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就是擔當。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南京路轄區有這樣一個群體:她們都是女同志,她們不畏疫情,敢於擔當,積極作為,每天穿梭在轄區的大街小巷,排查、登記、宣傳,她們是城市的“逆行者”,是政策的“執行者”,是群眾的“守護者”。她們沒有齊全的防護設備,但她們有一顆為民擔當的心,有一腔捨我其誰的熱血,有一種誓勝疫情的信念。她們就是南京路辦事處新村社區工作者。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新村社區常住居民1395戶、4387人,轄區面積廣,防控戰線長,成型小區少,人員流量大,轄區內多為主次幹道,多為散戶居民區,每個區域間犬牙交錯,四通八達,而社區兩委工作人員全部是女同志,防控工作壓力大。然而新村社區工作人員不畏疫情,不辭辛勞,從大年初一開始,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黨委安排的各項工作部署。新村社區及時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由辦事處紀委書記、聯繫社區科級幹部丁福奎任指揮長、社區書記、主任任副指揮長,包保部門紀檢監察室和環保所全體工作人員分工負責,密切協作,開展逐戶排查和防控宣傳,落實各項措施,從上到下擰成一股繩,堅決打贏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在社區人員和包保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連日不休、加班加點、排查登記,新村社區共計排查1372戶,有23戶外出未歸,做到了轄區全覆蓋,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目前新村社區共計張貼宣傳標語600餘張,宣傳橫幅50餘條,封閉各背街小巷製作圍擋400餘平方,在成型小區不間斷播放政府公告3萬餘次,真正通過廣泛實際走訪與宣傳相結合的方式。讓百姓提高防控意識,宣傳全民防控,共保家園。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大年初二的上午,社區主任朱建芳帶領工作人員,來到華龍新村小區排查時,發現一輛湖北牌照車輛,在登記詢問過程中,這位湖北牌照女車主情緒異常激動,不配合工作人員的調查,經朱建芳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反覆耐心的宣傳講解,這位車主才說出她的車雖是湖北牌照,但是一直在上海工作,從未去過湖北境內,隨之把手機打開,讓我們看了下她的工作地址和有關在上海工作的照片及發朋友圈的定位。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新村轄區面積大,防控戰線長,從溮河區工區路軍供站到紅旗渠路金屬公司家屬院,各個衚衕相互交錯,新村社區結合實際,設置出入卡點12個。為嚴格落實封閉小區管理制度,新村社區主動承擔起在聯運路口設置總卡點的任務,制定符合新村轄區實際情況出入管理制度,實施雙卡管理,做好轄區居民的“守門神”。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新村社區對重點監控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張家秀、周徵,是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兩次聯合定點消殺單位--第五人民醫院對其居住地進行病毒消殺。對外地返回人員劉松及家屬做好居家隔離、物品代買服務,聯合心理醫生對其疏導,讓他們既感受黨的溫暖,降低了其外出感染他人的風險。轄區孤寡老人葛保先,在疫情防控期間肺癌去世,轄區工作人員多次聯繫協調,找到其遠在周口市鄲城縣的弟弟,因全國上下共同抗“疫”,親人無法到場,在其委託授權後,社區及時聯繫民政、公安等部門為老人解決了善後問題,其弟得知哥哥已妥善安置後,動情的說:“你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感謝政府、感謝你們”。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自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五加二”、“白加黑”,社區工作人員忘記了春節的歡鬧,心裡只有“還有什麼沒幹完”“還有什麼怎麼幹”“還有哪些要解決”.....社區書記熊海燕苦口婆心講解政策,挨家挨戶勸居民減少外出,嗓子發炎了,仍然堅持工作。社區主任朱建芳走街串巷不畏嚴寒摸排情況,嚴重感冒仍然帶病堅持卡點執勤。社區每個工作人員身心俱疲但從不懈怠,因為大家深知,她們身後是那些需要保護的百姓,只有防控工作做得越細,群眾感染病毒風險才會越低。

  元宵節當天,社區“疫”線仍有許多人在堅守。下午6點半,支部書記熊海燕在工區路老曹燒烤衚衕安裝隔擋板,猛然她看見一人騎著摩托車匆匆駛入衚衕。她敏感意識到此人可能從外地回來的,經詢問得知他是息縣籍的租房戶,有相關證明,她急忙叫來房東核實,並要求房東監督來人做好居家隔離防護後才轉身離開。當家人打電話問她什麼時間回家吃湯圓時,她總是說:“不急,再等會才能回家哈...”,這樣的回答,她也不知給家人說了多少遍……

信陽南京路街道辦事處:社區“娘子軍”,勇做“排頭兵”

  面對疫情,全民皆兵,雖有不解,亦有感動。轄區有21名黨員志願報名參加到抗擊疫情一線;轄區群眾和熱心公益人士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劉慶龍、劉慶亮兄弟捐贈一次性醫用口罩300個,酒精50L;瞿萬海捐贈禦寒帳篷3個為卡點值班人員遮風擋雨;陳玉宏捐贈蘋果一箱;杜慧勇捐贈自制豆醬2箱;“來此購超市”捐贈方便麵2箱、牛奶2箱、餅乾等食物。在社區人員表示感謝時,捐贈者們說的最多的是“你們才是大家最應該感謝的人,我們還能在家躲避疫情,而你們為了群眾,日夜不分,你們也是有父母、有孩子的,你們辛苦啦!”
  作為城市“逆行者”,社區工作者是驕傲的,是自豪的,新村社區全體工作人員莊嚴的對轄區居民承諾:“你們放心,我們會站在阻擊疫情的最前沿,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衛好我們的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