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未来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待遇即将上调,你怎么看?

伊帆小妞


未来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吗?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的回答是:不太现实。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

原因是教师虽然重要,但是可替代性强,有人辞职,立刻就会有人来补充。而且教师供过于求。教师编制有限,愿意当教师的比较多。不具备成为高收入人群的核心要素(稀缺,不可替代)。

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然而教师为什么一直领着撑不死也饿不着的工资呢?

全国有1600多万教师(也许更多),教师的人数很庞大!试想一下,哪个行业有这么多的从业者?而且,等待进入教师行列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很多地方的报名人数和招聘人数是5:1以上,甚至更多。如此看来,不缺人的教师行业还没有到了非得通过高薪才能聘到人才的地步,所以,想成为高收入人群的老师们还是看清现实吧。

3、

记住,教师工资永远,永远,永远不会成为高收入!只要不是太低就不错了,教师从来不敢奢望。

关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描述中,是说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而不是说让教师成人高收入人群,这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令人羡慕,是有尊严,收入不低,工作体面,有社会地位。而高收入人群纯粹是从经济收入上衡量的。

有人总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发展缓慢落后,——看看中国教师的地位,待遇,教育的现状就知道了。再看看诸多仇视教师,无视教育的国人的言论和嘴脸,怎能让那些敌视中国的人不嚣张?

木匠、泥瓦匠、剃头匠、教书匠,其中一匠罢了,做基础教育工作的,还是需要放平心态,做到自己的匠心就可以了。

4、

教师若成为高收入人群,财政负担会很重,因为教师从业者数量甚多。

教师一种职业罢了,处于中上也算尊重教育了!只不过基础教育不应搞内部不公,不应把教师工资绑在职称上分三六九等待遇,要体现多劳多得应在绩效上体现。

教育事业是国之根本,提高教师门槛势在必行。社会所有的问题皆因教育问题,教育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不是问题,所以说提高教师门槛势在必行,怎么才能提高教师门槛呢?你家孩子高考成绩650以上,你会让他上师范大学吗?如果把老师工资一直维持在两千一月,那是什么人在当老师呢?如果老师工资两万一月,又是什么人在当老师呢?有老师说教师工资低,就是因为低你才当了老师,两万一月,你还当得上老师吗?

教师工资虽然稳步增长,可是教师成为高收入人群几乎是不可能的,能与公务员持平都难,这一步讲了三十年,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不可能和公务员一样,如若人人报考师范院校,师范学院录取线应是最高的,当师范院校的录取分变的比其他学校高很多的时候,也许就是教育的春天到了。


一师者


有人说未来教师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待遇即将上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地出台政策提高教师的待遇。

至于未来教师会不会成为高收入人群,我认为还是要理性地看待。

因为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是不是其他的行业就不重要了呢?公务员、军人、医生、工人……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在自己的行业里都为社会做着各自的贡献。因此,社会各个行业之间,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不断地提升教师的待遇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想要让教师的收入过高,和别的行业拉开较大的差距,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你说的未来是什么时候?

第一,这个未来太远了,太远了。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这个目前还没全面完成。

第二,老师这个行业注定不会高工资。跟基本工资,补贴,绩效有关,除非绩效提成30000。

第三,教师职称问题,一个普通老师高工资,那职称工资的人呢?那会有多高啊。我选择了教师,就没指望过工资会有多高。


承诺是小孩子说的谎


我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每个教师每人每月加10000,看看效果如何。估计能消停一年半载。

说说我自己曾经对孩子的要求吧!

第一阶段:孩子读书时,没想太多,只要健康,有一份工作,哪怕只是社区工作者,一个月1500,能和家人共度每一天就满意了。

第二阶段:孩子上大学后,想着,本科毕业,随便进一家比较稳定的企业,一个月应该3000也蛮不错了。

第三阶段:真正毕业了,还是考个教师或者事业单位比企业稳定,收入也算中等偏上水平,年总收入到手7/8万(还不算公积金)。就算比公务员也只少了一份车补而已。

没想到,教师和事业单位太难“考”,毕竟自己不是那个“萝卜”,唯有选择了考最公平公正的公务员岗位,上岸后才知道,虽然工作比教师辛苦很多很多,多教师的那份车补,还不够私车公用折腾。

