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网课老师和在校老师有什么不同感受?

寒枫一叶


受疫情影响,很多的老师当上了主播。这也许是我们生命中难得的一次尝试,也是不可磨灭的记忆。那么当网课老师和在校老师有什么不同感受呢?就我本人而言,感受如下:

1.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生的无比思念,平时那些不听话让人操心的学生此时也变成了想念的对象,所以人与人之间真的需要交流。

2.由于网络原因,网上上课缺少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总感觉一堂课是一个人的狂欢。也缺乏学生的及时反馈,不能根据反馈作出相应的措施,只能想当然的讲下去。在校上课,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针对问题作出改进。网课缺乏对学生情的掌握。你不知道你对面的学生是以什么姿势在听你的课,是站着、坐着、躺着?而在课堂上,随时可以注意到学生的态度。

3.同时作为网课老师与上课的同学们一样,每天备课、上课,面对电脑时间过长,影响视力,这也是各位同学的现状。所以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早日回到美丽的校园。



杜波波老师


当然有不同的感受!早就想说了。

虽然我不是网课的直播老师,但是每天必定准时上网课,因为上网课的老师是某大城市的知名老师,她上课的方法可能和我们农村老师平时上课的方法不大一样,作业也是不大一样的。说真心话,他们的课都讲得很好,不知道学生能不能听懂,三十分钟一节课的样子,娓娓道来,重难点都讲了,不知道学生有没有做笔记,课后作业的量比较合适,只是有些带有实践性的作业,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并不适合农村的孩子。所以我每次听完直播后,我都会根据课堂内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布置一点作业。

说到在网上上课和在学校上课,老师有什么不同感受。我想这方面我也可以发言,我感觉最大的不同是驾驭不了学生。学生是不是都来听课了?我不知道;学生是不是认真听了?我也不知道;学生有没有做笔记?我还是不知道;学生的作业做了吗?是不是独立完成的?我只能知道一部分。通过每天班级小管家的作业反馈率来看,每天交作业的同学大概有一半多点,其它的同学没有提交,不知道是不会使用班级小管家还是没有做完作业,那些做完了作业的是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有没有抄袭别人的,我也不清楚。家长群里面每天都发了作业,家长应该是知道布置哪些作业的,有的作业家长要求给答案的,我也给了,不知道这些家长会不会去检查作业。

老师在网上上课,不管是课堂上还是在课后作业上,监管不了学生的行为,自然也难以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至于他们学得怎么样,那只有返校了以后,老师检测一下就清楚了。不过,我可以想象得到,回校后老师肯定是要忙一阵子的了,查漏补缺,质疑问难,甚至大部分都不懂的还要重新讲过。至于前面学习的内容,还有必要提纲式的复习一下,因为网课每一科每天大概是半小时的样子,这半小时他们是不是把知识都装进脑子了,有没有巩固,我感觉有点没底,因为小学生毕竟太小,自觉性也没那么强,上完了一节网课他们就好像完成了一个任务,剩下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前面的内容也有可能都忘记了。

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网络教学有网络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有课堂教学的特点。学生们能适应的,家长们渴望的,老师们需要的我想更多的应该是课堂教学吧。各位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交流!


桃李芬芳笔耕不辍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正在给学生上网课。坐标,上海。

每天两节课。内容是学完直播课以后,带领学生讨论交流刚刚学的内容。用的平台是晓黑板。

我感觉上网课妙不可言。有做网红的感觉。上完课飘飘然,感觉自己成了大明星。

这种感觉,就像是大孩子带小孩子玩儿。直播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精神食粮好比是压缩饼干。我上网课,好比是和孩子们一起把压缩饼干细细咀嚼,慢慢儿吸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柴火是现成的,米也在锅里。我想不当巧妇,都难。

我是语文老师。我跟着李伟忠老师,提前把课学几遍。重点,难点,学习方法,摸得一清二楚。带领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心中有数,应付自如。

来说说今天的学习内容吧。今天这节语文课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用对比句来表达感情。一个是积累古诗《游子吟》。用对比句子来表达感情。我先举例子: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用对比表达了对自己的家的喜爱之情。然后结合提前准备的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造句。学生争先恐后举手。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一句话。上网课。上这种不需要自己用心设计的课,占公共教育资源的便宜。真是爽到飞起!


