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古國,以及被遺忘的最長壽的帝王

相傳,上古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內採用“禪讓”的方式來推舉聯盟的共主。比如堯將位子傳給了舜;舜又將位子傳給了禹。

禹年老後,曾推舉皋陶為繼承人,然而皋陶卻比禹早死。之後,禹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禹死後,益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然而,三年的喪禮完畢後,益卻沒有得到權位;而禹的兒子啟卻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

但是,關於這一段歷史,有很多記載: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說”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啟,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啟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啟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不管怎麼說,最終都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公元前2070年,啟以“夏”為國號,建立夏朝,成為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公元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滅亡。宣佈封建王朝制度正式消亡。

從公元前2070年第一個封建王朝建立,到公元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中國總共經歷了將近四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出現了408位封建王朝君主。那麼問題來了,究竟誰才是歷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呢?是大齡即位的“女皇”武則天,還是自願退位、做太上皇的“十全老人”乾隆呢?

我們先來看武則天,武則天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即公元624年,載初元年即公元690年九月,67歲的武則天稱帝,建立武周。神龍元年即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82歲。成為了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之一。

被遺忘的古國,以及被遺忘的最長壽的帝王

武曌畫像


再來看看“十全老人”乾隆。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1年8月30日子夜,弘曆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東書院“如意室”。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公元1799年2月7日),乾隆卒於養心殿,享年89歲。

被遺忘的古國,以及被遺忘的最長壽的帝王

乾隆


這麼一對比,好像乾隆活得更久一點。但是,這只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帝王,還有一些因為國家政權比較小,而不被我們熟知的。經過一番對比,歷史上最長壽皇帝不是我們熟知的任何一位,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他就是南越王趙佗。

趙佗,南越武帝,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原為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 至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 在位。

被遺忘的古國,以及被遺忘的最長壽的帝王

南越王趙佗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以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

南伐之初,秦軍即佔領番禺一帶的廣東地區並留軍駐守。另外三十萬秦軍西赴廣西地區與當地的越人作戰,雖然擊斃西甌部落首領“譯籲宋”,然而持續三年的征戰卻失敗,連主將屠睢也在戰爭中被殺。於是秦王朝在番禺設南海郡治,以任囂為郡尉統管一郡的政治、軍事、監察,下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四個縣;由於龍川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都極其重要,故委趙佗任龍川縣令。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任命趙佗為南海郡尉。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並在當地士民的擁戴下,建立了以番禺為王都,佔地千里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接受漢王朝的封王歸化中央政權。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並向朝廷稱臣奉貢。

漢高祖十二年到呂后八年(公元前195至公元前180年),漢與南越交惡,趙佗棄南越王號,自封“南越武帝”,與漢朝對立。直到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漢文帝派人重修趙佗先人的墓地,設置守墓人每年按時祭祀,並給趙佗的堂兄弟們賞賜了官職和財物;又派陸賈前去遊說趙佗,使其再次臣服漢朝,恢復南越王封號。

一直到漢景帝時代,趙佗都向漢朝稱臣,並在每年在春秋兩季派人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象諸侯王一樣接受漢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國內,趙佗仍然繼續用著皇帝的名號。

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趙佗去世,享年一百餘歲,可謂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趙佗統治嶺南地區長達81年。而他建立的南越國直到漢武帝元鼎五年被滅,共歷五帝,一共存在了95年。

雖然南越國存在時間並不能和唐、宋這些朝代相比,國土面積也不能和元、明比,但是身為南越武帝的趙佗卻是實實在在歷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就算放在現在,也屬於是長壽老人了,更別提在各種醫療生活條件都不如現在的古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