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元勳――應被祭奠瞻仰的民族脊樑

2018年十一月十七日,碩果僅存的五位“兩彈一星”元勳之一的程開甲程爺爺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這個用自己的勤勞和汗水為中國支撐起核保護傘的偉人終究還是沒有敵得過歲月的消磨。雖然人已經逝去,但他那顆拳拳愛國的熱情和奮勇爭先科技報國的精神將永垂不朽。如今我們即將成為中華民族接班人的一代和未來將成為接班人的青少年是不是更應該反思一下,今日的中國需要你我為之不斷努力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復興夢中國夢貢獻你我的力量!

以程老先生為代表的中國“兩彈一星”的科研人員,當年不畏貧苦,紮根在近乎寸草不生大西北,如此貧苦艱難的環境,即使是來自農村的人也極少願意待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但新中國的科技人員,中國民族當之無愧的精英們卻一呆就是數十年,到底是什麼支撐起他們如此無畏的犧牲和拼搏,是科技報國的熱情,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青年時代中國落後就要捱打的殘酷現實,使他們在新中國成立後,拋棄自身的私慾,為了一個理想,為了一個信念,中華民族仍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信仰,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們在荒涼的戈壁灘上辛勤付出,默默耕耘,艱苦奮鬥!古語有云“十年磨一劍”,隨著中國兩彈一星的成功,中國重新回到了世界大國列,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程老先生為“兩彈一星”元勳們用自己的親身行動實踐著科技報國,甘於奉獻的高尚品格!如今的我們,是否應該從中吸取精神的甘泉?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社會生產力有了飛躍式提高,國家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的日益提高,這是我們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不可磨滅的成就,在看到這些成就之時也不能忽視精神的短板,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的精神進步卻遠遠沒有跟上物質財富的發展速度,導致社會精神無序分散,整個社會被各種思想的霧霾籠罩,今日的年青一代尤其是青少年被如今廣受歡迎的各種不健康的思想所籠罩,今日的中國青少年一代伴隨著網絡的極大化發展,沒抵抗力的他們成為受到不良影響網絡信息的最大受害者,九零後的我們,雖然也是在物質豐富的時代成長起來的,但兒時的理想大多數仍然是做一名科學家或軍人,這是一個人一生對社會最本真的回答,然而如今的零零後甚至一零後,他們相當一部分人的夢想是當一名演員或者是網絡主播,如此的夢想,未來民族國家的接班人,作為一箇中國人,你的脊樑骨不覺得發寒嗎?

社會對於輿論的信息導向是時候修整了,迴歸到這個歷經百年滄桑血淚教訓換來的民族道德和精神本真,程開甲程爺爺代表的“兩彈一星”精神更是我們這個民族不應該丟棄不應該磨滅的信仰,事業應該被銘記以激勵後人,今天的社會更應該大踏步追趕已被物質財富遠遠甩開的精神世界,中國曆經百年培育激發出來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應該被遺忘!

對於於國有如此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逝世,今日的我們年青一代是否可以公開參加其祭奠活動,言傳身教勝過千言萬語,對於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一代更是如此,讓科學成為崇高的事業,激勵新一代的我們奮發圖強,讓程老先生高尚的品格引領青少年一代內心的嚮往,讓老人家淵博的知識帶領新一代追逐知識的殿堂,老人已逝,我們只能在此祭奠:程爺爺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