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雞鴨鵝遍地走,為何現在一些農村不養鵝了?

新大風歌


過去農村不僅雞鴨鵝等肉禽遍地走,而且農家每年要養兩三頭大肥豬,少數農家還養一兩頭牛。這是農村很久以來的優良飼養傳承!

記得小時候,殺年豬是農家最歡快的一天,也是農村節前特色一景,一鍋"殺豬湯″雜燴煮得噴噴香,說實話,讓人聞了垂涎三尺,真是民間特色美味!...

年前去了一趟老家,見很多農戶圈裡沒豬地上沒禽,返鄉人都是趕到集上去買肉,此情此景~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襲上心頭,青壯年們都跑了,老人們飼養不動,這種優良飼養傳承已經弱化了!...


雨花石284479641


過去農村雞鴨鵝諞地走,為什麼現在一些農村不養鵝了?

答案其實是很多方面的,試想,鵝長得大,一隻鵝可以當三隻左右的雞,而且鵝蛋也很大,差不多是雞蛋的兩倍,關鍵是很多農村老人都說吃鵝蛋有助於風溼,而且鵝和天鵝是近親,一隻大白鵝的顏值實在沒有沒有什麼話說,養鵝有如此種種好處,那為什麼有些農村不養鵝了呢?答案有四方面,吃得太多,拉得太多,叫聲太大,攻擊性太強。

吃得太多

農村人都說鵝是直腸子,吃了就拉,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記得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鵝,餵了幾隻,鵝小的時候最喜歡吃生菜,只要你給它,它就會吃,沒有停息,沒有生菜了,就喂他嫩豬草。等鵝長大了,就餵它豬草,只要給它,他就會不停的吃,給幾隻鵝割豬草都很費勁。而現在,農村小孩不去割豬草了,大人去割豬草又浪費時間,所以就只能放棄鵝。

拉得太多

吃得太多就意味著拉得太多,而鵝是乾的溼的一起拉,邊吃邊拉,給鵝的場地打掃衛生就非常麻煩,打掃頻率低點吧,太臭,環境不好,打掃頻率高點吧,人又受不了,養鵝又不是養寵物,誰有時間一天給它打掃好幾次衛生。

叫聲太大

如果雞鳴是叫人起床的話,那麼鵝嘎嘎叫就是噪聲了,每天早上,鵝都會嘎嘎叫,而且鵝喜歡邊跑邊叫,試想一群鵝一邊跑一邊嘎嘎叫的感覺,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而現在不比以前了,現在的農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是相當高的,自然忍受不了鵝的存在。

攻擊性太強

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農村最可怕的是狗,因為狗會咬人,但其實不然,很多狗是光叫不咬,而且一戶人家基本都是隻養一兩隻狗,很好對付。但鵝就不行了,鵝一般是一群,那是說咬人就咬人的狠角色,動輒就會把人身上夾得青白一片,是很多人的噩夢,而如果哪家家門口餵養一群鵝,絕對別人都會退避三里,門前冷清。

綜上,很多農村都不願意再養鵝了。


農家小說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媽家就養了幾隻大白鵝,前天還說讓我拿回來燉吃了,問他為啥不養了,媽說,這大鵝吃的多,下蛋少,個子大,關在籠子裡還特佔地方,關鍵是它總是叫,白天晚上只有稍有動靜,他就叫,就跟養條狗差不多,叫的心煩,問老媽明年還養不,媽說不養了,現在飼料啥的都太貴,指望養他們下蛋,都賠錢,所以現在養雞鴨鵝的越來越少了


小薇在鄉村


誰說過去農村的雞鴨鵝遍地走的?這是題主自己的主觀想法吧,農村中一直都是養雞的多,養鴨養鵝的少,除了靠河邊的農民,他們才會考慮養鴨鵝,在其他的情況下,餵養鴨鵝可是沒有那麼多的本錢,畢竟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太能吃了。鴨子還好,個頭不算太大,鴨蛋可以醃製,但鵝卻要尷尬很多。

從現在的行情來看,今年的鵝行情太差,在19年11月15日行情為8.2元每斤,不過到了如今鵝價已經跌到了5.5元每斤。而鵝蛋的價格在19年11月15日為10-11元每個,但目前已經跌到了4元一個,也就是說以這樣的賣價農民是虧本的,賺不到錢。

