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不可不知道的国画历史

什么?!还有人不知道中国画的历史?

「讲堂」不可不知道的国画历史

△鹳鱼石斧纹彩陶缸

绘画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就是其代表作。

《鹳鱼石斧图》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纹饰绘画与器物密切结合,而物象绘画与器物形状基本脱节,绘画的独立性增强了。

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惟有眼睛,用浓重的黑线勾圈,中间用黑色圆点表现眼睛,显得分外有神。这幅作品已经孕育了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两种基本形式──勾勒和没骨



战国时期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多在丝织品上作画,如今也出土了许多珍贵的帛画。其中的代表作就是《人物龙凤图》与《人物御龙图》。这两幅画在内容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形象少而精;其二,招魂和升天的主要媒介物由凤变为龙,包含着楚人由崇凤向崇龙转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在表现手法上:其一,墓主人形象具有全身肖像特征,女子着细腰彩锦绣袍,男子头戴切云高冠,腰佩长剑;其二,所有形象,包括人、龙、凤、鱼、天盖、舟,均以全侧面来表现,说明早期绘画善于抓取形象轮廓最突出、特征最鲜明的一面。

而在绘画技巧上:《人物龙凤图》以勾线和平涂相结合,线条刚健古拙。《人物御龙图》的线条则如行云流水,曲折、刚柔、缓疾、浓淡、粗细相结合,变化多端,时用色彩,技巧更为成熟。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讲堂」不可不知道的国画历史

△《夫妇宴饮图》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秦始皇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且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大一统”时期,社会的稳定为绘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绘画的门类丰富,代表作品为《夫妇宴饮图》。


「讲堂」不可不知道的国画历史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开始活跃在画坛,那时候的名士风流、文采画技无一不让人心生向往。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以及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

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另外,这时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

山水画逐渐由背景变为主体;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不少独立的花鸟画作品,其中有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陆探微的《半鹅图》等。

其中涌现了不少优秀画作,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顾恺之提出了塑造人物要“以形写神”,重视刻画人物面部,尤以眼睛为关键。

东晋以后,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接连问世,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宗炳的《画山水序》等。谢赫的《古画品录》引出了“六法论”——一则气韵生动是也,二则骨法用笔是也,三则应物象形是也,四则随类赋彩是也,五则经营位置是也,六则传移模写是也——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


「讲堂」不可不知道的国画历史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吸取了外来美术风格,民族风格日益成熟,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因为绘画技法日臻成熟,且绘画的材料改进,工笔画在唐代也盛行起来。

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画种,花鸟画工整富丽,已发展成熟 ,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


「讲堂」不可不知道的国画历史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唐代出现的文人画,从北宋中后期以后形成巨大的艺术潮流。

当时不少文人亦把绘画视作雅事,像诗词一样用以寄兴抒怀,在题材选择、形象处理及审美情趣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要求。

他们开辟了书画题跋的新天地,并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入绘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注: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文人士大夫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欧阳修提出表现萧条淡泊的情怀,陈与义主张“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等一系列见解都具有代表性。在绘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绘画理论

著述也大量问世。出现了画史、画论、绘画赏鉴及收藏著录等,如《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史》、《林泉高致》。

朝廷设置画院,扩充机构编制,延揽人才,并授以职衔,宫廷绘画盛极一时。

绘画的真实性在宋朝时已发展到高峰,尤以郭熙的早春图为写实主义的巅峰,以后就开始转向主观情趣的抒发。

而宋代最为著名的画作的却是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讲堂」不可不知道的国画历史

△徐渭《牡丹蕉石图》(局部)

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人物画衰微。

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倡导“师造化”、“法心源”,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

明清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如浙派(吴伟、戴进)、吴派(沈周、文征明),江西画派(罗牧)等。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王冕的《墨梅图》、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