我同意教师工资上调,但是,更希望净化教师队伍,让真正爱教育的人来培养我们的下一代。而不是天天哭穷来绑架学生家长。


不羁的农夫


职称已经严重阻碍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我认为教师职称可以套用公务员工资实行办法,公务员现在实行如果不能正常升职,但工资待遇满10年自然晋升副科级工资待遇,满20年自然晋升正科级工资待遇,以此类推。教师工资也可以这样,职称可以不取消,但工资待遇满多少年要自然晋升,这样既不损害领导们和已经晋级高级职称人的利益,还可以提高不能正常晋职称教师的积极性,弱化职称作用,最后让职称退出历史舞台。


用户5967122908


关于教师工资问题,社会已经讨论20多年了,但仍然存在偏低或者说不落实的问题,有人很悲观,认为"狼"不会来,甚至为此编了谜语,谜面是“教师加工资(打一家用电器)",谜底是“美的空调"。

但是,从世界范围看,教师工资都是比较高的,而且中国已经步入中高收入社会,有条件有能力落实上世纪《教师法》中“不低于或者高于"的规定。

只有真正落实教师待遇,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教育才可能步入良性循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做乐观主义者。


老韩闲聊


教师不仅要提高待遇,还要配备秘书,私人飞机,身体保健师,会计师,厨师,这样他们才会好好教书育人!


秋宜声


教师地位待遇如今更加“受尊重、受关注”。

  在教育部去年9月3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教师工资由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倒数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介绍,要落实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一是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督促各地优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力争到2020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中央财政对地方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给予积极支持。

  二是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对实施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地方给予奖补,2013-2019年累计安排奖补资金198.2亿元,实现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每年惠及约127万乡村教师。

  三是落实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并多次提高津贴标准。

  四是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

可以看出,教师的工资还会有所提高,希望广大的教师团队的老师,能够再接再厉,不要辜负国家和人民对你们的期望。最近出了很多家校关系的问题,也希望教育系统能给与更多的帮助,让他们和谐在一起,哈哈。


明谈说教


每到寒暑假,网络媒体吵的纷纷扬扬的不过于“教师有偿补课了”。话说教师有偿补课确实是存在的一种想象,但是不要少数教育败类而否定全体教师。前不久召开的“要落实教师人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人均工资”会议,成为人们饭后热门话题,今天就一话题谈谈网友的看法。

对教师涨薪的一事,纵观众多网友的评论,支持者占少数,而反对者占多数。通过分析网友的评论内容,可以看出,支持者一般是教师,而反对者以广大务工人员居多。现在有个疑问,落实教师涨工资由于反对者颇多,是不是就不应该涨了?纵观网友的评论,反对者中持"嫌教师工资低者可以不干“观点的人较多,发出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一种不理智的想法,说明白点,是一种”酸葡萄“的一种心理在作怪。话说回来,反对给教师涨工资的人,首先他肯定不是教师,而赞成给教师涨工资的确不一定是广大教职员工。谁提到给教师加薪谁就要挨骂,说明教师的队伍中确实存一些问题,令部分老百姓深恶痛绝,但是不要以为这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人有问题而对这个群体全盘否定!其实在这个队伍中,大部分基层的工资少得可怜。人们谈论工资的高低都是以一定人群作参照物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本身群体就不同,不同职业之间不能简单的比较,有的职业从事的是脑力劳动,有的职业从事是体力劳动,但是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是社会需要的,都在为社会作贡献。

据基层教师反应,一直以来由于部分人的反对,教师奖金没有了,过年过节该正常发放的礼品单位不敢发了。可是国家在给在城务工人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时,却没有反对呢?为什么要提高教师待遇时,有的人就觉得愤愤不平:教师工资已经很高了,还涨工资,那我们该怎么办?这其实是一种狭隘心理。持“教师嫌工资低可以不干”其实是一种“酸葡萄心理”。

提高教师待遇、遏制教育腐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也是一项重大利好的民生工程!若给教师涨工资,你会怎么看呢?


有点二又很有趣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有,但是不会很大,因为现在身边学师范类的这一些朋友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然了工资水平都会全行业都会相应的上调的,这不仅仅是教师行业,但教师行业就比其他的行业幸福就幸福在寒暑假的时候吧。高水平的工资的提升,我觉得应该会走向多媒体互联网,或者说是人工智能等研究技术的专业人员,还有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而教师这一这一行业的话现在有点供大于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