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究竟哪里人最爱吃烧烤?

BjMr_T


本期导读:全国究竟哪里人最爱吃烧烤?

提到“全国究竟哪里人最爱吃烧烤”,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绝对性,其实很多地方人都喜欢吃烧烤。地域环境不同,烧烤的方式也不同;食材的选择不同,吃的味道也不同。因此,全国究竟哪里人最爱吃烧烤真的没有绝对性!

▶▶举个例子:

新疆人爱吃烧烤,食材以羊肉见长,他们习惯了吃羊肉,这是地域特色!

武汉人爱吃,也更爱烧烤,遍布三镇的烧烤店不下千家,夜宵的经典系列!

东北那旮沓,沈阳,大连,东北大叔光着膀子,喝着啤酒,一股子烟熏气,凸显东北人的豪爽个性!

............

如果非要探究哪里人最爱吃烧烤,我列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新疆

在新疆,羊肉是他们的特产,也是地域特色,餐桌上的常客,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待客,羊肉招待最适合不过的!

烧烤的起源来自哪里?那就是新疆,无论去哪座城市,见得最多的还是“羊肉串”。

许多地区的烧烤兴起,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新疆人来到内地摆摊烤串,本地人加入效仿,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新疆是中国的烧烤之源,也并不为过。

他们操着浓浓新疆味的口音,穿着新疆民族服饰,一把似乎神器的小扇子,会把滚滚肉香往你鼻孔里猛扇,一顿新疆烤肉足以让所有烦恼灰飞烟灭。而正宗的新疆烧烤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优质的羊肉,肉够多,肉块够大,烤熟后,表面流油,咬上一口,肉汁充盈鲜嫩可口。可见新疆人吃烤肉的豪气!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家是新疆伊犁的,听他讲,他们当地吃羊肉有很多种吃法,最好吃的要数【红柳烤肉】和【架子肉】

红柳烤肉好吃,新鲜的红柳汁渗入羊肉中,汁水可以去掉羊肉的腥膻味,吃起来味道清香,口感独特。红柳枝串起大块的羊肉,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面,经过炭火的烤制散发出诱人的油脂和肉香,还有一股淡淡的焦糊味,那真是“勾人心魄”的味道。如果羊肉够好,是可以不加任何的作料的,只需撒点食盐,混合这红柳的清香味,一样能烤出美味的烤肉。

除了红柳烧烤,还有架子肉,也是一种烧烤。它是将带骨头的羊肉或者羊排切成小块,经过料汁的腌制,串起在铁架子上,放在炭火上烤制。肉质的选择就比烤肉要丰富多,可以是羊身上任何带骨头的部位,比如羊排,羊里脊等,做烧烤同样能够享受烤肉带来的乐趣!

上面介绍的只是新疆烧烤最经典的吃法,其实像羊心,羊肚和养肝都是可以烤来吃的!用一句话来形容:“物尽其用,各尽其才”,最适合不过了。真的是一点都不浪费!真正把羊肉烧烤做到了极致的,我也只能佩服新疆人!

相对于新疆的羊肉烧烤,如今的全国烧烤也是遍地开花

各种蔬菜,瓜果,面食,肉类,菌类等都是烧烤食材中的主力军,真的很佩服国人做美食的想象力。

想吃烧烤也不局限于肉质,喜欢吃哪种食材的,什么口味的,只要掌握对方法,你也能做出美味的烧烤!但是不管怎么样,新疆的烧烤终究是全国烧烤的源头。正是有了它的兴起,才能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这也是凸显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布丁爱生活


我觉得这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口味问题。其实全国很多地区都很热爱烧烤。要不干嘛聚会都办烧烤呢。

我也好喜欢吃烧烤,记得还是在好多年前,有次QQ网友聚会,我们就选择吃烧烤,我们一群人到了一个烧烤山庄,食材都是山庄准备好的,我们一到山庄就动手烤起来烧火的烧火,烤肉的烤肉。

很快烤肉滋滋发出声响,一滴热油顺着饱满的肉的纹路慢慢滑下,令人心醉。细细的嗅,慢慢的闻,馋虫迅速被勾起。终于忍不住,顾不得烫,一咬就是一大口,哇!爽!满口火热沸腾,满满的幸福感真是好吃。

肉经炭火洗练,本就香气四溢,又因椒盐辣酱的增色,变得更加入味。嫩滑,焦酥,鲜咸,麻辣一瞬间都在口中翻腾起来舞蹈起来,真美。好香啊!美味的口感直达舌苔尖端满嘴的肉香,让我大吃特吃。

