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三部曲”: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一直被認為是意識流作品中最難讀懂的作品之一,而它的作者詹姆斯·喬伊斯也著實是個太“調皮”的人,他僅僅用三個人的18個小時,就設置下了重重的迷障,讓後世之人,費盡心思去破譯、去理解,作為意識流文學的開山鼻祖,喬伊斯確實給我們留下了不下的難題。

書中對於多種語言、文字、典故的運用,讓這部本就晦澀難懂的意識流作品,更是難以通讀和理解,其實,對此喬伊斯也曾坦言道:“我在這本書裡設置了很多迷津,它將迫使幾個世紀的學者們來爭論我的原意,這就是確保不朽的唯一途徑。”

這看似是一句調侃的話語,然而想要設置下這些迷津又談何容易?這種極其大膽的創新精神需要的不僅僅是一種敢於去挑戰傳統的勇氣,更是需要常人難以想象的知識儲備。

文學界對於《尤利西斯》的評價一直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推崇之人認為它是一部 “曠世奇作”,而抵制之人,譬如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會批評它 “粗俗不堪入目”,甚至曾尖銳的評論道:“《尤利西斯》是一場令人難忘的突然劇變——無限地大膽,可怕的災難。”

儘管如此,與我而言《尤利西斯》依然是一部難以超越、值得讓人們去頂禮膜拜的神作,正如上面所說,這部作品需要巨大的知識儲備和文學功底,以及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和強大的想象能力作為支撐。洋洋灑灑一百多萬字的描述,卻僅僅是18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人物的心理、周遭的環境刻畫的極盡細緻,著實讓人歎為觀止。

對此,喬伊斯本人是這樣評價的:《尤利西斯》是一部關於兩個民族的史詩,是一次周遊人體器官的旅行,是一個發生在一天(一生)之間的小故事……也是一種百科全書。

而喬伊斯為了讓人們讀懂這部作品,1994年的中譯本里僅註釋就有5991條,正因如此,《尤利西斯》問世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是很多讀者想去嘗試卻又不敢嘗試的一部“天書”,尤其《尤利西斯》並非只是著眼於這部作品本身,真正去讀過才會知道,它不僅僅有著構建於《奧德修紀》的框架之上宏觀框架,讓每一章都與之相互呼應,更是與喬伊斯的其他作品相輔相成,讓曾經出現在《都柏林人》和《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的人物融入其中,可以說,只有讀懂了《都柏林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才能真正讀懂《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三部曲”: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尤利西斯》?

意識流的探索與爆發

這一次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尤利西斯”三部曲,是首次以三部曲的形式來完整解讀喬伊斯意識流的探索過程,三部曲將《都柏林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尤利西斯》合為一體,相輔相成,從尋根之舉的《都柏林人》,到對意識流進一步去探索發現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再到那部蜚聲國內外、語言如詩歌優美、卻又意識流洶湧的《尤利西斯》,形成了一個閉環般的探索過程,同時也讓我們在閱讀《尤利西斯》時的很多不解與疑惑,可以在《都柏林人》和《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找到答案,對於讀懂這部作品提供了更為有利的幫助。

《尤利西斯》中的一些人物在《都柏林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中都曾出現過,他們的故事在這裡得到了延續,思想找到了了共鳴。譬如第二章中“她愛的是從她自己身上流進去的他那虛弱稀薄的血液。那麼,那是真實的嘍?是人生唯一靠得住的東西嘍?”這裡的“真實”正是和《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克蘭利曾對斯蒂芬說的那句:“在這個臭狗屎堆的世界上,你可以說任何東西都靠不住,但母親的愛可是個例外……她的感覺至少是真實的。”遙相呼應。

而後面出現的人物麥卡恩和坦普爾,也是曾在《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出現過的人物。同樣,第十章中出現的神父——伯納德·沃恩,是當時有名的佈道師,沃恩神父在《都柏林人》中的《聖恩》一篇中以珀登神父的形象出現過。諸如此類的引用之處非常多。

《都柏林人》——牛刀小試的尋根之舉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喬伊斯久負盛名的短篇小說集,也是其對於意識流的初步探索,癱瘓和死亡貫穿於小說集的始末,喬伊斯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將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會生活四個階段,發生在都柏林下層市民的生活瑣事鋪陳開來,他們是被埋沒在“麻木的中心”的一群人,這一群人組成的十五個故事,而那一個個片刻反應出了一個時代的風貌。

眾生百態之間,一幅印象主義的畫作徐徐展開,一部關於愛爾蘭的“道德史”躍然其上,將那個遙遠的時代,以犀利卻清冷的筆觸展現在我們眼前,與此同時,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英國殖民地愛爾蘭的蒼涼世態也一一浮現。,

其實在《都柏林人》時期,已經可以看出喬伊斯象徵主義的傾向,譬如在最後一個故事《死者》中,當面對死亡之時,人們從生與死的交融之中所獲得的精神感悟,正是象徵著都柏林社會與人類的雖死猶生。

尤利西斯“三部曲”: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尤利西斯》?

