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藏传佛教,作为藏区文化的一环,很多人都对此有着深厚的兴趣,这个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的古老教派,属于北传佛教体系,与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又被称为“喇嘛教”,与其他体系不同的是,它以密宗传承为主要特色。

而提到藏传佛教,很多人都会立马联系到西藏,每次看“磕长头匍匐在山路”的情形,都会被这虔诚的信仰所震撼,不过藏传佛教文化可不仅仅是在西藏,而是遍布整个藏区,在青海、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等等,都是很常见的。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西藏虽好,可惜路途遥远,没有一个长假很难窥其一斑,而这个时候靠近藏区的成都,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不用深入到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只用驱车进入藏区,一个周末,便可以感受到灿烂的藏传佛教文化。

遍布与藏区的诸多喇嘛寺中,有一个离成都最近,这便是位于阿坝州理县上孟乡的桑登寺,不堵车的话,两个半小时即可到达这里。桑登寺属于红教宁玛派,是白玉寺分寺,在公元1435年,雅弘竹巴大师主持修建了这座寺庙,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看到的桑登寺,并不是当年的原貌,而是经过翻修后的样子,不过院内的三棵“万年青”树,依旧足以说明寺庙深远的历史。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藏族人崇拜山,基本每一个地方都有一座神山,保卫者一方水土,而守护这里的神山,叫做喀尔什古神山。它从阿坝州的黑水县开始,延绵数百公里,直到终点的日波寨,像一条长龙盘旋于山巅,而这“龙头”的部分,便是桑登寺所在。站在寺庙外,可以俯瞰附近的藏居,宁静而祥和。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除了寺庙的主体院落,寺庙还有不少附属建筑物,其一便是正对寺庙左手边的佛塔群。佛塔有很多种类,除了建造风格的不同,材质、大小等等也不相同,著名景点西安的大雁塔也是佛塔之一,不过藏传佛教的佛塔一般是不会认错的。

可以说一个小故事,为纪念释迦牟尼八相成道,于佛陀涅槃之后,将其舍利分成八份,分别葬于八大圣地,再有各地信徒建造善逝塔、菩提塔等八大佛塔,合成“善逝八佛塔”,用以例行供祀,这就是这些看似相同却又有细微差别的佛塔的由来,每一个佛塔下端都有名字,也有着不同的意思。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佛塔上面还有莲花生大士的塑像,莲花生大士,他是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更是宁玛派的祖师,在藏传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另外一个附属设施便是转经轮,同样分为很多种类,材料、大小不一,除了常见的以人力转动外,还有以水力、火力等为动力的转经轮。桑登寺的转经轮,在左边的小屋里有一个大型的,然后是一排小型的,转经必须顺时针转动,即象征轮回,又以清净恶业、积聚功德著称。寺庙里香火不旺,但是却从来未曾中断过,总有虔诚的嘉绒藏族信徒长年在这里供奉他们心中的神。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桑登寺单就规模来说,确实没有亚青寺、大昭寺等寺庙来的雄伟,不过,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没有了庞杂的游客干扰,显得十分宁静,又是另外一种旅行体验,可以慢慢欣赏寺庙里的每一个细节,很喜欢藏式建筑的窗户,觉得很有艺术气息。

不过在一年一度的庙会时期,那就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众多喇嘛,背着大师曾经读过的经文转山,沿着大师走过的小路一路颂读,下午还要进行“晒佛”,这是一幅面积约30平方、重达几百公斤巨型唐卡,十分壮观。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川西这座寺庙,供奉了一块神石,青海、西藏、甘孜很多大寺都没有

寺庙里面供奉了一块神石,据说是一块“佛手印”,在青海、西藏、甘孜等地大寺庙里都没有,是桑登寺的镇寺之宝。桑登寺的门口有一个小孩,一板一眼地十分“严厉”,既要监督我们拖鞋入内,又要提醒我们不要在寺庙内部拍照,说不吉利,看着小朋友认真的表情,觉得特别可爱,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所以这镇寺之宝到底长啥样,也只有大家亲自去看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