老催宝宝


随着疫情的散去,我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马上要重返校园,说说我的感受吧。

1、备课累

上网课的备课比面授时的备课要复杂的多,因为要求每一节课都是30分钟,而我们这里在校上课一节课是45分钟,不要小看这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你可以用互动,提问等很多方式来查验孩子这节课的收获情况,而网课往往在都是一直在讲课,互动很少,所以老师在备课的工程中,就要保证在30分钟内给同学们输出一节课的知识量,还要保证孩子的接收顺利,你就得在备课上下功夫,一节课的备课可能反复要修改好多次,才能满意。

2、批改作业累

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学习质量,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网课教育都会留下课后作业。现在网课期间每天批改作业,老师要盯着手机看几个小时,才能批改完同学们的作业,你能想象到一直盯着手机几个小时的感受吗?腰酸背痛,两眼昏花。

3、身体累

那个教师家里没有孩子,自己这边要上网课,还有照顾家里孩子上网课,自己要备课,孩子要预习,自己要批改作业,孩子要完成作业,还有随时要接听同学们的电话,给同学们答疑解惑,真的心累。不过也有好处嘛,让所有老师们都过了一把网红瘾,看着屏幕里自己的直播,是不是很有感觉。

总之:现阶段的网课,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我们还是要等待开学,等待重返校园。


屈大强


作为一名已在家工作一月有余的老师,真的有话要说。感受真的很深!

首先,工作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在校,和孩子们是面对面。上课,作业,订正……更容易操作。在家,面对着电脑。我们现在使用的是钉钉同步微课视频授课,作业提交到钉钉,老师电脑上批改。几十份作业批下来,眼睛痛,眼泪直流,真的很累人。更不用说一些作业拍得模糊不清,或者是不拍照片,拍些抖动厉害的视频,看的头好晕。能交还是好的,有些作业,联系家长,微信,钉钉,QQ,电话,都不回应,也无可奈何。当然,作为家长,也很辛苦。上班之余,提交作业,督促作业,相信家长们内心也是崩溃的。所以,一起崩溃!

其次,学习效果肯定差很多。当然,能够做到严格自律的孩子,肯定不存在效果上的差距。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少去了教师的督促,家长又上班去了,很多孩子很难高效地学习。你可以想象一个娃,翘起二郎腿,坐在电脑前学习,可能手头还拿着一包薯片的画面。至于作业,一些熟悉百度的孩子,完全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答案。等到返校,想想要补的漏洞,内心是恐惧的!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不同感受,一言难尽……只盼春暖花开,摘下口罩,回到熟悉的校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期盼着回到亲爱的可爱的校园!





简单家


网络教育和线下教育还是有很多区别!

疫情期间通过网络授课,深切的感受到了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不同,我主要列出以下几点

优点:

1.优秀师资集中利用,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2.作业布置、批改等通过线上进行,高效且节约

3.学生在家学习,避免了很多安全隐患

4.线上容易大量存储学员的很多学习信息,便于及时查漏补缺

缺点:

1.线上授课老师无法实时感受学生的状态,只能自己往下讲,适当参考弹幕中学生三三两两的回复,可能很多学生已经走神、甚至离开课堂,老师都无法觉察到

2.线上授课中要求学员回答问题,效果也不是特别好,不能恰当的选择合适的学生来回答。评论区积极的学生就那几个,其他学生不接老师的连线

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可能存在抄袭、网上搜索答案等情况,比日常在学校学习要严重很多。

4.线上授课书写有限,板书效果不够好

5.线上授课,老师的课堂张力会弱一些,可能相对死板,基本是纯知识的教学。孩子们也感受不到老师的表情、形态等



最强大脑欧阳老师


作为一名常年习惯于一支粉笔站讲台的年轻老师(并非不会做PPT,只是更倾向于非必要时尽量少用PPT),身处此次疫情核心区域的武汉市,截止目前做高三网课老师已有一月有余。从一开始的非常不适应,到目前的相对而言应对自如,笔者也算是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从“台前”到“幕后”的转变。要说“做网课老师和在校老师有什么不同感受”,那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不过相比于什么变身网红,狂得点赞等等类似的浮于表面的感受之外,从一线教师角度而言,在网上讲课,笔者最大的感受有两点:1是少了一份对于学生听课过程的把控,2是多了一份课前课后的繁杂事务。

先来说前者吧。笔者属于那种讲课时非常关注学生听课状态的老师,无论是学生的面部表情,还是回答老师问题时的音量大小,都是评判的标准。如果在课堂上讲某个关键点时,讲着讲着发现学生的思路没有跟上,比如从面部表情上没有反映出收获知识的喜悦,又或者说面对老师的问题没有能够在合理时间内给出适当的呼应,那么笔者此时就一定会开始及时调整讲课的进度,直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重新转忧为喜,才会继续讲解下一个环节。但是自从改为当一名“网课老师”之后,对着空气或者屏幕讲课的感觉实在是太虚无了,以至于我不得不一度是站着电脑前想象着在讲台上的样子来讲课。特别是连点一位同学回答问题都需要耽误几分钟来“开麦”,又严重打断了讲课思路,让笔者不爽的感觉又更多了几分。总而言之,“网课老师”从对于学生听课过程的把控来讲,一定是在极大程度上弱于在校上课的,其实这也是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听网课的根源之所在,脱离了现场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天然的就会脱离了一种集中注意力的氛围,要想集中精力听课也就变得困难许多了。