我上週就買了一隻鵝回家,市場價賣10元一斤,但老闆已經將鵝肉清理好並醃製了,直接食用就可以。而鵝蛋的話,我買的是5元每個,但這也只是市場價,可見農民的出庫價多便宜了。

而鵝的賣價低必然會導致虧本,這樣一來大家自然是不會去餵養的,養鵝的人這麼少,行情就變化無常,如果餵養的人多了那就是更差了行情。而鵝的產蛋量也非常的低,幾天才能產蛋一個,這樣的話,農民的經濟效益就得不到任何保障了。

鵝屬於直腸子,吃得多拉得多,根本就沒有經過太多的消化,東西直接就出來了,拉出來的屎還比較臭,讓人聞見了不是太舒服,當然鵝也會叫喚,它和狗狗一樣都是家裡的守護神,但有什麼動靜它也會叫,這樣的話百姓們的休息就會受到影響。

當然它的攻擊也非常的強,很多的農村娃也被它咬過,正因如此農村人在餵養的時候都會特別的小心,不敢輕易的養殖投資。它的行情也比較差,因此餵養的人更少,大家怎麼看?


惠農圈


有個朋友說鵝的叫聲大、拉得多、攻擊性強,這些我都承認,但這都是鵝的特徵之一。在農村那種複雜的環境下,叫聲比鵝大、拉的比鵝多、攻擊性比鵝強的物種又不是沒有,而鵝之所以被淘汰的原因是它原來的作用被替代了,並非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導致。

70、80後,在農村呆過的都應該知道。早些年的農村,每家每戶種植、養殖的東西都是比較齊全的,像玉米、大豆、小麥、紅小豆、高粱等都會穿插著種,等到了收穫之後賣糧時,自家也會留個幾百斤備用;而養殖的東西也是一樣,豬、貓、狗、雞、鴨、鵝、馬、牛、羊等。貓用來抓耗子,狗用來看家護院,牛、馬用來耕地,羊用來擠奶或繁殖,至於其他的像雞、鴨、鵝、豬等,就是農村的肉食主要來源,它們作為“肉儲備”存在的。

實際上自家種的各種糧食以及飼養的各種肉類牲畜、禽類是一樣的,要知道剛解放那會兒農村的資源並沒有現在那麼豐富,大多數老百姓都會自己種植各種各樣的糧食來豐富自家的食物儲備,哪怕到了80年代,糧食產量穩定的時候,也會自己再留出幾百斤糧食,目的就是怕寒冬、初春,不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季節裡捱餓而做的儲備。

肉製品儲備也一樣,每年飼養的畜類、禽類實際上就是為了儲備食材而存在,但隨著社會的安定發展,各行各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農村與城鎮之間靠著一條又一條的公路連接起來,各種物資交互也越來越迅速頻繁,那麼原來的自產自消的供應鏈就被強行改變了,就像馬、牛被機械替代,各種自養的畜類、禽類也被規模養殖替代,人們獲取食物的方式雖然有一些還是自家種植,但像豬、雞、鴨、鵝這些肉製品食物都可以通過金錢購買,所以現在在農村養殖這些禽畜的人家越來越少了。

而本著優中選優,省中節省的原則,這幾種動物中雞是最好養的,其次是鴨、鵝、豬等,所以雞在農村還是又很多人家養,而基於鵝的一些特性,尤其是在食量方面,它屬於吃得多產的少的類型,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想飼養大鵝。至於攻擊性、叫聲、排便問題,這在農村真的不算什麼大問題。


新農志


在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養雞鴨鵝的,那時候農村每戶人家,都是人口挺多的,一家最少的都得五個孩子,那時候雞鴨鵝它們也不吃什麼好糧食,都值著這幫孩子們,下學以後,到地裡挖野菜,割青草來餵雞鴨鵝,那時候的雞鴨喂什麼,就喂點剩飯剩菜,還有各種野菜,穀糠,高粱糠,少量擱點兒玉米麵,大鵝吃什麼?它主要就吃青草,哪裡有糧食餵它呀?



