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孩子



在大小興安嶺交界的那片莽林中,最先開放的是達子香花,它們一簇簇的像飄浮在山林中紫色的雲。三十多年前,有一群年輕的生命,打著“屯墾戍邊”的旗幟,活躍在這片山林中,他們正像那盛開的達子香花,給寂寞的大山裡帶來了春天。後來這些紫色的雲漸漸地散去了,大山又恢復了長久的寂寞。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前幾年一個多雨的日子,我又回到了這片大山中,尋找遺落在山林裡黑土地上的紫色花瓣。無意中我發現了一個孩子,他的媽媽十多年前已經回到了上海,也許成了另一個孩子的媽媽。他就是她的孽債。


他不知所措地坐在我的面前,我一時也想不出問他什麼好。這孩子比一般山裡的孩子長得高長得白淨長得英俊得多,只是眉宇間掛著淡淡的憂鬱。


“出去玩吧!”他的養父老李把他打發走了,結束了我們尷尬的見面。老李對我說——


這孩子的媽媽是個很老實的上海姑娘,一下鄉就在我們連,和我都在養豬班幹活。她不怕苦,不怕髒,平時話語不多。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那一年,她回上海探了一次家,回來話就更少了,幹活不像過去那麼出力了。過不久連裡的老孃們兒都議論,這姑娘好像懷孕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的肚子越來越大了。關於誰是這孩子的父親,連裡有很多說法。她對我說,是她上海男朋友的。她說,她想把孩子生下來,但不想要這個孩子。大夥誰也沒有為難她。養豬班的活我全包了。


連裡專門開了一個會,研究這位上海姑娘的孩子怎麼辦。好幾家爭著要這孩子。領導商量,要選一家條件最好的。當時,我也想要這個孩子。我只有一個姑娘,已經十多歲了。老伴也非常同意。我家人口少,我又會殺豬的手藝,在連里老職工中,我家的生活條件就算最好的了。連裡最後決定,這孩子生下來,給我家。那姑娘也非常同意,她知道,我們一家人心眼好。


我記得那一天是中秋節,那上海姑娘臨產了,上午9點多鐘把她接到我們家,晚上6點20分,生了個大胖小子。把我和老伴樂壞了!我當時給孩子起了個小名叫“滿意”,她媽也同意。我們全家一起給她伺候月子,頓頓紅糖、雞蛋、小米粥。我買了幾斤豬肉,炸成丸子,天天給她喝丸子湯。一個月,我和老伴沒讓她下地,她和孩子都挺胖乎。


滿月以後,她要回上海探家,我給她拿了120元錢,當時我每月掙49元。還給她拿了200斤全國糧票、10斤白糖、2斤木耳和3斤白瓜子。這些東西當時都很金貴。她一走,我們只好給孩子斷奶,這下子把我和老伴折騰苦了。白天她在家忙成一團,晚上我也跟著起來好幾次,給孩子熱奶、餵奶、換尿布。不幾天,我這個胖子就變成了瘦子。這孩子從兩個半月到九個月,住了6次醫院,我們全家晝夜看護,連鄰居都來幫忙。孩子高燒39攝氏度不退,老伴嚇得直哭。後來還是上海醫療隊治好了孩子的病。


醫生告訴我們要給孩子多吃魚肝油和營養品,當時我的那點兒工資已養不起孩子了。為了多掙點兒錢,大冬天,我早上三點鐘起床,到河套割條子,幹了一冬天,割了三車條子,賣了幾十塊錢。後來老伴和姑娘上山採木耳,又掙些錢。這些年就是靠搞副業掙的錢把滿意養大,又讓他上了學。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這孩子很懂事,從小就知道幫我幹活,初中畢業就要參加工作。我不願意他在農場吃苦,聽說地方鐵路招工,我通過朋友找人,又去送禮,好不容易讓他當上了工人,全家非常高興,把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可是過不久又讓人家裁下來了。後來我又借了些錢,在場部辦了一個飯店,一心想讓滿意學一個能養家餬口的手藝。現在這個小店辦得不錯,孩子每天都跟著我上灶。


這些年,這孩子和我們一家感情很深,最愛他的是我的老伴,他12歲時就用自行車送她到場部醫院看病,要走很遠的山路,那孩子一點兒也不叫苦。連裡的知青都喜歡他,誰回去探家都給他帶好吃的,他都留給他媽吃。前幾年老伴去世了,臨死前對我說一定要把滿意撫養成人,我們不能對不起他上海的媽媽!


