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蘭亭序》的第一個字是楷書,但最後沒有成為一個楷書作品,而成為了行書作品,這是為什麼?

千千千里馬


《蘭亭序》更偏重於行楷書。《集王聖教序》則略偏向行草書。

我們通篇看《蘭亭序》點畫的流動性要比楷書大,這是非常明顯的。

我們看楷書和行書、草書,其各自的特徵是非常明顯。而《蘭亭序》本身就是行楷書,之所以不是楷書,因為其行書比例大一些,即便"永"字偏向楷書一些,但仍然要比楷書更流動一些。

就"永"字來說,化入楷書或行書都沒有錯。但其他字卻取法化入楷書。而《集王聖教序》中則有草書的字形。

我們從上圖即可以看出,《集王聖教序》中的"若"字線條的流動性比楷書等鮮明,而第二個字就是草書的寫法了。

實際上,書法字體方面,有楷書、行書、行楷、行草、草書之分。這種劃分在古代並不是特別明顯,比如行書、草書、行楷或行草書,在王羲之的作品中多是行草書間雜。在王羲之的帖中特別是一些固定詞語,幾乎都是草書,而其他則採用行書或草書的書體。更高妙的是並不顯得突兀不和諧,反而非常生動。當然這是在古代,現代人對草書或行草書區分比較更清晰,這是有社會原因的。現代日常書寫也有行草間雜的不過較少。


現代人對草書的識別度或人群要低於古人,因為不是主流流通字體。

實際上,《蘭亭序》本身就是行楷書,而不是完全的純行書。一般都以行書稱之。這個問題在現代書法理論中早有界定。


翰墨書道


首先,“永字八法”是王羲之用了十五年的功夫創造出來的,而《蘭亭序》的第一個字正好是“永”字,王羲之不但對“永”字情有獨鍾,而且書寫起來還得心應手,所以就在《蘭亭序》開篇第一個字寫了個楷書“永”字,而且把“永”字寫得頗具神韻。

(上圖為王羲之行書“永”字)

第二,根據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來看,楷書早於行書。按照常規,在行書創作中,作品中不但可以出現楷書,而且還可以出現楷意。

(上圖左側上下有兩個王羲之楷書“永”字)

第三,王羲之在書《蘭亭序》時,屬微醉狀態,且創作慾望極強,加之書技非凡,一篇文章一氣呵成,就是這幅無意之作,卻被後世傳頌,並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關於這一點,就連王羲之自己也不會知道是此結果。

(上圖為 《蘭亭序》局部)

那麼,為什麼《蘭亭序》沒有成為楷書作品而成為行書作品呢?這正是我要說的。古人和今人寫字,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整幅作品先看第一個字,如果第一個字寫不好,就會影響整幅作品的觀感,甚至還會影響書者的書法創作的心情。王羲之在當時的微醉狀態下,頭腦還是清醒的,他把《蘭亭序》第一個字“永”字寫成楷書,也是慎重之舉。也可以說,就是這個“永”字把王羲之帶入了《蘭亭序》行書的創作狀態,最終使《蘭亭序》成了傳世的經典之作。另外,王羲之行書《蘭亭序》中出現楷書乃至楷意,都屬正常,這個無可非議。在行書作品中,出現草意,楷意,隸意,都是允許的,關鍵是要恰到好處。

(上圖為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歡迎留評和討論!


