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都是为了盈利吗?

失魂鱼


对于民办教育是否为了盈利的问题,我们要全面分析,因为在实际做法上面,“盈利”和“为了盈利”是两个不同的理念。“盈利”是指除却成本之后有剩余。“为了盈利”则是在办学中,尽量控制成本,从而最大限度获得利益。

对于指那种,我们具体分析:

第一,从国家法律层面

2017年9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实施,其中对于学校的是盈利,做出了管理规定

:民办学校分为营利性学校和非营利性学校。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形成的资产归举办者所有,学校自主运营、自负盈亏。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继续投入教育,形成的资产归学校法人所有。成立于2013年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已从最初发起成立的26家民办高校发展到今天已有74家民办高校加入,而且成员还在不断增加。

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讲,我国规定民办学校可以选择作为营利性高校,因此,民办学校是可以盈利的。只是对于盈利的去处不一样。如果不盈利,是没有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第二,从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看

在我国,民办学校和公立班学校的根本区别在于经费来源不同。公办学校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营。而民办学校国家原则上不予经费支持,都由民间投资兴建。也就是说,民办学校的所有运营成本都需要从学费上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民办教育学费都贵的原因。

民办学校在发展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发展壮大,如果学生的学费只够维持成本是不行的,一定有一定的盈余,只有用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发展。虽然,有一些企业投入学校不是为了盈利,但是学校本身的发展要求学校必须有一定的盈利。

综合来讲,民办教育不都是“为了盈利”,但是民办学校必须“盈利”,否则难以运营。


义哥说教育


==============================================================

(华丽的分割线)

1、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从前的私人银行家》,早期有些信誉卓著又有一定资产的人,因为身边朋友的需要,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银行家”,当然,主要是从事储存和放款的工作,费率也不会很高甚至没有。今天的银行(不包括投资银行),其主业仍然是吸储和放贷。

民办教育其实从印象来看是受到歧视的,所以会把民办学校挂在招牌上的,一般是规模较大的地方升学名校或是郊县、城中村的小规模学校,至于其他会有上市规划或是本身就带有资本色彩的学校是不会喜欢提民办这俩字的。

如果不是一个创业项目(花风投的钱),也不是什么贵族学校,那么一个人投入自己身家,收不太多的学费,在随时可能被消防等部门审查的情况下,开一间学校,他的目的是什么?慈善吗?不,还是生存,初心和目的都是很复杂的,谁都不是无垢之体。

赚钱跟办教育从来不冲突,只为赚钱而办的教育甚至也没有问题,毕竟制度就是这样,有注定要写进历史的权力人事推动教育产业化,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谈民办教育上市和初心其实意义不大。既然是一个产业,一门生意,凭什么不能以赚钱为目的来做?既然股市是用来圈钱的,凭什么我的这门生意不能圈?

没那么多崇高的目标,搞路演的都是讲故事的高手,美国总统选举说那么多,实现了多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许他得到的什么更多,那么他的初心就是什么!

网友一:

  民办的大学更加不用说啦,学费贵得很离谱。即使是本科,也要比公立的大学学费高出两三倍。除此之外,学校里面的消费也很高。三本的学习氛围很差,课又少,学校都是想着尽可能地节省成本而不是真正为了学子。所以很多从三本毕业出来的学生都是被社会歧视,觉得就是“花钱买学历”。

  而三本的学生学校的专业知识跟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力也不相匹配,所以他们一般都是不认可三本毕业的学生,宁愿去招公立大专毕业生。

  网友二:

  民办学校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学生,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民办学校本身是由众多社会资本合力举办的,这些资本是有营利需求的,并不是慈善机构,而且学校的老师和其他职工都是每个月都需要发工资的,而发工资的钱只有少部分来自政府部门的补助,大部分是需要向广大学生收取的。

  学生们上民办学校所花的钱一般比公立学校多,这样给广大家长的感觉就是学校挣了很多钱,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些办学效果不好的学校其实是很难营利的,只有办学效果好的才能有比较多的营利;办学效果一般来自升学率这块,例如中考升学率,高考升学率等。

  网友三:

  不为学生考虑,学生成绩不好,作为一个民办学校,你觉得它能招到多少学生?能收多少钱的学费?

  至于说什么应试教育不好之类的话,说真的,一个连应试教育都应付不来的学生,就别指望能在素质教育上能有什么成绩了。就好像一个连路都走不清楚的人,你还指望他能跑个10秒一百米不成?

  网友四:

  民办学校,在体制上来讲学校本身是不纳入国家教育经费管理体系,因此无法享受各项政策扶持。作为营利性机构,在各项运营成本叠加的后果必然会使其价格高企,这些费用的支付者就是家长。然而,如果单纯以学费高低去作为考量孩子学校标准的话,那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可苦孩子,爱孩子的家长,大多是全面考察学校软、硬件设施和学校风气人文环境等条件后作综合选择。据我所知,部分家长宁可放弃原应享受公办学校免学费学位的待遇,转而耗费昂贵的费用去选择学习和生活环境优美的私立学校。

  网友五:

  我是民办学校的老师,去年下班学期我们学校的学费又涨了五百,一学期将近四千元,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可是涨价后,学校的学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转来了更多的插班生。究其原因,个人觉得: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好。

  现在农村公立学校虽然不收学费,但师资力量确实不行。我在公立学校代课的时候,没有老师愿意教英语,我作为三年级的老师去代五年级的英语课,有时候还要排练元旦文艺节目。是别的正式老师能力不行吗?显然不是,只是他们觉得工作稳定,混混日子就行了,把身体养好,多拿几年国家的钱。