說起這孩子和老伴的感情,老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我又問起孩子的親生母親——那個上海姑娘。老李說——


滿意的親媽媽在上海住了一段時間又回來了,給孩子帶回許多吃的用的。每天一下工,她就到家來看孩子。開始孩子有點兒眼生,不理她,後來孩子和她一起總是一個勁兒地笑,真是骨血親吶!那時知青開始返城了,連裡的知青越來越少了。我看她每天都在嘆氣,我看出她想走,但又捨不得孩子!我說,你要想走,我幫你,以後你要想孩子,我給你送去!她哭著點了頭。我到團裡給她辦好了手續,又到師部給她批下來。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她是1976年年底走的,那天正下著大雪,天陰沉沉的。她收拾好行李,又到了我們家。孩子還不懂事,對她媽笑。我和老伴忍不住哭了。我對滿意他媽說:“這孩子永遠都是你的,你什麼時候想要,來個信兒,我給你送到上海!”她什麼也說不出來,哭著走了,我一直把她送到去嫩江的汽車上。車一開,她號啕大哭……


“這麼多年,她沒來看過孩子嗎?她沒來過信?”我不禁問老李。


“沒有,沒來人,也沒來信。”老李說。


“滿意知不知道她親媽的事?”我又問。


“上學以後,有的同學和他說過。他回家問過我和他媽。我說,你看我們不像你的親爹媽嗎?他搖了搖頭,再也沒問過我們這件事。這孩子心思重,也很懂事,他都快20歲了,不能不知道這件事,他是不想把這層窗戶紙捅破。”老李說得很沉重。


“如果有一天,滿意的母親來認他,你讓他走嗎?”我又問。“那時,我聽孩子的。他願意走,我高高興興地送他。他不願意走,我為他成家。現在我已經給他蓋起了60平方米的房子,還給他準備了兩萬元錢。過幾年就讓他結婚,因為現在我是他父親!”老李說得很真誠。


大山裡的人心真好!像埋藏在大山中的金子一樣寶貴。他們的善良不需要回報,卻不該被忘記!我真想讓滿意的媽媽看到我的這篇文章,我還想對這位荒友說:快回來看一看自己親愛的孩子吧!是否還應該對善良的老李一家說一聲謝謝!?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我走的那一天又下了雨。山色變得朦朦朧朧。我有意讓車在老李家的飯店門前經過。我看到滿意正站在門前,怔怔地望著通向山外那條泥濘的路。那路很長很長,消逝在天邊的雲霧中。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一直惦念著李滿意一家人,他的親生母親找到了嗎?他們的日子過得怎麼樣?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2009年夏天,我又走進了錦河衣場。過了梁曉聲題寫場名的古式牌樓,進了場部的中央大街,我一眼就看見了路旁的“美味香”小吃部。陪同的場裡的同志說,那就是李滿意家的!我急忙下了車,推門就進。只見有一位老人在餐桌上喝茶,灶房裡只有夫妻二人在忙活著。


“這不是賈作家嗎!”


十多年過去了,沒想到老李還認識我。


“快出來,這是你們的恩人呀!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老李招呼著兒子和兒媳和我相認。李滿意已經長成了壯實的漢子,他濃眉大眼的,只是眼神還有幾分憂鬱。他媳婦很漂亮,長得白白淨淨的。身上扎著圍裙,精明幹練的樣子。


說話間,滿意的媳婦麗巍給我們倒水,我問起她和滿意的婚事。她笑著說:“都是我爸給包辦的!”


老李樂了:“是這麼回事!”前幾年,老李看滿意有點不安心飯店的工作,就讓他到姐姐家所在的四平學修汽車的技術。這時,一個海倫縣初中畢業的姑娘王麗巍到錦河的姨家串門,有時也到老李家的“美味香”打工當服務員。那幾年先後有三十多個女孩子在他家當服務員,可老李就看中了麗巍,這孩子不僅長得好,還善良熱情,有辦事能力。這時在四平學了半年藝的滿意也回來了,一看美麗勤快的麗巍也有些心動,四平也不去了,戀上了飯店也戀上了麗巍。經親友們一說合,就成全了這段美滿姻緣。


1997年老李為他們操辦了婚事,婚禮辦得很體面,擺了15桌招待親戚朋友。兩年後虎頭虎腦的大孫子出生了,那天正是大年三十,老李放了好幾掛鞭炮,他是滿意,太滿意了!馬上請人給孫子起個有學問的大號“李誼軒”。這小子正讀小學二年級,成績很好,全班70多同學,這學期排名第6,老李特為孫子頒發獎金1000元,還為他買了自行車和旱冰鞋。


麗巍把在樓上看書的小誼軒叫下來和我們見面,這小子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看客人誇孫子了,老李一高興又對孫子預發“嘉獎令”:如果你下學期考前三名,我發獎金三千!


