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養魚五年的經驗,瞬間崩塌

養魚的前5年,用過一些雜牌硝化菌,也用過一些外國“知名品牌”,後來才知道所謂美國品牌硝化菌,其實是廣東廠家生產的。

那時候用或不用,全憑心情。說實話,當時沒看出什麼效果,也不懂怎麼判斷硝化菌的好壞。

等我們開始研發硝化菌時,才知道膠囊硝化菌,成本低到不可想象。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我和硝化菌之間的故事……

2013年,考慮了半年,最終決定,不上岸,把魚當成事業來做。

租了魚房,做了幾口大缸。

然而,大缸粘好之時,就是噩夢開始之日。

大魚進缸前,養水十來天。

那時候開缸憑感覺,也沒有科學的方法。買了2瓶市面上最貴的英國硝化菌,好幾百,統統倒進魚缸中。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後來證明,迷信國外品牌是個錯誤

等了差不多十天,把五條魟魚【預備種魚】抓進新缸,又過了差不多10天,魟魚先後掛掉。那是2013年,魟魚最貴的時候。

我記得開缸時,還諮詢了一些中國水產行業的專家,但他們居然說不出如何正確開缸的方法,只說➕硝化菌、換水。

這,對於養魚的人來說,基本等於沒說。

換水,是換一次就停?還是換一個月再看?這裡面彈性太大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開缸,憑經驗,好像玩兒不動了。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老炮兒也有鬱悶的時候啊

2013年之前,我5年時間,開過不下10口魚缸,基本沒死過魚。我以為開缸就這麼回事兒,直到……

把家裡養了十幾個月的幾條亞成魚,移去魚房,然後,全軍覆沒。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對消費者來說,談經驗,不如教會他們在可控的結果中,安全開缸……

大缸全軍覆沒後,我又做了很多魚缸,一點一點重新梳理開缸的方法。

那時候,我忽然意識到,經驗這種東西,很難量化的時候,就註定很難推廣和掌握。

有沒有一套正確的,科學的,適合所有人,且可以被量化和複製的開缸方法?既然水產專家都不能告訴我,適合所有魚缸的開缸方法,那就自己來吧。

直到有一天,我終於總結出一套開缸心得,試驗了很多缸,都成功了,且百分之百安全。後來,我把這種方法教給了龍魚指甲的服務商,讓他們服務更多魚友。這應該是中國水族行業第一次,一幫人用一套標準的開缸方法,來指導萬千魚友。

對萬千消費者來說,談經驗,不如幫助大家在可控的結果中,安全開缸……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總結出一套科學開缸的方法,我的心情是這樣滴

重新認識硝化菌,從實驗室說起

從芒然不知所措,到開始深入瞭解硝化菌,已經是死魚幾年以後的事了。開缸全掛,讓我對硝化菌這種東西,有了新的認識。

後來,我們在實驗室化驗了我當初買的那款英國硝化菌,才發現:活菌含量極其低。

低到什麼程度?

基本上和水差不多吧,活菌的數量只有我們硝化菌數量的10% 。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這也就是為什麼,整整2大瓶英國品牌硝化菌倒進魚缸中,水質毫無改善。

那時,不懂測水,所以沒辦法判斷硝化菌是否有效工作。

如今,遇到開缸死魚,排除魚有病,基本可以斷定:氨氮、亞硝酸鹽超標。妥妥的超標。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魚友開缸時,用龍魚指甲科學怪人測試劑檢測的水質變化情況

負責任的說,不是硝化菌把魚搞死了,而是硝化菌沒有起到它該有的作用,把魚耽誤了。於是,我開始期待能有一款符合我標準需求,讓我安心的硝化菌。

判斷一款硝化菌好不好,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就是測水

能快速降低氨氮,去除亞硝酸鹽,某種意義上,就能救回輕微中毒的魚,這樣的硝化菌,是好的硝化菌。

我想,如果不是一缸昂貴的魚齊刷刷死掉,我的感受不會這麼深刻。

普通魚友,買硝化菌,只看水是不是變清澈,其實水清澈只是硝化菌的一種功能,清澈之餘,水中氨氮、亞硝酸鹽,都要可以處理,這樣的硝化菌才是好硝化菌。

處理複雜水質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硝化菌越好。

所以,當魚和水出了問題,需要使用硝化菌的時候,一定要用測試劑監測水質的變化,不要只憑眼睛看,更不要聽商家口若懸河……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只賣硝化菌,不推薦測試劑,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市面一些品牌硝化菌,使用者基本都是新手和不懂養魚的人,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這些品牌有個共性:從來不指導消費者測水。