都柏林街頭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漸入佳境的意識探索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是喬伊斯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其主人公正是我們在《尤利西斯》中讀到的三個主人公之一——斯蒂芬。這是喬伊斯第一次運用意識流的寫法完成的長篇小說,它宣告者一個新的文學時代的到來。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我們看到生活在都柏林的斯蒂芬從童年、少年、青少年再到青年時期的成長經歷,他像一個與周遭環境一直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一樣,一路地摸爬滾打讓他強烈地想要擺脫家庭的束縛、宗教的傳統以及民族主義的情緒,他是一個藝術家,也是一個反叛者,以至於這種反叛不斷髮酵,讓他不得不離開愛爾蘭去探尋藝術的臻境。

在這個探尋的過程中,斯蒂芬逐漸變得成熟,同時也在探尋之中陷入了家庭、性、宗教、藝術與反叛所造成的矛盾與循環之中,與《尤利西斯》不同的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其實並沒有那樣晦澀難懂,反而更加純淨透徹,就像喬伊斯的意識流之源,宛若新生。

《尤利西斯》——出神入化的鴻篇鉅製

喬伊斯曾說:“如果有一天,都柏林被毀掉了,可以用這本書重建一個都柏林。”

可以說,《尤利西斯》是喬伊斯將他對於生活和社會的理解的縮影的集中體現,它不僅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意識流文學鉅著,也是一部有著相當的哲學深度的作品。

尤利西斯(Ulysses),即希臘神話中伊大嘉國王奧德修(Odyssey)在拉丁文中的譯名。喬伊斯以它命名這部作品,正是因為其在人物、情節線索、結構和細節上與荷馬史詩的對應平行關係。

眾所周知,《尤利西斯》是與《奧德修記》的構架相對應的,而《奧德修記》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一部偉大的史詩,所以,一這樣一部史詩級作品為藍本,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喬伊斯讓這一切成為現實,他用《尤利西斯》每一章的內容與寓意,都去照應《奧德修記》中的每一章,兩部作品結構平行,再現了一部當代題材的《奧德修記》。

然而這樣的作品,註定是難以被世人輕易接受的,《尤利西斯》在問世之初也經歷過各種坎坷,甚至時至今日依然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好在偉大的作品終究不會被埋沒,T.S.艾略特就曾極力推崇,“這本書是對當今時代最重要的反映,是一本人人都能從中得到啟示而無從迴避的作品”。

尤利西斯“三部曲”: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尤利西斯》?

詹姆斯·喬伊斯

意識流與象徵主義的無所不在

以斯蒂芬雜亂無章、恍惚迷離的意識流開始,再以摩莉長達40多頁、沒有標點符號的滔滔不絕的意識流結束,喬伊斯將意識流的難度再次拔高。

《尤利西斯》開篇的第一章中,斯蒂芬出場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海因斯還要在這個碉樓裡住多久?要是他還要在這兒住下去,我走。"這裡的象徵主義凸顯得淋漓盡致,馬利根帶來的海因斯是一個英國人,而在他們的宗教意識中,英國人是上帝的僕人,包括斯蒂芬在內的愛爾蘭人則是被英國人奴役的人,那麼就是僕人的僕人,所以斯蒂芬就此想到自己是"一名僕人,一個侍候僕人的人。"

諸如此類的民族主義爭論在這部作品之中非常多見,也成為了《尤利西斯》所要表達的主題之一。譬如當斯蒂芬看到海因斯"掏出一個光溜溜的銀盒子,盒子上鑲著一顆亮晶晶的綠寶石"的時候,這顆寶石也大大激起了斯蒂芬的不快的情緒,因為綠寶石象徵著愛爾蘭,就像16世紀時亨利八世將愛爾蘭琴圖案納入英國王室紋章以示統治愛爾蘭一樣,斯蒂芬以此來宣洩自己內心深處對於英國殖民者奴役愛爾蘭的不滿。

《尤利西斯》中雖然沒有直接的正面描寫那種金戈鐵馬、征戰沙場的場景,喬伊斯卻巧妙地將自己的經歷和體驗、以及對於弱小民族一方的客觀視角融入在生活在都柏林的普通人的意識的自然流動之中,可謂是別出心裁的設計了。

尤利西斯“三部曲”: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尤利西斯》?

與其說喬伊斯用這百萬字的鴻篇鉅製寫了三個人的一天,不如說是他通過這三個人的意識流動來直擊黑暗本身。擊穿黑暗才有光明,這也正是文學作品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尤利西斯》的譯者蕭乾先生也曾這樣說:“我對叛逆者一向持有好感,何況我自己那時就正在寫揭露基督教會的小說。在我心目中,喬伊斯必是個有見地、有勇氣的作家。”

喬伊斯的勇氣和見地、大膽與創新、叛逆和敏銳,才終得以成就了這部曠世奇書《尤利西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