滿意對養母朱照香的感情最深,那年滿意和麗巍訂了婚,他們一起回海倫探望父母,坐在車上遠遠看見了母親的墳,滿意就流淚了。到了岳父母家,發了三天的高燒,什也吃不下去,把老王家嚇壞了。後來滿意和媳婦為母親燒了點黃紙,心情才好起來了。


他心裡想的是,媽媽要能活到今天多好啊!她早就說過,我一定給你娶一個妤媳婦,媽幫你看孩子…現在每年清明節,滿意一家三口,都去母親的墳上祭奠,母親愛吃水果,愛喝飲料,每次他們都帶許多,都擺在墳前。說到這兒,我發現滿意的臉上充滿了傷戚。養母的早逝,永遠是他心中的最痛。


我又問起滿意的生母玉珍的情況。她是1976年底走的。


“這是我最大的心病了。”老李接著說,滿意越來越大了,他的身世也不是什麼秘密了。這些年常有知青回來,每一次滿意都很在意。他不說,我心裡也明白,他是多麼想讓親愛的媽媽能回來看一看他,那畢竟是自己的生母呀!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回訪知青與李滿意(中)


他每一年都盼,每一天都盼,知青來了一幫又一幫,就是沒有自己的媽媽!別看孩子每天忙忙活活,他心裡很苦。特別這幾年我動過三次大手術,身體越來越不好,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我有生之年讓他們母子相認,要不,我死不瞑目啊!


2000年7月,老李在到江蘇老家探親時到了上海,他找到了玉珍當年留給他的家庭地址,可是老房子早就動遷了。他又找到了和玉珍一起下鄉的戰友朱彩玲和徐順娣,還好在街道辦事處當主任的小徐通過公安局戶籍部門,查到了48個玉珍,但在上海某某路383號住的只有一個玉珍,那肯定就是滿意的媽媽。


冒著酷暑,老李跟著徐順娣和朱彩玲換了兩次地鐵,終於在附近的一個縣城找到了玉珍住的那棟樓。來得太唐突了。老李在樓下等她們倆先去通報。別看老李像個粗人,可心細得很。他心急如焚,滿臉汗水地等了一個多小時,她們倆下樓了,可不見玉珍的身影。她們不好意思地說:玉珍不想見你,更不想見孩子。她說,返城後她38歲才結婚,愛人和婆婆不知道她過去生過孩子。他們對她都很好,後來她也沒有給他們生過孩子,已經很對不起他們了。如果現在跟他們說她有過孩子,他們接受不了,這個家就完了。


老李揹著沉重的包袱又回到了錦河,他覺得無法面對兒子和媳婦,從他們失望的眼神裡,他知道他們的期盼。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現在你媽媽身體不太好,家裡又不方便,這次我沒見著她,以後她肯定來看你們。老李看到滿意當時眼圈就紅了……


麗巍說,從這以後,滿意變得更沉悶了,有時睡到半夜就哭醒了,他對妻子說,我媽肯定病得很重,我要到上海看她,要不把她接到咱們錦河,咱們給她養老!麗巍還領著滿意去找過姚富忠場長,他對這兩個傷心的孩子說:“你媽媽能不想你們嗎?她現在不能見你們,一定有她的難處,你們好好過日子吧!總有一天她會來看你們,能不來嗎?還有一個這麼好的孫子!”從此,滿意再不提這件事了,可一閒下來,就坐在門前,對著通向山外的公路發呆。


當晚就在李家的“美味香”,我們品嚐了滿意的手藝,雖然都是家常菜,做的還真是有滋有味。席間,我又激動地說,我再寫一篇文章,一定讓上海知青轉到玉珍的手裡,看了文章她就可能來看你們。老李破例喝了酒,他說,我一定要看到這一天。我建議滿意兩口子把“美味香小吃”改成“李滿意酒店”,讓知青中的名人給你寫個匾(當然梁曉聲最好),門前再立個牌子,寫上滿意與生母和養父母的故事,你這個店就火了。回來的知青一定來做客,一傳十,十傳百,有一天,你媽就慕名而來了。滿意和麗巍喜形於色。