要问最爱吃烧烤是哪里人,我认为每个地方都有爱吃烧烤的人。我就情有独钟于烧烤,现在我们这里开了个烤肉店,经常和老公一起去大吃特吃一餐。





春花秋月爱生活


#吃在中国#关于烧烤这个事情,我全国去了那么多的地方,无法界定哪个地方最爱烧烤,很多地方都有很爱烧烤的人群,南方和北方都喜欢,但烧烤的主要食材还是会有不同。

最初,烧烤是人类最原始的烹饪方式。在人类进化脱离了生食阶段,最早接触的熟吃应该就是烧烤这样的形态。

只不过烧烤大行其道我个人感觉应该是从新疆的羊肉串开始逐渐演化。现在的烧烤几乎是每个城市的一个风景了。以前都是在街头巷尾,但因为太污染环境,后来都移入室内,但这烤出来的烟雾对环境的污染还是很大的。

我从几次在不同城市的烧烤经历来回复一下题主的问题。

90年代,在北京出差,同行的同事很喜欢烧烤,当时我对烧烤很没有感觉,他喜欢那么大家就一起去。在崇文门那里的一个巷子里面,一个西北的小伙子租了一个门面,里面摆了几张桌子,但他烤串都是在室外,在店门口支了一个烧烤的架子在那里烤,主要烤的还是羊肉串,牛板筋,脆骨什么的,基本上都是羊和牛身上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素的食材。想吃素的就是店里面给炒。后来和同事去吃过几回之后觉得这玩意还不错。这应该就是最初的烧烤,品种不会超过十几种,主要还是以羊肉为主。

后来在成都住过几年,成都的烧烤和我在北京见过的就不同了,这里的烧烤食材明显的多了不少,有一次和当地的朋友去吃,他们点的什么烤韭菜、烤鸡皮、烤鸡冠、烤肥肠、烤豆腐干;反而烤羊肉串不一定占据主力位置。这就让我感觉很诧异,这韭菜烤了还咋吃?鸡皮也烤着吃。。不烤的话也许觉得太肥难以下咽吗?第一次对于南方的烧烤有了新的认识。

后来有一次回老家,朋友叫上一起去徐州吃烧烤。徐州这个城市很有意思,占据苏鲁皖豫的咽喉,他们的生活习惯完全融合了这四个省的一部分,你怎么也想不到,徐州的烧烤在整个环淮海地区那是相当的有名气,和朋友晚上到了徐州,感觉整个城市都在烧烤,特别有气氛。坐下来一点菜,朋友们点的都是烤羊球、烤羊鞭、烤羊腰子,我去,还有烤这些的,这怎么吃呢?感觉还是很震撼!

这张图片和上一张图片哪个是羊球哪个是羊腰子?

平时住在丽江,我们小区周边沿着马路有好几家烧烤店,打的招牌都是湖北烧烤。。这又让我感觉差异,这湖北我知道,做窗帘的,全国目前第一,做铝合金门窗的,全国第一,这做烧烤的,他们是不是也是全国第一?这个不知道,我看了丽江很多的烧烤店有很多都是湖北人开的。

湖北人开的烧烤店,白天几乎不开门,下午三四点开始营业,然后可能通宵。他们也是,晚饭前后把烧烤炉子支在门口的空地上,炉子前面放一个很大的鼓风机,烧烤的烟雾就通过鼓风机吹向人行道。。

所以,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就是,没有哪个地方人更爱,哪个地方都有很喜欢烧烤的人们,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很喜欢烧烤的群体。但如果论烧烤肉类的话,北方人更爱烤肉类,南方人喜欢烤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一次去广西凭祥,街头还有烤老鼠的。。

我的回答就是这样,朋友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山川一道同云雨


这个问题,回答云南西双版纳,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在版纳,烧烤可能不是最好吃的,但是种类肯定是最多的吧!


在版纳,少数名族比较多,他们的饮食文化大多就是以烧烤为主,慢慢的,这种饮食习惯也就成了版纳文化的特色之一

在版纳,烧烤的种类太多了,真的!各种品种繁多的烤串,包烧,就连个烤鱼都有着n多种吃法,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版纳人烤不到的!现在大街小巷白天黑夜,都是随处可见的烧烤摊,几乎都可以看到人满为患,虽然都知道这个食品它不健康,但为了它的美味,很多人愿意舍弃一点点健康,就像很多人都知道辣条和方便面不健康,还是会有很多人在吃,一样的道理。