這樣的好處是:

一,產品很好賣。

二,不需要對硝化菌處理水的結果負責。

三,因為沒有產品使用前、使用後的數據對比,所以,商家說這款硝化菌多牛,就多牛。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測水,永遠是魚生病後,第一個動作

我們衡量一個人懂不懂養魚?懂不懂養水,主要看他在魚出問題時,有沒有第一時間去測水。

一些人一提到水質測試劑和硝化菌,就很牴觸。

個別魚友一直固執的認為,因為硝化菌可以自己生長,所以,根本不用加。那麼我問你,既然硝化菌可以自己生長,水質為什麼會惡化?魚為什麼會生病?

答案就是:水中原生的硝化菌,沒有成為水中優勢菌種。也就是說,戰鬥力不匹配你的魚缸。

新手階段, 80%的魚生病, 幾乎都因為水質超標。狂喂、高密度、過濾效率差、換水不規律。這4項,幾乎每個養魚者,必經歷。

所以,新人需要什麼?新人比有經驗的老司機,更需要一款可以輔助新手安全養魚,處理複雜水質的硝化菌。

不加硝化菌可以養魚嗎?可以。加了好的硝化菌會怎樣?養魚更簡單啊。

就是這麼個道理。

一個是水中原生的硝化菌,一個是你買來的,水中沒有的優質菌種,幫你處理水。

如果,買來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硝化菌,那就另當別論了。

產品的出現,是為了讓複雜的事變得簡單。這是我們花錢的原因。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水質惡化時,怎麼辦?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這是我們在實驗室裡培養的感染了黴菌的水體

水質惡化時,有些人說,可以大量換水啊。

大量換水,在水惡化的時候,其實是一把險招,可能有效,可能,隔天魚就掛了。

這些年,我們處理了成千上萬水質惡化的案例,通過數據發現,水質惡化一旦開始,恢復起來需要一段時間。

水中亞硝酸鹽高濃度時,每天即便換三分之二的新水,也只有換水後一小段時間濃度降低,然後,亞硝酸鹽又會很高。

在沒有硝化菌的年代,只能每天多次大量換水,才會稍稍控制住亞硝酸鹽含量,但是:魚,可否承受大量高頻次換水?看運氣。

水質惡化時,➕好的硝化菌,根據測試劑顯示的結果,配合適當換水、必要時減低密度、控制食物投放量,這才是讓水質儘快達標的正確方法。但是,如果測試劑不準,硝化菌不好,結果可能南轅北轍。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至於幾年前開缸用英國硝化菌,等於當了一次小白鼠吧。

從我實際使用感受,和後來我們把硝化菌拿進實驗室化驗的結果看,都證明了,這款英國硝化菌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好。

深入研究硝化菌之後,我發現,其實硝化菌沒有什麼市場標準。

我們認為,好的硝化菌,必須滿足三點:1: 淨水功能。2:去除氨氮。3:去除亞硝酸鹽。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經驗這種東西,沒有科學支撐,就是井底之蛙

生了病去醫院,醫生讓你驗血,應該沒有人會說,“我不驗血,我不相信測試結果”。

現實生活中,一些觀賞魚愛好者,花很多錢買魚,花很多錢買魚藥,卻不願花幾十塊錢測水。

你讓他測水吧,他說沒用,或者說,看上去水沒問題。

基本遇到這樣的諮詢者,我們是不回覆的。

在我們這裡,諮詢魚的問題,必須強制測水。不瞭解水質,談魚病,既耽誤我們時間,也耽誤你的時間。

人餓了要吃飯,魚病了要測水,這種條件反射,應該時刻凌駕於“魚病了先買藥”的思想之上。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5年前,一缸魚全部死掉,我開始重新認識硝化菌

魚有問題,先排查水質,再談魚病成因和解決方案。這是正道。

一些人,養魚稍微有點年頭,愛談經驗,不愛學習,而且特別牴觸新觀念。要我說,經驗這種東西,沒有科學支撐,就是井底之蛙。

養過幾條魚,開過幾口缸,就算有經驗?

NO。

等你有能力把100口魚缸,都能調理成好水、隨便看一眼別人的魚缸都能發現問題、總能帶著學習的眼光去看待周遭的時候,你就會明白:

自己把魚養好,和,幫助一萬個人把魚養好,差就差在科學觀念,而非,個人經驗。

我是龍魚指甲,一眼看出魚的問題。我們下期見吧。

祝大家國慶快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