早上,滿意兩囗子,聽說我們要走,又請我們到他們店裡吃餃子。我說:“上車餃子,下車面,還是吃麵條吧,我們會常來。”老李和孩子們贈給我一包蘑菇和木耳,他們說自己在山裡採的,乾淨。是呀,山裡人的真情是沒有汙染的。


同行的新華社記者周確為我和老李一家三代人攝影留念,朝陽下小店熠熠生輝,笑意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揮手告別時,我想起昨晚滿意對我說的話:現在我最大的心願,是讓養父頤養天年,讓生母幸福安康,與我們早日團聚。我對他們全家說:祝你們萬事滿意,永遠滿意!


車遠行,心猶在。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梁曉聲給李滿意的信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滿意你好:我是梁曉聲伯伯。賈宏圖伯伯囑我為你的小飯店題匾,我已寄給他了,想必他已轉給你了吧?我的毛筆字寫得並不好,很少寫了贈人的,尤其羞於為人題匾。但你宏圖伯伯說,你希望由我為你題匾,又因你是知青的孩子,我便覺得當然要題了。於是呢,又寫了一大幅條幅送你。


我抄寫的是清代詩人的一首五言詩,究竟是哪一位詩人的詩,我記不清了。那是一首友情詩,我想借它表達我和宏圖伯伯,以及其他關心著你和你們許許多多知青兒女的友愛。


滿意,在養父老李的幫助下,也通過你自己的努力,經營起一家小飯店,而且還經營得不錯,這使我和你宏圖伯伯特別高興。我們也特別欽佩你。我前邊說了,我的毛筆字寫得並不好,但在北京,那麼大幅字,也是可以賣幾千元錢的,儘管我從沒賣過字,但確有人帶幾千元來求字的,多是些收藏愛好者。我說這些話的意思是,如果你面臨缺錢的任何情況,那麼不妨把這幅字賣掉,千萬不要捨不得。倘賣了伯伯寫的那第一幅字,居然能解你的燃眉之急,我會非常高興的。你需要我會再給你寫的。倘你遇到的困難很大,急需的錢較多,那你也可如實對你宏圖伯伯說,我和他雖然都是知識分子,並非財大氣粗的人,但是在你急需經濟援助時,我們都是願意盡力而為的。我們的能力達不到,那也會向更多的當年知青發出呼籲。


滿意,我對你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在你有精力時,瞭解一下,你周圍哪些知青們的兒女(不一定非是北大荒知青們的兒女)的生活還處於困難之境?那是些怎樣的困難?急需的又是怎樣的幫助?若瞭解到了,寫下來,寄給你宏圖伯伯。我和你宏圖伯伯雖然都開始老了,卻由衷地希望,能多為需要幫助的知青兒女們做些實事。


滿意,最後我想說,要明白這樣幾點——首先,不論碰到了多大的困難,不論人生處於怎樣的低谷,都不要認為自己已經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在我看來,雖然不幸著,但卻能以堅韌之精神抗住人生壓力的人,是可敬的,也是值得學習的。同時要相信,不止我和宏圖伯伯關心著你們這樣一些知青後代,更多的人也在關心著。當然,首先是你們的知青叔叔、伯伯和阿姨們。那麼,還有什麼困難是我們共同克服不了的呢?


我相信,你的生父生母都是愛你的,也愛你的妻子和孩子!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們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把你送人的。現在他們每時每刻都在思念著你們,因為你們血脈相連。他們可能還有些特殊的原因,不能馬上和你們見面,我想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到你們的身邊。不要特別在意他們認不認你們、什麼時候認你們,因為你們不缺少愛,不要忘記我們所有知青都是你的親人!


人怎樣活著幸福感才能多一點兒?


關乎幸福的方面實在太多了,但是一方面常被忽視,那就是——虔誠地體會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真情與溫暖,並且使自己像導體一樣,將生活中的真情與溫暖傳導開去……


這是我對人生的一種經驗總結,你試試看好嗎?


祝你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生意興隆!


代問你的養父好!那是一位可敬的老人,所有的老知青都感謝他!


梁曉聲


2009年9月16日 於北京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知青們與老李(左6)李滿意(右5)李妻(右4)在梁曉聲題字的飯店前留影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李滿意(右1)李妻(左1)在梁曉聲題字的飯店前留影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李滿意近照


被遺忘在大山裡的知青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