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濾材越多越好嗎?水族市場上高價濾材的坑,你踩過嗎?

今天我們要來講兩個問題,一個是“濾材越多越好嗎?”,一個是“濾材種類約繁多越好嗎?”,我們這裡指的濾材,不是物理濾材,而是生化濾材。眾多周知,生化濾材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幾乎支撐起了一整個魚缸生態系統的平衡,也讓其運行了起來。它的主要作用是培養硝化細菌等等多種益生菌。

益生菌的魚缸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細菌。也許有人會說:細菌那麼髒,為啥要培養它?如果你不培養益生菌,你的魚缸就會越來越髒,裡面很多雜質沒法被細菌分解。這就造成了水質渾濁,還有死魚。細菌這麼有用,那就要大量培菌,放一大堆生化濾材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生化濾材是不是越多越好?

我的個人觀點是:只要夠用就行,太多了也沒啥意思。細菌不是萬能的,這個我們要先知道,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魚友追求水清魚靚,所以就想要養一堆細菌淨化水質,認為他們會分解水中有害物質水就會更清澈。但是這些有害物質你的看不到的,它不會影響你觀賞魚。如果水裡雜質很多應該改善物理過濾。

不過生化系統強大一些也並不是不可以。它的確可以分解水中許多的有害物質,魚也不容易死。但是你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氧氣的問題和空間的問題。細菌也是活的,他們也會消耗氧氣,如果魚密度大,培菌量多,沒有增氧的器材,那樣很容易出現集體缺氧的現象。濾材也是佔地方的,想要培養更多細菌,就要放更多濾材,濾槽空間不足的話就會有一些濾材暴露在空氣中,那無非就是起到安慰劑的作用。

魚缸濾材越多越好嗎?水族市場上高價濾材的坑,你踩過嗎?


養魚的話濾材也不是越多越好,包括物理過濾,那麼多沒有意義,也不會起到什麼顯著的效果。有那麼多精力不如去折騰一下其他方面。

想要起到強大的過濾效果,應該咋做?那就是按照常規操作來,或者根據自己的習慣去選擇一種合適的過濾方式,比如滴流,沼澤,潮汐,底濾,等等。過多的生化濾材並不和一個強大的過濾系統的效果成正比。這並不屬於什麼常規操作。如果你去看看別人水清魚靚的魚缸,再去看看他的濾材,也許他不過就只放了幾根細菌屋和一塊白棉。細菌屋數量主要以魚數量來定,或者以魚缸大小定。如果一個小缸裡就養一隻魚,結果你的濾槽卻大出魚缸好幾倍甚至幾十倍,為的只是養好那麼一條小魚,這樣是可以成功的,但是隻是大材小用,事倍功半。想要魚缸水清魚靚,就要讓濾槽中的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搭配得當,擺放得當,達到物理過濾以及生化過濾一個最有效的搭配的可以起到很好的過濾效果。

生化濾材太多反倒會影響水流通。有的甚至堵塞出水口造成溢流。或者水流沒法均勻分佈到所有濾材上面,就會造成堆積現象,也沒辦法把生化濾材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魚缸濾材越多越好嗎?水族市場上高價濾材的坑,你踩過嗎?


濾材種類越多越好嗎?

最近市面上最流行的濾材我想應該是“十合一混合濾材”了吧。這裡面結合了很多濾材,比如石英球,呼吸環,遠紅外細菌球,珊瑚骨,火山石等等各種濾材,讓人不免覺得:這也太值了吧!其實不然,往往是新手魚友們愛買這種濾材。我們平常一般直接買一根一根的細菌屋。

一根一根的細菌屋比較整齊,可以解約很多空間。但是十合一里面一堆不一樣的濾材,你壓根沒法擺整齊,就容易形成空隙,沒法充分地利用空間,造成浪費。咱要記住:生化濾材主要用來培菌!再多種類的濾材它還是培菌,追求過多種類的濾材的沒有用的。養羅漢魚誰說一定得用火山石了?養三湖沒有珊瑚骨就不能養嗎?養鬥魚沒有火山石也活不下去了嗎?養巴卡雷龍一定要市面上所有濾材一樣來一點呢?沒必要。山雞一定配不上鳳凰嗎?癩蛤蟆一定配不上天鵝嗎?平價的濾材就一定配不上貴魚嗎?不是的,甚至平價的生化濾材培菌效果還要比貴的生化濾材培菌效果好。有很多魚友用過瓦片,石頭,磚頭等等可以用得上的材料都拿去當生化濾材,魚照樣快活。

濾材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水質去更換以及選擇。

生化濾材的種類不影響他們的主要用法和作用,這隻要看個人的習慣,愛用什麼用什麼,如果你不介意,工地裡面撿的磚塊也可以拿去放在巴卡雷龍的缸。

樸素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最完美的。

魚缸濾材越多越好嗎?水族市場上高價濾材的坑,你踩過嗎?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