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朝诗人杜甫通过自己的代表作《春望》,展现了盛世王朝的衰败与落魄。面对国家与人们遭受的苦难,作为历史见证者的杜甫都如此痛心疾首,换做皇族后裔乃至皇位继承人,岂不要郁闷死?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石涛,就是这样一个中了“头奖”的宗室后人。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石涛(1642生一约1707卒)清朝著名画家、中国画宗师

石涛原名叫朱若极,是明朝靖江王的后裔。初代靖江王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孙,被封在桂林,爵位世代承袭。可惜当石涛仍在牙牙学语时,崇祯皇帝就被李自成逼得自尽了。见状,第十一代靖江王朱亨嘉便动了“延续国祚”的念头。他不仅自封为“监国”,还将儿子朱若极立为准太子。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影视作品中的靖江王朱亨嘉正计划驱敌复国

谁料此举不仅引来了清军的围剿,也让个别眼馋的藩王有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就这样,还不等朱亨嘉揭起反清大旗,便遭到了自家人——唐王朱聿键的囚杀。年仅2岁的朱若极则被府内的下人藏在行李中,侥幸捡回一条性命。为了避免皇位继承人的身份曝光,下人便带着“准太子”一起削发为僧,并为其改名石涛。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石涛作画图》 齐白石作

期间,吴三桂等明朝降将害怕皇室宗族找他们算账,对前朝“余孽”赶尽杀绝。即使是逃往海外的朱姓子孙,都不愿轻易放过。正是在这种严酷的局势下,身披袈裟却知晓自己真实身份的石涛只能四处云游,以躲避密探的追捕。他不仅先后游览了湘江、长江、松江一带,更饱览了黄山、庐山、天台山、洞庭湖、西湖等名山大川。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深山秋水图》 石涛作

在当时的僧人中,擅长诗文、画画的名家不少。石涛以自然为师,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他曾在黄山住了一个多月,看虬枝横空的古松、云雾缭绕的山峦、怪石林立的奇峰,在自己的脑子里飞旋、变化、破碎、消失、重组。他画出多幅《黄山图》,并在画上题了同样的诗句:“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因为独特的身世,石涛曾为自己取过诸多别号,其中属“苦瓜和尚”与“瞎尊者”最具寓意。“苦瓜者,皮青,瓤朱红。”此号暗示他身在满清,却始终心系朱明。“瞎尊者,失明也。”也寓意为失去明朝,更何况,哪有失明者不愿复明的?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溪岸幽居》 石涛作

纵然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石涛有着再多对前朝的眷恋与念想,身为一介苦行僧的他已无力扭转时代的洪流。于是,他将更多对命运与国运的感慨与寄托融汇至画作中,这也让后世之人得以从他的笔墨中体悟出一股郁勃。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松荫研读图》 石涛作

300多年来,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刘海粟、潘天寿等名家无一不是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并加以发展,而又各具面貌。黄宾虹不仅称他为“清代画坛第一人”,齐白石也以“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来评价石涛的作品,吴冠中更以 “开创并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与基调”为其正名。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在这些大家们看来,石涛的画作不仅构图新奇、意境翻新,且充满了哲思。他似乎把对人生的愤懑都化在了作品中,在里面表达出一种苦意。除大量画作外,石涛还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自己对山水画的认识,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想当年,朱元璋四处追捕文人画家,最终逼得“元代四大家”的倪瓒客死他乡。当明朝数百年的基业崩塌后,仅存的宗室继承人石涛竟也只能靠画作传世。不知这算不算是一种轮回,亦或是命运的小玩笑。

文化讲堂|没能继承皇位的他,却奠定了现代美术的基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