中州耕牛堂主


我們都知道,王羲之做《蘭亭序》的時候,正在半夢半醒之間,走道都腿拌蒜了。別看他是書法大家,但酒量確實不行。他提起筆剛開始寫的時候,是準備寫楷書的,——永和九年,歲在?剛寫到這裡,酒勁上來了,他把今年是什麼年給忘了,經旁人提醒,硬是現改了個“癸丑”,經過這麼一改,這文章的就顯得不那麼耐看了。得了,王羲之一想:“都他媽這樣了,也別裝高雅了,該怎麼地就怎麼地吧?”正好這時候河邊小風一吹,酒勁上來了,王羲之掄開膀子,就“唰唰”的甩開了,一篇《蘭亭序》一氣呵成,楷書也就變成了行書。

王羲之第二天醒了酒,一看,怎麼?楷書變成了行書,這可難行。他一本正經的把昨天寫的這篇《蘭亭序》用楷書寫了好幾遍,怎麼看也不如昨天現場寫的耐看。又請些親朋好友加以評判,都說昨天酒後寫的好,醒酒之後寫的都不行。後來,王羲之把《蘭亭序》當做傳家寶,一代一代往下傳,共傳七世,到智永手中,智永出家無子嗣,傳給徒兒辨才。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用計取得原本,加以臨習。據說死後《蘭亭序》作為陪葬品,真跡埋入昭陵。演出了一段“天下第一行書”的傳奇故事。

所以說,《蘭亭序》楷書變成行書,是因為燒酒惹得禍。因禍得福,王大書法家喝大了,成就了“天下第一行書”。

歷史上的事,琢磨透了也就是那麼回事,別聽專家的,專家的太深,我說的事直白。


明月籠沙


觀書法者,下者觀形,中者觀氣,上者觀心,極者觀道。

不同的人,對於書法藝術的理解層次不同,產生了不同層次的審美觀。

下者觀形。形是眼球層面的審美。筆畫的力度、字體的風格、章法的佈局,即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的分析,都是技術層面、眼球層面的。

中者觀氣。氣有兩個層面,一是氣息的連貫流動。二是氣質風格。中國書法南派多清新靈動中和之氣,帶有自然性,適合個人層面。北派多蒼勁粗礪雄渾之氣,帶有裝飾性,適合殿堂層面。

此種書法審美屬於“工藝層面”,工藝是可以無限重複的,如用啟功體抄“卻把青梅嗅”,啟功體有瘦勁清的精氣神,但無“卻把青梅嗅”的當下思想情感。

上者觀心。就是體驗書法背後、作者當下的思想情感。以形窺意,通過字的重輕緩急筆法筆勢節奏的變化來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是“藝術層面”的審美。

藝術的本質就是思想情感,而不是書法技法本身。

篇章之內的字就是一個人的表情,憤怒有憤怒的表情,憂傷有憂傷的神態,喜悅有喜悅的氣場。怒則字重,憂則字滯,喜則字飛,逸則字靈。

一個人憤怒,其憤怒的產生、發展、轉折、高潮、結束、滅燼,產生的表情動作(相當於書法技法造型)、精微氣機是無限不同的。沒有人能夠生一模一樣的怒氣。書法也是。

王羲之想模仿“真”是絕對不可能。他一模仿《蘭亭序》就“工於”技法外形,失去內心之“真”(情感思想)。

《蘭亭序》,永等字,開始用楷書,就像電飯煲煮飯一樣,鍋是冷的,要預熱。情緒要醞釀,酒勁還未來,人是極度清醒的意識狀態。第一列基本是起承轉合的“起”。到第二列,漸入佳境。寫到後來,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無意識漸漸站上風,內在的潛意識流動,思維技術沒有約束限制,到達精神的自由。

為什麼是行書作品,我不用解釋了。主體是行書。




urna風之度0


原因在於三個方面:

1、書寫謹慎的需要

一幅書法作品開頭的一個字和幾個字有提綱挈領的作用,開頭的一個字或幾個字往往決定了整副作品的基調,所以古代書家在作品的開頭都處理的非常謹慎。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王羲之在寫《蘭亭序》的時候,下筆之前,思來想去,為求穩妥,保守起見,還是將第一個字寫成接近楷書的模樣。開頭的謹慎處理,不光王羲之如此,再如楊凝式《韭花帖》的第一個字“書”字,其實也是接近楷書的。

