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生送外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名牌大學畢業生送外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人生道路之所以艱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經常會聽到許多錯誤的聲音。

高中學習成績不錯的,就必然考一個好大學;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畢業就會找到一份好工作,從此高枕無憂過上幸福的生活。

可人生哪有那麼多順其自然的幸運?

現實很可能是,考的大學並不理想,畢業後找工作四處碰壁;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才發現社會和職場煎熬不易。

看似體面的成功人士,很可能在夜裡為項目進展愁得睡不著覺;表面上混得風生水起,背地裡焦頭爛額地想著怎麼送禮搞好各種利益關係。

有人在途中辛辛苦苦地爬坡,有人在高峰戰戰兢兢地怕跌落。

可是為什麼要對所處的位置,如此耿耿於懷?

過一點普通人的生活,就那麼難嗎?

你覺得人生墮落到了一個無藥可救的地步了,然而,你不過是回到了這個世界90%的人中的一員罷了。

名牌大學畢業生送外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這兩天,一篇名叫《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送外賣》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作者是北大畢業的碩士,在個人成長與社會標準的交鋒之中,產生劇烈的焦慮與迷茫,而他解決焦慮的方式是成為一名外賣員。

在朝陽路作為騎手奔波一段時間,他對人生產生了新的思考。

他當初糊里糊塗地去送外賣,只是想找一塊粗糲的磨刀石。

“已經習慣了通過追求不屬於我的東西讓自己變得體面,但是每次都讓時間撕掉了遮羞布,這讓我的人生充滿了諷刺的重複,甚至在鑄造這把刀的時候也是如此。”

“二十幾年來,只有人幫我製造幻想,沒有人教我剋制慾望。所以剛開始做外賣員的時候我內心充滿了愁苦和狼狽,如今這把刀已經變得鋒利,我的內心也歸於平靜。”

真正的偉大,是勇敢接受自己的平凡。

你可以追求有所作為,也可以認為平凡可貴。

平凡與不凡,只是兩種人,沒有對錯之分。

人生又有多少場華麗在等著,其實不多的,即使旅行,也不過是在別人的平凡世界中走一程。

有了這樣的覺悟,便會珍重生活,不會輕易玩世不恭。

人生值得體驗,但不是所有人生都值得自己去過一遍。

喜歡看書,不用把所有書都讀遍,挑自己合適喜歡的就可以了。

有些人生,像那些看上去未經翻閱的書名一樣,完全可以讓它留在封面上,匆匆一瞥。

名牌大學畢業生送外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很多時候,不是你選擇什麼樣的工作,而是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大意就是筆者的小鎮上第一位清華大學生,畢業之後放棄旁人眼裡的輝煌前程,回到鎮上賣燒烤。

和那個“體驗派”送外賣的北大碩士不同,他是真正選擇了那份工作,也被鎮上人看不起:考上清華有什麼用?還不是在這賣燒烤?

筆者有次問他為什麼做這樣的選擇。

他回答:“我爸媽勞累了一生,供我上完大學,現在身體都不好,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從我們家到北京一千多里的路程,我不想在外工作,卻忽略了他們。”

“你看我現在,每天都能看到他們,有什麼情況我都可以知道。這樣豈不是很好?”

筆者追問:“那你不後悔嗎?”

“後悔?為什麼要後悔?我選擇了自己最正確的路,在他們老的時候,能在旁陪伴,我的一生也就沒有遺憾了。”

“工作都是為了生活,在能保證自己生活的基礎上,做什麼都是無所謂的,而且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像我這樣一天掙一兩百塊還是挺好的。”

生活不是選擇題,而是簡答題,沒有標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當你不再執拗於自己所處的位置,那人生便處處是風景。

《芳華》中何小萍和劉峰,是沒有背景靠山的小人物,比起那些官二代軍二代,他們在時代的巨大變化面前毫無招架之力,但他倆是最後那少數獲得了內心寧靜的人。

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人生未必就不幸福。

蔡康永說:“你以為快樂和悲傷是最重要的嗎?不是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平靜。”

每個人都應該像一顆星星,在自己的軌道上發光發熱,在宇宙中留下獨有的印記。

眾生百態,盡情綻放,方以為美。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

過上平凡的生活,也要用盡所有的努力。

名牌大學畢業生送外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