅度增加,企业成本增加,在以后的年度就选择不招生,经过十多年人工就形成了断层,后期为了优化这种结构,企业会优先考虑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这部分员工。

企业出台内退政策目地在于给企业减负,给员工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呢?

第一,达到内退条件的员工,企业在下行过程中,已经负担不起太多人的成本,有些企业会率先降低工资福利等,企业的福利待遇相较于之前会大度缩减,员工的舒适度已经没有那么强烈,内退的出现就形成一种红利。第二,内退工资,内退后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基于按上年度工资基数计算社保,总体来说内退工资也是不低的,因此对内退员工来说,有工资拿,给交社保,给可以不干活,这对他们来说无异是一个福利。第三,内退的这部分员工,由于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在内退后,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这部分员工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内退后,有足够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旅游,或者做一些小生意等等。

内退不仅给企业减轻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给员工也有了保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环游世界SY


能让员工内退的单位,大部分都是国企。对于很多人来说,宁愿与企业同生共死,也不愿意选择内退。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内退的工资太低了,生活质量降低。

这个基本是由单位决定的,而且,基本工资并不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改称这生活补贴了。这个补贴,可多可少,因为你不上班了,不能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出勤,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了。很多单位的基本工资,非常低,再除去五险一金,也只有几百块钱。如果是小城市,还好,如果是大点的城市,几百块钱,生活都是问题,更别提再有个头疼脑热了。

很多人不愿意内退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工资待遇太低。作为用工单位,也感到很委屈,你都不上班了,单位还出钱养你,还不知足?

二、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无法重新再就业。

也有一些人说了,可以在这个单位内退之后,再重新找一份工作,可以拿双份工资。但实际中,很多内退的员工,由于年龄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原因,很难再重新就业。由于现在的就业形势等问题,在其他单位打工,哪有在自己的国有企业干得舒心愉快呢?很多行业的钱,不好赚。

三、自尊心受到伤害,失去了精神寄托。

内退后,并不是象歌里唱的那样: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很多员工都觉得,内退是件不太光彩的事,要么是你倒霉,碰到了差的单位,要么是你能力不行,像臭狗屎一样被单位甩了。总之内退不是件值得炫耀的好事情,一些人为此郁郁寡欢,惆怅度日。因此在能不选择内退的情况下,他们是坚决不选择内退的。


锦瑟谈职场


这件事对绝大多数企业职工来说是件好事,我愿意接受,也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05年我们单位改制,规定男的工龄30年,年龄55周岁,可以办理内退。虽然我年龄不到,但是,我是七五年下乡的,两项合并计算。工龄满30年符合内退的条件。于是我就内退啦!当时内退生活费是每月700元。

因为我从事过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再说单位也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单位又重新返聘了我,每月又多给了我900元的工资,当时每月领到1600元的钱令许多同行们羡慕不已。

到了08年,企业换了领导班子,就不在返聘我们这些内退人员啦!12年的时候我报考了建筑工程监理员培训班,获得了监理员的证书。到工地上做起了工程监理工作。

一开始每月工资是1500元,两年以后涨到了两千元,在工地上整整打拼了五年,直到17年9月正式退休。

许多老国有企业的职工,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体弱多病的职工,都想盼着在企业内退,其主要原因是每月有个基本生活保障,如果个人有技术身体状况良好,还可以到外面谋取一份职业,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我认为大部分企业职工还是愿意接受的。


天老大11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统一答案。只有根据单位和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分析之后,才可以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单位经济效益、个人年龄和工作能力将是影响这个选择的关键因素,并不是我们局外人想当然的那么简单明了。

必须要经过多方面条件的比较分析,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

一、视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①、如果你是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里工作,现在就是普通职员,一年的所有收入通常也是在十二三万左右,假如内退只领基本工资,那通常只有上班的一半收入,或者是还不到一半。

况且在这些单位里上班也没有什么工作压力,相对比较轻松,你愿意内退吗?显而易见,这是很多人都不会去内退的!

