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雜談] 曹操的趣事

曹操(155年—220年),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趣史雜談] 曹操的趣事

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鮑國安老師飾演的曹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趣史雜談] 曹操的趣事

歷史上的曹操不僅是一代梟雄,也是一個幽默機智的人。

據記載,曹操小時候遊手好閒,儼然一個紈絝子弟,他一個叔叔看不慣他的行為,經常在曹操父親曹嵩跟前說曹操的壞話,曹操很討厭他。有一次,曹操看見他的叔叔從對面過來了,馬上裝著翻白眼吐舌頭,叔叔很奇怪,就問他怎麼了,曹操說:“我中風了”。他叔叔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曹嵩,曹嵩大為吃驚,急忙大呼曹操,卻看見曹操安然無恙的來到他面前。曹嵩問:“你叔叔說你中風了,現在好了嗎?”曹操說“我沒有中風,叔叔這樣說是因為他不喜歡我”。之後,他叔叔再向曹嵩告狀,曹嵩再也不相信他叔叔的話,曹操又可以肆意玩耍了。

[趣史雜談] 曹操的趣事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年夏天,曹操帥部討伐張繡,天氣很熱,,天空萬里無雲,部隊在彎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林和山石被太陽曬的滾燙,連個乘涼的地方都沒有,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中午,士兵被曬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曹操既害怕士兵中暑,又害怕因行軍速度減慢而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大軍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行軍速度呢?曹操找來嚮導,問“附近可有水源?”,嚮導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一想,時間來不及,沉思了一會對嚮導說,“你回去什麼都不要說,我來想辦法”。

嚮導走後,曹操想到,即便此刻下命令要求部隊加速前進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有了辦法,他策馬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一聽有梅子吃,口水就流出來了,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行軍的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這也是成語“望梅止渴”的由來。

[趣史雜談] 曹操的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