楊凝式《韭花帖》

2、書寫習慣的需要

把《蘭亭序》第一個字寫成楷書,也是王羲之本人書寫習慣所決定的,你比如說王羲之的手札《十七帖》,篇首“十七”兩個字就用了楷書的體式,用了隸書的筆法。明明是草書作品,開篇都那麼嚴謹,可見這是王羲之的書寫習慣。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3、書寫氣韻的需要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是充滿氣韻的,這種氣韻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律動感,你不能從頭至尾一個調調,平鋪直敘,這就缺少了律動。就像一首音樂,尤其東方音樂,它的特點一般是開頭緩慢,陸續螺旋上升,上升到一個高點再徐徐降下來,然後再爬坡,最後乾脆利落的結束,所謂空谷絕響,所謂戛然而止,所謂餘音繞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書法的律動美也符合這種音樂美。開頭寫成楷書是平穩,是為了給後面靈動險絕留足空間。這種律動感從王羲之《十七帖》、從懷素《自敘帖》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將這種律動推向極致的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的整體氣韻是從平整到險絕再到稍微平穩的過度最後噴湧而出將情感宣洩到極致。


水滴國學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在當時的環境下,王羲之將它寫成了行書,而不是楷書,我想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是由當時的環境決定的。寫蘭亭序之時,王羲之等一批風流雅士,在會稽蘭亭作曲水流觴的遊戲,邊飲酒邊作詩,最後將全部詩篇彙集成冊,由王羲之即興作序,即為"蘭亭集序“。這篇序文是王羲之在酒後現場書寫的,所以裡邊有多處塗改和加減,如果用楷書寫肯定跟不上當時的思路,也沒有一筆一畫寫的條件和心境。

第二,古人寫作,往往注重將第一個字寫得端莊、粗重,再隨著書寫進入狀態逐漸加快,變草。蘭亭序第一個字”永“也是這樣的情況,王羲之在書寫時明顯放慢了速度,表現出來更多的是楷化。

第三,嚴格意義上說,蘭亭序裡這個永字還是行書筆法,不能完全作為楷書對待。王羲之寫楷書比較注重每一筆的精緻到位,起收筆或方或圓,比較穩重,長筆劃的運行也很講究提按結合,粗細得當。但這個永字,起收筆完全露鋒,比較率意,尤其最後一筆的捺筆,更是用了側鋒筆法,不像他寫楷書時慢慢出刀的寫法。


方圓居書法與詩詞鑑賞


自魏晉尹始,書法便有了“北碑南帖”之分,既有政體之格局,更為山水滋調養!北書雄渾滿滿有廟廊氣;南書溫婉田田如碧玉色。


覽觀《淳化》《宣和》六朝書跡,其間諸帖多以楷、行、草相交映。有正有危、有緩有馳、有曲有直、有疏有密、有向有背。。。有如君子行於篁林碧溪邊,是為“行狎書”,是為“魏晉風度”也。


《蘭亭序》是王羲之手稿,更是應景抒懷之作,豈能為恭楷?魏晉時除了碑誌(銘名書)為楷隸外,就只有(章程書)是以小楷體示人的。如《樂毅》《黃庭》,很鮮見文章、敘文、書信是以真楷示人,如《伯遠帖》《平復帖》等。

司馬遷說:“古者富貴而名磨滅者不可勝計,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王羲之無愧為倜儻風流人物,其書《蘭亭》如是。如《蘭亭》以真楷所書,後世之人恐不知有《蘭亭》,書史惟只改寫了。

[臨池管窺]謝謝瀏覽!


