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十九世纪的后印象派代表荷兰籍画家梵高,以其震撼人心的画作与别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影响了无数艺术创作家;而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作家加缪的作品《异乡人》,同样以独具特色的叙述风格与隽永深刻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无数后人,并成为二十世纪的文学经典。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俗话说:小说即人生,读小说就是读世界读人生。细细品读《异乡人》后再回首梵高的一生,发现梵高与书中主人公默尔索的悲剧人生是如此的相似;两个动人灵魂跨越时空彼此靠近,在隔空对话中发掘出生命更深层的真相与本质。本文以加谬《异乡人》中诠释的思想精神为指引,深入解读梵高在冷漠荒唐的世界里如何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一、 游离在艺术殿堂外的"异乡人"

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对一切社会规范都显得无动于衷、置身事外:母亲去世了,他既不想去见一面也没有哭;在葬礼的第二天就与女友幽会,看滑稽电影;并不真爱自己女友,但也不反对与她结婚;小混混邻居让他帮忙写信羞辱前女友后,想跟他做朋友,在他看来"怎么样都行"。

最后,他因开枪误杀人被关进监狱,被判刑的原因是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在临刑前他拒绝忏悔,也无悔自己的过往生活。受尽非议、我行我素的默尔索,俨然成为了游离于正常俗世伦理之外的"异乡人"。

 ① 梵高:颠沛流离的一生

1853年出生于荷兰南部小镇的梵高,在年轻时期因受到工作与爱情失败的双重打击,转而投身于一直钟爱的艺术创作。从艺的道路也并不顺畅,极具个性的表现笔触和思想风格与当时的艺术主流背道而驰,画作无人赏识,可以说得上一文不值;一生贫困潦倒,只售出一幅画,仅值400法郎。长期依赖弟弟提奥的微薄资助,为得到画布、油彩和画具就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割掉左耳的梵高

1888至1890年期间,辗转来到法国小镇阿尔进行艺术创作的梵高,因精神病的困扰,在偏执与痴迷下亲手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受尽当地人的抗议排斥后,自愿住进了精神病院,在院中仍奋力执笔创作,迎来了创作的辉煌时期。1890年7月,在贫穷与疾病的百般煎熬下开枪自杀,痛苦地结束了年仅37岁的人生。在他短暂的十年绘画生涯中,创作了近800多幅作品。

② 加缪:世界如此荒谬,人生如此荒诞。

梵高有如加缪笔下的"异乡人",不为世人所了解,一生颠沛流离,由始至终都只能像一个流浪汉般在艺术殿堂的大门外徘徊。

正如加缪所述,世界如此荒谬,人生如此荒诞。梵高生前微不足道,死后享誉盛名。在他死后一百年,他的作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被千万世人所认可和追捧,世界每一个画馆都以拥有一幅梵高的作品为傲。他的《加歇医生》在1990年以0.825亿美元一举拍得历史上最高价格,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2004年,稳坐世界最昂贵艺术品宝座长达14年之久。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加歇医生》 1890

二、在自我觉醒中追寻理想与真理

① 来自灵魂深处的自我觉醒

"我生于贫困,但在幸福的天空下、在大自然中,我与之感到一份融洽而绝非敌意。我的生命因此并非始于痛苦,而是始于圆满。"——加缪

默尔索在临刑的前夜,面对着充满启示和星斗的夜空,他第一次向这个冷漠而又温柔的世界敞开了心扉:这个世界与我是如此相像,是如此的友好,我觉得我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依然幸福。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是希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用仇恨的喊叫来欢迎我。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梵高住进精神病院的最后岁月,与他日夜相伴的只有星空、阳光与大自然。在这段抑郁悲苦的日子里,他创作了传世名画《星夜》:

色彩斑斓的天空上挂着金黄的弯月,紫黑的远山和村镇的灯火连绵不断,高大粗壮的丝柏树如同黑夜的阴影,玫瑰色、蓝绿色、黄色奔流不息,仿佛宇宙里所有的星体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爆发。他在与星空的凝视中感受到宇宙的永恒运动,在恣情奔流的色彩中对自我、对世人乃至整个银河系发出最后的审判。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星夜》 1890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梵高的感悟与临刑前夜的默尔索是如此契合,他的内心于寂静星空下,向世人、向世界、向宇宙发出最后的、来自灵魂深处的自我觉醒。

② 永不停息地追寻理想与真理

不在乎别人眼光、对命运毫无怨言,看似对一切都无所谓的默尔索,相比于维护所谓社会道德的法官和宗教信仰的神甫,他似乎是一个空虚的生命;然而他不懂人情世故、不迎合他人、不演戏作假,是在这些人当中真真正正为自己而活的人。

加缪评价:"默尔索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而这一种执着与激情在梵高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被后人评价为后印象派杰出代表的梵高,在创作中后期已不满足于印象画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以其独特的主观见解和热烈情感描绘出一幅幅饱含激情与让人目眩神迷的灵魂之作;作品极具独特个性和风格的梵高已不属于任何流派,也超越所有流派。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麦田与收割者》 1889,《午睡》1890

梵高由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信念:以悲悯情怀关心社会现实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唤醒良知,从而改变世界。正如他曾对弟弟提奥说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他无惧世俗的非议与排斥,在历尽苦难的人生中,清醒选择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以永不停息的奋斗姿态执着追寻理想与真理。

三、"西西弗斯式"的自我抗争

“生命中的荒诞感绝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加缪

在默尔索身上,体现了加缪对人处在荒诞的人生困境中,该如何抗争的理性思考。

视一切现有秩序和道德于不顾的默尔索,以荒谬响应荒谬,以荒谬对付荒谬,在对荒诞世界进行不懈反击中,完成了对不公命运的自我救赎。

从这一角度看,梵高恍如默尔索的化身,虽被荒唐冷漠的社会所抛弃,但他并不绝望;尽管反抗徒劳无益、无法改变什么,仍要不断抗争不能屈服。

他在激情忘我地创作一幅又一幅的心灵巨作中,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功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西西弗斯

梵高的一生,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了"异乡人"的最美姿态。他那近乎疯狂的不懈斗争精神,成为了神话中西西弗斯般荒诞的人:循环往复推石上山,尽管毫无意义但仍要努力地永远重复这个动作,以无畏与坚韧战胜悲惨的命运,在一次次推动巨石征服顶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加缪在著作《西西弗斯神话》中指出:"西西弗斯是荒诞的英雄。既出于他的激情,也出于他的困苦。""他在离开山顶并渐渐深入诸神洞府的每个瞬间,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动的巨石更加强大。"

结语:

以加缪《异乡人》的视角深入解读梵高的一生,让梵高这个漂泊无依的孤独灵魂重新焕发出动人的理性光彩。正是梵高这个为公众唾弃的"疯子"、艺术界标榜的"异类",以他特立独行的个性魅力与引人深思的悲剧人生成为文艺界永恒的经典。

后世人从他散发着灵魂之火的画作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启示之光。

梵高:以孤独的自我抗争,活出“异乡人”的最美姿态

那个在无人旷野,执笔忘我描绘美丽夜空的梵高,用孤寂而又努力抗争的一生告诉世人:尽管身处逆境、受尽悲伤苦痛,都要不忘以一颗高贵的心高昂起头颅去仰望灿烂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