  网友六:

  民办学校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小学、初中、高中、高校等等,但最终还是以盈利为目的,不然开学校开学校干嘛?而一般的公立学校都是有会有国家资金补助,自然学费很低或者是不用出钱,真正地普及义务教育。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机会上公立的学校,有一些孩子跟随爸妈去到大城市里上学,没有当地的户口是不能读公立的学校,只能读学费贵的公办学校。如果是家庭条件好的的,读那些贵族学校,师资水平都很高,氛围又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这钱就花得值了。


理科王零冲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也有办得不错的民办学校,当地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态度,也完全不同,大多不是出于利益思维,而是帮助民办学校办好学校的教育思维。比如最近,温州翔宇中学被批准设立,知名教育专家、该校校长卢志文发微博称:“从学校提交正式设立申请资料,到审验资料、瓯北实地考察,至局长会议通过,用时不到一周。”

据笔者了解,当地政府是建好校舍之后,零租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教育机构办学,政府部门向中标的教育机构保证,在师资建设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在办学过程中,不干预学校具体办学,不从学生学费中拿一分钱,还会按人头进行补贴。政府部门对学校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按教育规律办学。对于学校的办学质量,政府部门在招标时提出,四年之后将委托专业机构对学校办学状况进行独立评估,如果办学质量得到认可,继续零租金享有校舍,而如果评估结果不令人满意,政府部门将向学校收取一定租金。换言之,不收取租金,就是对学校办学的一种奖励。

这是完全按“管评办”分离的模式举办民办教育。政府负责管理(和一定的投入),具体办学由学校自主进行,评价实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由于政府的角色定位清晰、明确,因此,不会认为办好民办教育不是自己的事,而其实和举办公办教育一样重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两会期间曾指出,“办一个公办学校的钱可以奖励十个好的民办学校”。他建议,作为政府,民办教育越多,应当是越高兴的事情,要更多地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资本。

要实现中国教育梦,离开民办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仅靠国家资金,难以给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不利于教育的多元发展。对此,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有深刻的认识。当然,要让教育部门都转变对待民办教育的观念,不能依靠他们自身的自觉,有必要修订我国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界定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权力边界,落实所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确保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有平等地位,一视同仁。







较真同学


本人开了一所民办培训机构!说盈利,也正常,因为毕业没有工作,需要生存,人人都是消费者,没有例外,所以就得想办法赚钱,大学所学专业是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所以毕业了就以这个为生存。可能提到办学很多人认为是暴利,其实没有那么乐观,现在办学遍地,有证的,没证的,在家教的,都可以,狼多肉少,当然,有个别的确实收入很可观,但是还是少数,大多数都是为了生存!认为这个能发家致富肯定不是圈里人!至于文化课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应该比我们好些,至少全学,不像特长课,不是必须学的!


大宝燊燊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长大的我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现在人们不再强调读书无用论,不管是家长的文化高低,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了。在学校里有老师传授的课程,那么在课余的时间,为了能够更好的走在别人的前面,人们选择上补习班,或者是学习更多的其他知识。那么,这就不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民办教育缓解了公办教育系统的压力,使得教育资源更合理的分配。如果你上民办教育,你可以享受更好的教学环境,更贴心的服务。与此同时,民办教育的收费也是高于公办教育的。这就让不少上民办教育的人们质疑,民办教育终究是以赚钱为主。

这么认为也是没有错的,毕竟只有好的待遇,老师才能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教学。

老师也需要养家糊口,不要说现在的老师变了味。在当下浮躁的环境下,我认为老师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的职业。

和公办教育的区别在于,民办教育一切都要靠自己来维持生计,没有政府的拨款,所有的开支都需要精打细算,为了生存下去,民办教育更加的注重教育的质量,这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唯一出路。把质量搞好,民办教育才能走的更远。

民办教育以盈利为目的是为了拿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更好的回馈客户,像新东方这样的民办教育就是很好的标杆,盈利多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肯定也好了,在教育上,谁也不会只做一锤子的买卖,长期的生存下去,才是民办教育的根本,那么这样就必须以盈利为目的。民办教育的盈利和教学质量是相互依存的,两者并不矛盾。


小洛创业日志


盈利是应该的,有投入就应有回报,投资人投上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沒回回报谁给利息,他们也要养家,从何而来,国外是捐赠的钱办学校,当然可以不讲盈利,搞民办教育的把质量抓好就行,盈利是应该的。


用户15845005787


对于举办民办教育,政策规定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求是自负盈亏,不得有利润。但实际上,高考前的教育,从幼儿到高中,所有的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都是奔着挣钱和以盈利为目的。至于民办职业院校和大学,不清楚。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长江源1461209671579


你是来搞笑的?!资本都是趋利的!你见过那个资本家是不求回报的?!在产业化口号下,投资教育是获利最丰的,教育资源匮乏阶段,资本进入教育行道,是最明智的选择!


乡下人882


教育本来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中国史上有那个朝代靠教育挣钱?教育医疗的逐利化符合我国国情吗?我们反思吧,应该回归他本来的道路。


紫水晶28883981


我认为「是」!

这年头,无利谁起早?

也不单是民办教育。各行各业均如此!有谁说办企业、办实业不是为钱?有吗?净虚头巴脑!用成语中的一句(十个字)就足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