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三部曲》:賽珍珠勾畫出的中國舊時代人物群像

多年前曾被安利一部1937年的美國電影《大地》。很意外,這部美國電影講述的竟是中國舊社會貧苦農民王龍和妻子阿蘭一生的故事。拋開電影中西方面孔的彆扭勁兒之外,演員們對中國樸實農民角色的表現的確很傳神,阿蘭的扮演者路易絲·賴納甚至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第1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大地》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真實再現中國舊社會農民的生存現狀和命運掙扎,離不開唯一同時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小說獎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的原著《大地》的支撐。賽珍珠很小就隨父母來到中國,在中國生活了近四十年,對中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異常熟悉。她把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理解和熱愛,都傾注到作品《大地:三部曲》中。

《大地:三部曲》:賽珍珠勾畫出的中國舊時代人物群像

《大地:三部曲》包括《大地》《兒子們》《分家》三部,分別講述農民王龍及其兒孫三代人的故事。賽珍珠巧妙地把中國舊社會各個階層的角色納入王家這個大家庭,用平實的筆調展現不同階層各自的狀態和境遇,描摹出一幅中國舊時代的人物群像。

三代人的境遇各自不同,面臨著不同時代的矛盾和衝擊。三代人的傳承,卻剛好詮釋了時代動盪背景下,中國人跟土地的關係變遷。從樸實農民王龍的紮根於土地,到成為地主、商人和軍閥的兒子們對土地的剝奪和疏離,再到公子哥、革命者和迷茫者的孫輩們的迷失和重新向土地尋根,充分展現了中國人跟土地之間難以割斷的生命羈絆。

王龍和阿蘭是貧苦農民典型。他們飽經苦難,生存艱難,倍受壓迫,卻憑著一股子如同野草般的生命韌性,頑強地同命運抗爭。他們夫妻二人相似卻又不同。

他們都樸實勤懇,依靠勞動謀求生存,這是作為舊時代農民的根本生存之道。尤其是沉默寡言的阿蘭,永遠用行動為家庭貢獻價值。他們默默地承受命運的不公,從不抱怨,卻也不乏一絲樸素的抗爭精神。阿蘭抱著剛滿月的大兒子挺直腰桿去探望地主黃家的老太婆,王龍購買黃家的大片土地和宅院最終取而代之,分別從精神上和物質上,在壓迫他們的地主面前贏回自己的尊嚴。

《大地:三部曲》:賽珍珠勾畫出的中國舊時代人物群像

作為被全家忽視的女性,阿蘭才是真正維繫家庭的主心骨。每到關鍵時刻,王龍都在猶豫不決,反倒是阿蘭能夠決絕地採取對家庭最有利的決定。所謂有利的決定,對於貧苦農民來說,有時候是無情甚至殘忍的,就像阿蘭臨盆之前還在地裡幹活,獨自生下孩子後還是立刻開始幹活,甚至在饑荒中親手掐死剛出生的、註定養不活的嬰兒。我們無法責怪阿蘭對自己和孩子的苛刻和冷酷,這是苦難的時代逼迫她不得不學會的生存技能,是命如草芥的世道在拼命生存的舊時代貧苦農民身上留下的疤。阿蘭所經受的苦難,就像土地所遭受的旱災、水災和蝗災一樣,無法逃避。而阿蘭正像是大地的象徵,忍受一切苦難和不公,哪怕自身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貢獻出自己,默默付出、竭力供養家庭和子女、不求回報。

隨著生活越來越寬裕,王龍和阿蘭的不同也越發明顯。王龍納了妾,開始學著像地主那樣揮霍享樂,搬進城裡,離土地越來越遠。而阿蘭依然堅守著鄉村老宅,保留農民身上樸實的本分。從這個角度來看,王龍代表著農民身上世俗的一面,帶有凡人的劣根性,而阿蘭代表著農民身上理想的一面,保持本性,不易動搖。

可以說,第一代的王龍和阿蘭是淳樸農民的一體兩面,他們的生命都深深地紮根在大地中,與土地休慼與共。

《大地:三部曲》:賽珍珠勾畫出的中國舊時代人物群像

王龍在晚年還有所悔悟,試圖重新迴歸到土地之中。他的三個兒子,一個只知吃喝玩樂的地主,一個斤斤計較利益的商人,一個霸佔地盤的軍閥,則徹底遊離在土地之上了。

第二代人既然遠離了土地,就完全不依靠個人的勞動了。地主手握大片土地向農民收租,商人倒賣土地和糧食,軍閥搶佔地盤巧立各種名目收稅,方式不同,本質相同。他們攫取了比父輩更多的財富,其方式卻是建立在對土地的霸佔和對農民的榨取之上,而不是辛勤耕種。

王龍的三個兒子雖然職業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進城”了。他們脫離了農民群體,自認地位有了提高,不再像父輩那樣居住在鄉村,對農民的身份和鄉村的生活狀態產生了鄙視和厭惡情緒。尤其是當了軍閥的三兒子王虎,甚至對女人也產生了特別的怨恨,為了生兒子才娶妻,生兒子之後就盡力讓自己和兒子跟女人隔離開來,這彷彿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這一代人與土地關係的疏遠。

第二代人善於巧取豪奪,拋棄了辛勤勞作、腳踏實地的精神。

《大地:三部曲》:賽珍珠勾畫出的中國舊時代人物群像

第三代更甚於他們的父輩,他們遠離故土,搬到遙遠的現代化都市生活,把土地狠狠地拋諸腦後。他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新式生活,卻忘記了供養他們的經濟來源依然根植於故鄉的土地上。

公子哥王盛沉湎於燈紅酒綠之中,寫著精巧空洞的詩句,試圖永遠活在虛幻而美好的生活之中;革命者王孟對現實中的一切充滿憤恨和不滿,想要以衝動而理想化的方式去推翻舊世界,卻沒有正視現實問題並建設新世界的可行策略;迷茫者王源接觸了各式各樣的新鮮事物,卻在父輩灌輸的舊思想與新式生活、革命思想、留學和新工作經歷的衝突中痛苦掙扎,迷失了方向,始終不知所措。

第三代遠離土地,根本不知道勞動的滋味,與土地的關係已經非常脆弱。這使得他們缺乏解決問題、抵抗挫折的力量,在目不暇接的新事物的衝擊下,成為迷茫的一代。他們習慣了不勞而獲的生活,用逃避的方式應對時代的瞬息變化,結果可想而知。作者顯然把希望寄託在了對土地的熱愛逐漸甦醒的迷茫者王源身上。從王龍經王虎到王源,王家後代在遠離土地之後,終於嘗試重新迴歸土地的懷抱。

《大地:三部曲》:賽珍珠勾畫出的中國舊時代人物群像

表面上看,祖孫三代跟土地的關係愈加疏遠,實質上,他們的生活追本溯源都是由土地所供養的。他們越是急於擺脫和否定與土地的關聯,就越難以維繫自欺欺人的白日幻夢。只有像王源那樣面對現實,重拾對土地的熱愛,才能找到精神力量,謀求新的出路。

土地對王家和貧苦大眾意味著什麼?土地是農民的根,也是所有人的根,它象徵著用勤勞勇敢去戰勝一切困難的不滅的精神力量。失去這股力量,自然會在問題面前敗下陣來。人離不開這股頑強的精神力量的支撐。縱使時代變了,面對的困境和挑戰不一樣了,只要腳踏實地的精神不變,終歸會找到一條可靠的出路。也許這正是賽珍珠這部《大地:三部曲》至今仍能引人共鳴的內在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