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啥意思?有道理吗

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都好了,农民们通过外出打工,收入比过去都翻了好几番。对于农民们来说,除了教育支出,人情往来也占据了日常开支的很大一部分。农村是一个很讲究人情的地方,谁家要是有事情,办酒席,去参加的人,不会空着手去,都会随上礼。送礼金或者礼品的传统,由来已久,红事白事都是如此。至于说该送多少礼金,送什么礼品,也是颇有讲究的,比较通俗的一种说辞是:“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啥意思?有道理吗


“喜不送伞”,说的是喜事时要注意的送礼事项,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结婚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喜事。农村的婚礼虽然不像城市里的那样盛大,但该有的讲究还是有的。参加婚宴的时候,不能把伞当作礼物送给新人,因为伞和“散”是同义词,对于刚刚走到一起的新人来说,这是非常不吉利的,不过,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做吧,但还是得提醒一下。

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啥意思?有道理吗


“寿不送烟”,烟酒在日常的交往中必不可少,但参加寿宴的时候,切记不要把香烟当作礼物送给对方,尤其是老人们的寿宴,除了吸烟有害健康这个原因外,主要是因为烟的谐音是“咽”,会让人联想到“咽气”一词,这是很不吉利的。不能送烟,但可以送酒,酒寓意“久”,送酒是希望对方健康长寿,代表着自己的美好祝愿。

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啥意思?有道理吗


“丧不后补”,农村丧葬,一般也会办酒席,逝者生前的亲朋好友,来参加葬礼时,会随上份子钱,有些地方把随的份子钱称为“挽金”。但由于一些原因,宾客当时没有把“挽金”送到逝者的家人手中的话,那么事后就不能补送了。在送礼的人看来,补送礼金是为了表达一下对逝者的哀悼,但对主人家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一是不吉利,二是很可能会再次勾起人家的伤心事。这一点,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得注意一下。

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啥意思?有道理吗


总而言之,“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说的是农村喜事,过寿,葬礼,要注意的三大禁忌。农村发展到今天,很多传统的习俗已经被人们给忽视了,年轻人更是对此不讲究,只有老年人在关注着。虽然,老祖宗的一些规矩,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或者说是有点迷信,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也代表了一些含义,我们要有选择的把其中值得追溯的部分给保留下来。对于我们来说,多知道一些习俗总比不知道要好,碰上了讲究的人,最起码能避免尴尬。

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啥意思?有道理吗


以上就是对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的解释,这句老话至今还在农村的一些地区流行着。农村地区约定俗成的规矩,你还知道有哪些呢?你觉得农村送礼的讲究有道理吗?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