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寄生蟲》後感,檢視自我生活!予我們有何啟發?

之前看過電影解說,最近聽說該電影又在國際上得了大獎,忍不住又把全片刷了一下,感覺這個電影確實不錯,今天我只想說下我從看這部電影中得到的幾點啟發吧。

觀《寄生蟲》後感,檢視自我生活!予我們有何啟發?


1:端正態度,生活靠自己:《寄生蟲》這個名字起得好,什麼是寄生蟲?百度百科:寄生蟲特徵為在宿主或寄主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一切生物。許多小動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們更大的動物身上。但是電影窮人一家為什麼非要做寄生蟲呢?明明靠自己就可以的啊!明明他們每個人都是有能力靠自己就可以生存的啊!電影一開始的一張鏡頭就顯示,一家人的媽媽曾經是國家鏈球比賽的亞軍,是一位有過榮譽的運動員。兒子一共參加了四次韓國高考,一直沒能考上心儀的大學,可他即將出國留學的大學生朋友卻說,身邊同學的英語還沒有他學得好。女兒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但是因為沒有錢,沒能繼續學習下去。父親雖然慵懶,但之前也在大峙洞開過私家車,大峙洞是什麼地方,韓國江南區的富人住宅區,而江南區也是韓國最有錢的人生活之地,鳥叔風靡全球的《江南style》說的就是那。有能力給韓國的頂級富豪和政界要人開車,父親的技術是相當好的,電影之後也對他開車的技術做了證明。他們能夠通過富人家的種種考驗成功上崗,證明這些窮人都是有能力的,但為什麼一家四口全部無業,我覺得還是他們自己態度不端正,不求上進,對貧窮已麻木,只想得過且過走捷徑依靠他人生活!最終全家人都寄生在富人家!

觀《寄生蟲》後感,檢視自我生活!予我們有何啟發?


​2:凡事腳踏實地:這點很簡單,本都有能力的一家,都能通過富人家的考驗,若腳踏實地的在外應不愁找不到工作!生活也不至於這麼貧窮!折披薩盒都折不好,可見一家人都是愛耍小聰明,缺少腳踏實地的精神!甚至電影結尾兒子已知父親在地下室,竟不考慮去解救,而是幻想自己以後有錢了,買下那棟房子,再讓父親出來!可悲可嘆!

觀《寄生蟲》後感,檢視自我生活!予我們有何啟發?


3:學會計劃規劃:劇中兩次談到“沒計劃”,第一次是男主角將前任女管家關在地下室時問地下室裡的瘋男人,他住在這種鬼地方是為了什麼,有什麼計劃嗎,瘋男人說,整個韓國住在地下室的人那麼多,我也沒什麼特殊,所以我沒計劃,請讓我繼續住在這裡。第二次是暴雨後在體育館,面對全家“寄生上流”計劃的可能破產,兒子問父親有什麼計劃,父親說沒計劃,“人生永遠無法跟著計劃進行,所以人不該有計劃”,“一開始沒有計劃的話,發生什麼都無所謂,殺人也好賣國也好,全都他媽的無所謂了,懂嗎?沒有計劃,對未來沒有規劃!這是我最大的問題,也是很多窮人最大的問題!得過且過,沒有追求和目標是追求幸福生活最大的絆腳石!

觀《寄生蟲》後感,檢視自我生活!予我們有何啟發?


4:沒有一定的善良與邪惡:富人一家看似都是很善良的,那是因為他們生活無憂,還無需用到惡。開除司機,炒掉保姆,沒有一絲憐憫與同情!當基婷倒在血泊中,基澤壓著她的傷口,樸社長絲毫不關心基婷的情況,只是叫基澤把車鑰匙扔過來,他要送兒子去醫院。他兒子的命是命,基婷和忠淑的命就不是命。相對的窮人一家確實都很惡,但也不乏善良的點,當他們趕走尹司機後,父親基澤還擔心尹司機的情況,有沒有找到新工作,有沒有遇到更好的老闆。當原來的保姆來敲門的時候,窮人一家真是同情心氾濫,直接把她放進來了。第二天,儘管保姆夫婦威脅了他們,還有他們的把柄,他們也還是想著他們一晚上沒吃東西了,要給他們帶點吃的下去。所以善與惡只是相對的!

觀《寄生蟲》後感,檢視自我生活!予我們有何啟發?


總之《寄生蟲》確實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