鴨鵝適應環境

在過去的時候養鴨鵝,因為鴨子和鵝它們是喜歡水的,那個時候,農村小河溝都是有水的,水裡有青草還有小魚小蝦,大鵝吃青草,鴨子吃河裡的小魚和小蝦,這樣就喂不了多少糧食,就是鴨子和鵝兩天下一個蛋,也是值得的,因為根本沒喂什麼主要的糧食,它們都是自己打野,自給自足,晚上回來喂點穀糠康和高粱糠,再少加點兒玉米麵,把這些摻在野菜裡,就給鴨鵝吃上一頓晚餐,鴨鵝還真願意吃呢,因為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好食物。



雞的適應環境

雞是不喜歡任何水的,它喜歡乾乾淨淨的地方,過去農村養雞,都是由自家老母親孵化的,因為這樣能省去買雞苗的錢,還能省去很多麻煩,因為小雞出殼後,是由老母雞領養一個月,一個月後才母雞脫離關係,母雞可以休整半個月後,繼續下蛋,小雞崽一個月後就獨立了,但是也不能讓它們走遠了,因為小雞仔太小,再過一個月,就很可以出入自由了,只是晚上喂一遍,主要還是谷糖和高粱糠,少量加點兒玉米麵,把它們摻在野菜裡,這樣雞就慢慢長大了,長大後也是每天喂一遍,剩下時間都是它們自己找食物。


現在為什麼沒人養鵝呢因為現在人口都少了,再說現在的孩子,誰還去給你挖野菜和割青草,再說鵝它是喜歡水的,現在的農村小河溝,都已經乾枯了,再說把鵝放到外邊去,那會丟的一個都不剩的。尤其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到外邊去打工了,只留下一些留守婦女和老年人,它們還得照看孩子和種地,哪有時間養鵝的,只能養點好管理的小鴨小雞,下點鴨蛋和雞蛋就可以了,尤其現在買什麼都方便,只要有錢吃什麼都買的到,誰還養活那麼多活物幹什麼,尤其是鵝,還會大聲的鳴叫,吵的人不能休息,它們滿當院拉屎,你們說埋汰不埋汰。


三農剛子


現在農村養雞鴨的比較多,養鵝的很少因為鵝比較難養,雛鵝的幼崽成活率很低,而且買幼鵝苗來養價格也很貴。

農村小養殖鵝很少,只有專業養殖戶才會鵝,養鵝一個是成本價格比較高,二就是成活率比較低,三就是我吃的量比較多,和的體型比較大,每天要吃的飼料和青菜,遠遠要比雞鴨吃多一倍,如果是成年的鵝和成年的雞相比,起碼要吃多兩倍。有就是鵝的價格在農村很少人吃鵝,聽說吃鵝會有毒性,如果不是很健康的人不能吃鵝肉,所以在農村鵝的價格我每斤14塊錢左右,而雞每斤的價格在18到20塊錢之間。所以說養鵝成本要高,回收的價格又低,沒有什麼市場,沒有銷售渠道是很難賣出去的,所以很多農民都沒在選擇養鵝還是養雞鴨。

這個就是我在我們幾個村發現的問題,如果你有好的見解,請在下方留言或評價,請關注我,有更好的內容




貴港鄉村雜談


你好,我是阿金,今天兒子被大白鵝踩在稀泥巴里面,一身髒哇哇哭,才來回答這個問題。家裡養了兩隻大白鵝,咬我都無所謂,小寶寶被鵝欺負得太慘,根本沒來得及防備。

農村以前雞鴨鵝遍地,現在為什麼不養鵝

①養鵝太危險了,對陌生人攻擊倒不說,連自己家的小孩子也會被咬到,你沒辦法想象大白鵝攻擊起人來有多麼的兇。翅膀長開一米多,那衝擊力真的很大,小寶寶根本受不了,農村現在的小孩子留守在家的比較多,被鵝啄出了情況,不太好辦。

②養鵝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鵝吃得特別多,不是一般的多。雖然鵝只吃草就能夠長大,但是現在鵝不能放開了養,農村雖然家家戶戶都有地,但是地太少太少,長一點草還不夠鵝吃。如果鵝沒有吃好,會天天嘎嘎嘎叫,要不就每天都給它去割草,到河裡面去撈水草,別提有多麻煩了。

③農村的鵝苗比較貴,我家買的50塊錢兩隻小鵝崽。養鵝雖然長得很大,但是價格卻並不高,而且不像雞鴨那樣好賣,鵝蛋也不如雞蛋鴨蛋好賣。農民自己家裡養鵝,如果除了自己吃以外,一般人還真養不起,就算養得起,鵝也太吵,鄰居可能會投訴擾民。

養鵝在農村一般有啥作用?

