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美国人眼中的日军:又坏又蠢,打5000发子弹才能中一发

别以为只有中国才拍抗日神剧,美国人也曾拍过“抗日神剧”。二战时期,美国人为了鼓励士气,不断宣传贬低日军的信息,以至于在美国人眼中:日军都是心如毒蝎的禽兽。这并没有夸张,但美国人话锋一转,又说道:他们虽然足够坏,但也足够蠢,连枪都不会打。

那么,美国人到底如何贬低日军的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尽管美军已在珍珠港吃过日军的苦头,但还是无法改变内心的傲慢心理,瞧不起日本人。他们认为,鬼子在珍珠港之所以得势,完全是因为掩人不备,胜之不武。美国大兵一个个体格健硕,武器装备优良,认为矮冬瓜矬子扎堆且装备相对落后的日军,根本不堪一击。

二战时期,美国人眼中的日军:又坏又蠢,打5000发子弹才能中一发

所以,当美国向日本宣战后,美国青年男女踊跃参军。珍珠港事件一星期后,美国就接连收到从菲律宾战场传来的捷报:盟军在吕宋岛西北的林加延湾打了大胜仗,击溃了日军的大规模登陆,日军战舰都被击沉,海滩上遍地横尸。

后来,美国一家杂志社派记者前去报道,却发现:除了几个懒洋洋的士兵在晒太阳,并无所谓的遍地横尸,那地方压根没有开战。但是,这不妨碍美国拿“此战”大做文章,《纽约时报》居然煞有其事地报道:激战三天,击沉敌舰154艘,敌军没有一个活着上岸,实乃奇迹中的奇迹。

如果说这样的虚假宣传,在世界战争史上还不足为奇,也足以令人置信。那么,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克拉克·李的“报道”,就足以骇人听闻。

二战时期,美国人眼中的日军:又坏又蠢,打5000发子弹才能中一发

克拉克引用一骑兵上校(有没有这个人,还尚未可知)的话,说:“日军根本不会打仗,陆战更不行,我们连续三次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后来,他们的飞机来了,我们才渐渐失去优势。不过,没多久我们的飞机也来了,他们便又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我发现,这些矮矬子根本不会开枪,打5000发子弹才能中一发。”

这样的描述,就与事实天差地别,日军向来枪法精准。况且,即便日军枪法拙劣,何至于5000发才命中一枪?瞎子乱开枪也没有这样低的命中率吧?

但克拉克依然陶醉在他的“报道”中,他又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告诉美国人:“日军的军容军纪很差,缺乏训练,他们都是15到18岁的少年组成,武器装备又很落后,根本打不死人。”

二战时期,美国人眼中的日军:又坏又蠢,打5000发子弹才能中一发

可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装备优良,训练有素,让中国军队吃了不少苦头。难道日军藐视美国,将老弱病残都用来与美军作战吗?

当然不是,美国也有客观的报道,大意是说:“日军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纵然他们受伤,也会拼尽全力战斗。反观盟军,一旦负伤,就产生恐惧心理。”

然而,在需要振奋人心的战时,这样的客观报道,恐怕传播得并不广泛。弱化日军的宣传,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为国人打气,鼓励更多青年男女参军。可是,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忽视,当现实与宣传产生强大落差时,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巨大的考验,难免造成士气的崩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