如果你还是属于领导层次的,那内退的损失就更大了!那肯定想都不用想内退的事了!

假如是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内退后的收入差距也是相差很大的,通常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内退。

②、如果是单位经济效益不好,那我想没有几个人不想及早内退,这完全是给自己一条毫无后顾之忧的保障。

与其赖在这种要死不活的单位,还不如早做打算与安排,尽早为自己谋划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不用上班,还能白白的领到基本工资,何乐不为呢?退出来后,完全可以随便找一个事情,难道还找不到那两三千元的工资么?

二、由个人的年龄情况而定。

单位经济效益好的不用考虑了,肯定是没有人愿意去干这个傻事了,这里主要说的是经济效益不好的单位。

①、如果年龄较小,还比较年轻,那谁都想打破脑袋去办内退。

自己无劳而获,白得基本工资,然后趁着自己年轻,完全可以在社会上去大胆拼闯一翻,即使失败了,至少自己的基本生活还是不必担心的。

说实话在当下的这个经济形势,年轻人随便做做快递什么的,都可以每月挣到三四千元。所以,有这样内退的好事,单位中的年轻人还不欢呼雀跃才怪。

②、如果是自己的年龄较大了,即使内退了,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工作,那则不用考虑内退了。

毕竟内退后的收入,还是跟在职者有一定的出入,况且自己内退后,极有可能也无法找到一份新工作,挣不到其他的钱财,那内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一定要坚持内退,又何必跟钱过不去呢?假如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则是另当别论了!

三、看个人的工作能力而定。

这都是建立在单位经济效益不好之上而定的。

①、如果个人工作能力较强,而单位经济效益又不佳,那毫无疑问的立马内退。

相信自己凭着个人较强的工作能力,还愁找不到一份两三千元/月的工作吗?

说实话,即使不去找其他工作,自己的随便开家便民小店、摆设流动摊点,开个维修小摊等等一样可以挣到那点单位里的工资,何况还白发你基本工资呢!

与其将自己困死在那样一个阳气不足的单位里,何不痛痛快快的出来放手一搏,说不定凭自己强大的能力,还会取得意外的收获与成功。

②、如果是自己个人工作能力较差,内退以后,根本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那请你还是最好别内退。

只要是这种情况,你内退也就是加速求死罢了,内退只会让你的生活陷入困境而无力自拔。

所以,自己工作能力较差,最好还是安心的留在单位,领取那些辛苦的工资好了,慢慢去陪伴单位的破产倒闭吧!

也许,这才是你最好的选择!不然你又能怎么办呢?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愿意啊,做梦都想。


我是一名90后,在国企上班,我知道有这种情况存在,就是公司合并或者遇到大规模事件的时候,单位会采取让一部分员工内退的政策。我真的很想内退啊,拥有基本工资,还不用上班,正好我可以去开辟第二职业啊,还有一份基本保障的感觉,爽死了。


在我们单位里,都是把内退看成一件极大的福利。用我们领导的话来说:你以为是你想内退就内退的,没点靠山没点关系,你内退得了吗?你还这么年轻少做梦了,乖乖干活去!


所以,也就是个玩笑话。但如果真发生了,尽管我享受工作,但我依然愿意申请内退。内退之后,可以多陪小孩,按时送他上下学,节假日还能陪他出去玩,平时就去开辟其他职业收入,比如利用写作挣钱,比如做点小生意啥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我觉得只要稍微勤快点、有点规划,还是可以活得比较滋润的。


当然,我这种活法有点佛系了,我只要基本生活不愁,轻松自在就行。如果你的性格是充满挑战性的,还有还想创一番事业的,也许我这种活法就不适合你了。


一棵小菜


单位让员工内退,不用上班拿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否能落实到位还需要斟酌,如果单位所承诺的不用上班,基本工资又能落实到位,员工需要做一个综合考虑:

