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起于陕西汉中,止于四川成都的金牛古道,是中原王朝进入被誉为天府之国的西蜀的唯一交通要道,因此也被称为蜀道。广义的蜀道还包括西安(长安)到汉中(南郑)的四条古道:陈仓道、襃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最终交汇于汉中勉县,经过金牛古道入蜀。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景区大门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古蜀道示意全图

想当年,李白经过金牛古道宁强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猴欲度愁攀援”。然后在朝天刚刚喘口气,休息了一下,就来到了“天梯石栈相钩连”的明月峡了(明月峡原名朝天峡,明清时期因崇尚李白诗句“清风清,明月明”的意境而改为明月峡)。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景区内明月峡石碑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景区内明月峡石碑

明月峡位于四川广元西陵峡东段,峡谷两岸山岩多呈银白色,并和青山、江水相互辉映,使整个峡江好似染上了一层朦朦月光,正是景如其名。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从下至上依次为水道、栈道、公路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从下至上依次为水道、栈道、公路

明月峡集古栈道、嘉陵江水道、纤夫道、金牛驿道、108国道、宝成铁路等古今六种道路于一峡通行,是中原进入蜀地的咽喉要道,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是中国道路交通发展的活化石。陆路经金牛古道过剑门关、梓潼七曲山、德阳白马关然后到达成都,水路可沿嘉陵江到南充、阆中最后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左边可见铁路桥,右边是古栈道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左边可见铁路隧道,右边是古栈道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

明月峡的艰险可从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在四川大后方修建川陕公路的艰难得以窥见,当时工程技术人员试图绕过明月峡另行选线,但失败了,于是只好在栈道的上方用炸药炸出一条勉强可通行的凹槽道路,这就是著名的老川陕公路上的“老虎嘴”。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老川陕公路上的“老虎嘴”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老川陕公路上的“老虎嘴”

明月峡的金牛古驿道是在峡中最早开辟的,处于绝壁之上,掩映在草隙间的羊肠小道。作为金牛古道重要组成部分的栈道,始建于先秦,蜀汉诸葛亮重新整修,成为他六次领军北伐的重要后勤补给道路。相比于陕西襃斜古道的石门栈道,这里的古迹原址保存得更为完整(毕竟石门栈道上的文物都收集到了汉中博物馆,栈道景区反而看不到)。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金牛古栈道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金牛古栈道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古栈道孔眼


关于金牛古道,还有一段“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欲征服蜀国,但碍于关山万里,道路险阻,军队没有路可以过去,于是秦军雕琢石牛,并预放金子于牛屁股后,向蜀使者谎称欲送能喷金的石牛给蜀王。贪财的蜀王于是挖平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个大力士到秦国去把石牛迎了回来。没成想,秦国的大军沿着这条开好的大路跟了进来,最后灭了蜀国。金牛古道因此故事而得名。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金牛古道之石牛喷金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金牛古道之石牛喷金

诸葛亮六次伐魏,包括明月峡在内的金牛古道是最重要的粮草兵员运输通道。诸葛亮在此期间,发明了木牛流马,据传可载重四百余斤。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景区内的木牛流马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景区内的木牛流马

蜀道难之明月峡——金牛古道之咽喉,天然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景区内的木牛流马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如今,包括明月峡在内的金牛古道,早已建成了川陕高速公路,西成高铁等交通网。如今天堑变通途,千里蜀道一日还。快哉!蜀道易,蜀道不再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