①我家養鵝就是為了防黃鼠狼,養了鵝以後,黃鼠狼就不敢光天化日來咬母雞。甚至連晚上也不敢在雞圈裡出沒,保護了大雞和小雞的安全,母雞不用擔驚受怕,下蛋都多一些,長得更好一些。

②養鵝可以看家護院,陌生人來了他會嘎嘎叫。跟狗的作用差不多,因為養狗的成本太高,而且咬了人比鵝要麻煩。養鵝成本低一點,咬人也不用打疫苗。別看它啄不出什麼傷,撲騰起來可嚇人了。癩蛤蟆掉到腳面上,不咬人怪嚇人!

條件合適可以養鵝

我家裡只養了兩隻,果園面積比較大,還想多養一些,因為在農村,我家的條件算比較合適的。

如果你們當地的農村養鵝的少,主要可能是條件不太合適,養鵝會相當麻煩,所以農戶一般不願意養。


橙主阿金


即便是以前的農村,養雞的多,養鴨子、大鵝的也不是很多。到了現在,養大鵝的更少了。一方面大鵝、鴨子對養殖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養大鵝的成本高,還有一點就是鵝蛋和鵝肉的銷路明顯沒有雞和雞蛋的銷路好。

1、養大鵝的成本高。大鵝的體型大,產蛋量低,相應的用鵝蛋孵育出的鵝雛也比較貴。小雞雛的價格大概只有幾元就算貴的吧,但是鵝雛的價格遠遠的高於雞雛的價格;其次是大鵝的食量比較大,曾經有人開玩笑說養5只大鵝消耗的飼料能趕上一頭豬消耗的飼料。由此可見,養大鵝的飼料成本是多高;大鵝的飼料主要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如果農村飼養的話,會在飼料中搭配一些剁碎的青草或者菜葉子,以提高飼料中的養分種類,也是為了減輕飼料的消耗量。但是,添加的青菜、青草消耗量也是挺大的。

2、養大鵝對環境的需求。大鵝和鴨子,都是喜歡有活動水域的家禽。有了可以活動的水域,鴨子和大鵝的產蛋量能有一定的提高,蛋的品質也能大幅的提高。市面上很多的蛋黃呈橙色的醃漬鹹鴨蛋,就是養殖環境中有活動水域養殖的鴨子。大鵝也是如此,大鵝每天都會在水域裡活動、清理羽毛。而且,大鵝的活動空間比較大,我記著高中的時候家裡養的幾隻大鵝,每天都需要趕到山腳下,讓其自由的覓食,天快黑的時候就會自己回來。如果養殖區域小的話,有可能會對大鵝的生長有一些影響。

3、大鵝和鵝蛋的銷路問題。準確的說,大鵝的除了肉食和鵝蛋之外,還可以出售鵝肝、鵝絨。但是,能夠從事這類規模化養殖用途的一般都是地區性的大規模飼養,個人養殖很難找到有效的銷路,特別是從事鵝絨、鵝肝用途的養殖是更難。相對來說,肉食和鵝蛋的銷售還是相對容易一些。

4、產出比的問題。說實話,養殖大鵝的利潤真的不如養雞高、也不如養雞的成本回收的快。 大鵝的生長速度慢、投資期長、投入大,但是產出比較有限。同樣是投入50萬進行雞或者鵝的養殖,基本上是養雞的利潤會好一些。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1 以前農村人口多,都靠種地為生,養雞鴨鵝可以補貼家用

2 現在農村都是老年人在家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老年人自己種點糧食自己夠吃就好了,沒有多餘的來餵養家禽

3 農村老人基本上都要帶孫子的,週一到週五都在鎮上照顧小孩,只要周未回到農村,打整下菜園子,也無瑕顧及家禽這塊了

4 雞鴨鵝的飼養方式不同。雞是比較聰明的,會自己找東西吃,而且也基本知道回窩。像鴨鵝需要專門的照料,投放食物等,花費的精力也比較多,所以養的人也就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