1、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允许内退。

我朋友的爸爸就是内退的,年轻的时候打拼积攒了一些钱财,自身经济实力比较好,50岁就选择内退了,内退之后,开始享受生活,去各地游山玩水,体验风土人情,也是活的很潇洒。因此,选择内退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内退后的生活。

2、如果选择内退,自身工作能力能否在下一份工作中运筹帷幄。

一般内退的人年龄不会太小,很多人选择内退后会另谋一份工作,但是另谋一份工作后,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否应对新的工作,能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考虑内退时,也应该考虑自身的工作能力。

3、内退后能否闲的住。

很多人内退后无事可干,每天无所事事。内退时,还达不到退休年龄,刚刚内退后感觉非常轻松,时间一长,找不到事干,闲不住,会很难受。其实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找个轻松的活干,比如正规网约车、开出租车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选择内退,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慎重考虑。


小可职场日记


这个看具体情况。我今年正好五十,离退休还有十年,目前在单位正处于尴尬地位。这个年纪,肯定没有上升的可能,多做事绝对不想,不做事又有点不好意思。就这样多少做点反正也不多做,混呗。单位嘛,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不都这样。

单位现在只有干部岗位的实行退线制度,工资待遇降一级,转为资深经理。说是每天必须到单位打卡报道,实际上谁退下来还会来报道,基本是不见人影,逍遥自在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当然愿意退。一个月少拿点钱不用上班,何乐而不为。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没有必要了。反正我现在上班,事也不多,而且做事也是倚老卖老,大家给几分薄面,相当于半退休。

现在想退休的唯一动力,就是想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当年也读了一点书,还有个写作梦。虽然单位事不多,毕竟也五十了,精力有限。如果单位给的条件过得去,就选择退休,去做一下自己曾经的梦。


皮三9099


能干就干下去,起码有个精神寄托,退休后唯一的事就是等入土。我本人才45但因交通事故导致4级残疾,以前工资3200虽然收入不多但天天上班活的踏实,现在退下来每月收残疾津贴2250啥都不用干,每天除吃就是睡,无聊就玩手机,朋友要上班还有家庭也不可能天天陪你耍,我才刚退下10个月,感觉自己已经开始有点精神失常了,往后余生真的不知怎样熬下去。。。。。。


独行者201888


一、在单位发展前景不佳,而内退后待遇可以的话,愿意接受内退

我原单位的一个同事,他的状态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他早年是在内蒙古体制内一家单位上班,40岁左右的时候内退,每月领5000块的工资。后来,他就到了我原单位上班。干了三四年后,他提出要做项目经理,而领导认为他继续做项目总工程师更合适。就这样,僵持不下,他提出辞职。提了三次,领导都没批,因为他有高级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公路)的证书,都属于单位紧缺证书,领导舍不得。后来,他也不来上班了,但证书放在公司供公司使用,一年付给他十几万的工资,还帮他交社保和公积金。必须他出现的时候,他才回来。看是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不用上班,每年加公积金都有超过20万的入账。而且,他很可能另外找了一份工作在做着。因为前两份拿工资的工作,并不要求他出勤。

所以,如果在原单位发展前景并不理想,而内退还能拿到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时,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内退,然后再另外做一份自己喜欢又能赚到工资的工作。何乐而不为?

二、在单位有着大好前途,或者内退后待遇很差,不接受内退

内退一般都是体制内的单位想出来的折中措施,目的在于缩减人力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实现降本增效。

有的时候,内退工资可能会少的可怜,远远无法满足生活所需。如果是担负着重大的养家压力,而自己年龄又大了,理想的工作不好找,那么这时再选择内退就不是特别明智了。

同样,如果在单位有着可以期待的发展前景,那就更不要选择内退(当然,得力干将领导一般也不会有让其内退的想法)。


总之,是否愿意选择内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如果个人在单位发展的空间不大,内退待遇又可以的话,完全可以选择内退;如果个人在单位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或者内退待遇过差,就不该选择内退了。


我是@闻知,持续分享职场见闻,深入总结接地气的职场经验。关注我,一起成为最受欢迎的职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