再来说更让笔者更为痛苦的第二点吧。由于武汉市今年高三的学生在1月21日紧急放假时还并未意识到疫情发展情况如此迅猛,手边并没有带齐全的资料回家,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家里都没有足够的笔和纸,不得不在教科书或者报纸的边边角角打草稿。于是从年后开始的教学活动也就不得不在学生没有学习资料的大背景下开展,所以笔者不得不选择了每节课做PPT的形式来开展,同时批改作业也不得不面对屏幕开展。除去每天上课的40分钟,至少还需要1个多小时准备PPT,和1个多小时阅览所带两个班的学生的作业。这种解决课前课后的繁杂事务所带来的疲惫感甚至盖过了讲课40分钟的劳累,以至于我甚至希望多讲讲课,少布置点作业。附上一张笔者这一个月来的课件作为见证吧!

以上就是目前所有感受中最大的2点感受,希望此次疫情赶紧平息,希望武汉市的学生和老师能够早日回归课堂。


班主任S老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网课老师

网课老师主要是面对的学生是隔着一个屏幕去了解,而且基本上网课老师不需要管理学生的课堂纪律,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课堂教程就好了。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在网上完成批改。

但是也有部分老师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

不管怎么样都是有利有弊的。

在校老师

在校老师面对的学生是直接面对面的,可以很直接的沟通,但是这个样子真的要管理他们的课堂纪律还有其他外在的原因。


婷婷姓张


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兼任信息技术老师,自2月12日网上开课以来,一直坚持每天上一节数学课,期间还给全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一、上好一节网课真的不简单

网上学习,老师与学生中间全靠网络连接,你无法了解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听不听得懂课,虽然有许多信息反馈的方式,但是反馈的周期较长。

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课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你必须认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本节课的难点在哪?设计怎么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常规课堂里面,师生面对面,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都有可能注意到,而一个在常规课堂里善于抓住学生的老师更是会充分利于自己的态式语、震慑力、亲和的语气等吸引学生,帮助他们突破难点,这一切在网课里都没有很好的替代方法,唯有设置巧妙的环节、精彩而又接地气的例子、实时的互动功能运用才能吸引学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图为笔者开展县级培训)


二、教师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亟待提高

很多老师的网课其实也轻松,可是效果差强人意。他们无非就是从网上随便下载一个课件,现在直接下载课件的网站和软件很多,比如我校推荐使用的101教育PPT,下载课件后,只需要改个授课老师的名字,然后上课时照着幻灯片和教材念就完事,我在巡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效果呢?这样的网上课堂就像一群和尚在寺庙里听大和尚念经,枯燥之极,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毫无精彩之处,没有点晴之笔,这样的网课不上也罢。

真正要上好一节网课,不是说不能从网上下载课件,但你必须具备从大量信息中找出你最需要的,你要整合、修改,你要切合你的校情、学情。所以,上好一节网课考验教师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网课教研势在必行

上网课对于大量老师来说,都是新鲜事物,大家都光顾着过主播瘾了,却忘记了网课研究,由于师生教学场所分离,许多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还没有研究的意识,任由老师自由发挥,学校领导也乐于偷懒,不巡课,不听课,不组织培训,不组织研究,那怕上再多的网课,也只是浪费了更多家长的流量而已!


四、网课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相关软件平台(比如钉钉、腾讯课堂等)都提供了较完整的作业处理流程,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传,老师批改,批改后学生还可以改错,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任何软件和平台都无法替代的,那就是完成作业的过程。现在的孩子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大多都会利用到网络的搜索功能,甚至比家长老师都还要强,加上现在的作业类APP又多,什么作业帮、X辅导、扫一扫......随便一个题目,只要孩子手中有手机,轻轻松松获得答案,然后照抄上传,或许老师还异常欣喜,在学校从来不交作业的孩子现在在家里居然交作业了,而作业质量还不错,其实他只不过是练了一下字而已。

无论是上课还是作业,如果缺少了家长的监督,最终的效果就是老师家长都认为孩子学得认真,只等到学校后一考试,才发现一切都是假的。


以上说了这么多,是我上网课的真实感受。咱们唯有希望疫情封锁早日结束,重返校园,开始我们正常的教与学。

谢谢你阅读至此,我是峡江李哥,请关注我。


峡江李哥


上网课感觉工作量是平时的一倍,而且效果也不能成正比。也就是说,我可能费了好半天劲备了一节课,到了学生那也不一定有效果,甚至都不能保证学生是否真的听了课。学校有学校的要求,老师还要做,但是做了不一定就有效果,就不知道这样的无用功做了有什么用。而且网课让人脱离了真实课堂,没有提问回答,没有眼神互动,没有面对面的及时反馈,完全找不到课堂上的感觉。老师亦如此,就更不要要求学生能达到什么水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