臨池管窺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是想得太多,沒有想明白被誤導了。

學習書法,勤於動腦,勤于思考,經常推敲是好事,是非常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很多人學習書法,並不喜歡動腦,並不思考。

學習書法總是繞不開,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

這個問題分解兩個問題。

1、作品是楷書或行書是怎麼界定的。

2、“永字八法”與楷書的相關性。

行書為了日常書寫,楷書往往較為正式。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很多事情的“規定”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

楷書作品,正文每個字都要是楷書。主要原因是楷書往往比較正式,尤其是唐楷,楷書用來碑刻上石的。

比如說顏真卿《多寶塔碑》。

比如說歐陽詢的《九成宮》。

比如柳公權《神策軍碑》

自楷書代替篆書隸書廣泛使用後,楷書就是比較正式的書體。

宋朝印刷術進步,碑刻就變少,而且宋朝的書法家普遍不喜歡寫楷書。所以唐楷就是楷書的標準了。

這個影響是很深遠的。如果要稱為楷書作品,必須正文全部是楷書。

然而《蘭亭集序》,除了第一個“永”字,似乎可以稱為楷書,其他的字都不能稱為楷書,大部分都是行書。所以《蘭亭集序》是行書作品。

說個題外話,行書和草書作品如何分辨,其實是看比例。

歷代書家留下的手札等等,都不是像我們現在書法家。我要寫個作品的心態寫得,他們都是我想寫,就寫了。沒有可以規定我要寫一篇全部都是草書的作品。所以行書作品中常常有草書,這是正常現象。

永字八法是王羲之,還是智永創立的,還是後人附會的?

“永字八法”這一說,是王羲之創立的。有個最好的例證,《蘭亭集序》第一個字就是永。

這個理由真的成立嗎?

因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第一個字是“永”,所有後人就有附會到王羲之創立,“永字八法”。然後“永字八法”,成了很多人學習楷書的第一課。

有些人會問《蘭亭集序》中為什麼“之”的寫法形態各異。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書聖的名字叫“王羲之”。

臨過王羲之帖的都知道,“羲之頓首”非常常見。

一般來說一個人寫自己的名字的次數相對是多的,書法家名字的幾個字,肯定是他寫得比較好的幾個字。

如果說因為王羲之《蘭亭集序》第一個字是“永”創立“永字八法”,我還更加會相信智永創立了“永字八法”,智永的名字有個“永”。

不過我個人認為“永字八法”既不是王羲之也不是智永,是後人附會的。

書法有很多說法,都是後人附會在著名書家身上。

每個說法都不可輕信,包括我的。自己分析和思考很重要。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在楷書、行書、草書之外,還有行楷和行草作品。

一件作品中以行書為主,夾雜少量楷書或楷書筆意,稱為行楷。一件作品中以行書為主,夾雜少量草書或草書筆意,稱為行草。

但行楷、行草都歸入行書類。

書體的夾雜是為了尋求變化,比如《蘭亭序》中二十多個“之”字,其中有楷書、有行書丶有草書。

有時我們在一件楷書作品中,還可見幾個行書甚至草書,比如楊凝式的《韭花l帖》,這可讓整件作品更加活潑、靈動。



再者,作品中的字體也會隨著作者創作時情緒的波動出現變化。比如《蘭亭序》,開篇時作者心情尚平靜,字跡較工整,後來越寫越激動,中篇時高潮迭起,熱情洋溢。


又如《祭侄文稿》,開篇時顏真卿尚能壓制情緒,後隨著感情的起伏而書寫加速,最後兩行行筆的節奏達到高潮,由行書發展成氣韻生動的草書。

說到顏真卿,不得不提他另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作品《裴將軍詩帖》,楷書、行書、草書夾雜在一起,也只有顏真卿敢這樣寫。

回到《蘭亭序》,其主體是行書,雖然它夾雜著少量楷書,但仍屬一件行書作品。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行書有行楷和行草區分,蘭亭序的前幾個字楷意多一些。楷書書寫速度慢,一筆一畫,很是端正。行書速度比楷書快,有行走之意。蘭亭序大部分字都出現明顯輕重,牽絲和連帶,結構上也不平整,圓轉筆畫多,這是行書的特點。故是行書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