吃烧烤,在版纳就是一种习惯,甚至可以发挥正餐,每天下班,约几个朋友,在烧烤摊上一坐,点一些爱吃的烧烤,聊聊天,喝喝啤酒,可以坐到深夜一两点,最后散伙时,还意犹未尽!特别在我们这里,去朋友家吃饭,不管傣族,哈尼族,汉族家里,都会有几道烧烤,在版纳,烧烤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不只是版纳人,来旅游的游客,到版纳,肯定是会去享受一顿烧烤大餐。

版纳的烧烤一般都是傣味的居多,它的制作材料更为奇特,香茅草,大芫细,小米辣,柠檬,芭蕉叶等是让傣味独具一格的主要原因。柠檬,小米辣,大芫细呈现出了傣家烧烤的最主要特点。

傣族的包烧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主要原料是鱼肉和各种版纳特有的配料,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烹饪方法,不用锅具,就是用天然的芭蕉叶作为烹饪工具,把盐把要烧的食物包在里面,用炭火中烤熟而来,那个味道,太绝了,肉的香味和芭蕉叶特有的叶子香味,配在一起,味道简直绝了



所以我说西双版纳是最爱吃烧烤的城市,真的一点也不为过了。


版纳瑛子


爱吃美食烧烤的莫属于新疆了,本人出生于山东,生活于新疆,在夏天的话,基本上是一周有两到三次在外面吃烧烤,夏天的话比较热,无论是朋友聚会,家人聚餐,吃烧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大部分的烧烤都在露天之下进行的。聚集的人比较多,比较热闹。

再者说了,新疆的羊肉呢非常纯正,都是天山山脉之下,孕育的水土,养育的小羊,羊肉不膳是烤肉的主要源泉,我们都知道,这个羊肉如果不好吃,那烤出来的肉肯定不地道,根本没有食欲,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兴趣。然而新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常年日照时间长,温差比较大,常年干旱少雨,适宜小羊生长,天山脚下都是绿油油的一片草场,羊儿满天山脚下活跃的吃着天山的小草,上天给予了我们丰盛的草地,小羊吃的丰肥,烤起来过瘾!


烤羊肉好吃,做工非常讲究。将切好的羊肉放在冷藏柜里面,在烤制的过程中,羊肉上烤炉,烤到羊肉啪啦的响声,彻底的把羊油烤出来。刷上腌料,再继续烤制,烤制羊肉再次冒油时撒汤,主要是孜然与辣子面、少许盐巴,香喷喷的烤肉加工完成,装盘即可使用。


餐餐美味


几乎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但有一种食用方式大部分人都特别喜欢吃,而且在大街小巷都可以寻找到它的踪迹,它就是烧烤。虽然知道这个食品它并不是非常健康,但为了它的美味,很多人还是顾不上太多~~

提到最爱吃烧烤的城市,我认为全国每个地方都有爱吃烧烤的人。但脑海中一下就蹦出的是新疆羊肉串、西昌的火盆烧烤等。生活在成都多年,每到夏天的晚上,都会看到一些新疆烤羊肉串的固定摊位,现场串新鲜的羊肉串。

老板也是新疆人,一般都是一家人一起做。而且每次都是很多人排队,每人都是来上一大把几串或者十几串。肥瘦相间,口感细嫩,老板调味不会很重,要吃辣一点,一定要多加辣子面,绝对给力!吃新疆羊肉串怎么能不吃烤馕?超大一个,比脸还要大!热乎乎的烤馕夹着几串肉串,直接签子一拔,撸下来夹着吃!别提多过瘾了!

来自四川西昌的火盆烧烤,几乎和这款美食叫法一样,一个大大的铁盆里面烧满了柴火,将西昌本地特色的生态猪肉剁成大块,穿在大竹片上,置于火上烤制,一边喝朋友家人聊着天,一边喝着酒大块吃肉,这是一件多么豪爽的事啊。

所以问题本身全国究竟哪里的人最爱烧烤,个人认为烧烤这种将食材烹饪成美味的方式,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大家都是喜爱的。同时烧烤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也不能天天吃烧烤,所以对于烧烤的爱,大家都要节制一点才行哦。


四川美食汇


说到最爱吃烧烤的地方,不得不说起新疆。

其它地方一般都是夏季烧烤为主,但新疆是一年四季都在烧烤,从全国各个地方的新疆餐厅就能看出,一年四季,无论你什么时候去,基本都在卖烧烤。

而我最爱吃的一定少不了新疆烤羊肉串,比起其它地方烤羊肉串,我觉得新疆的羊肉串膻味更小,味道更美味。而且在肉质上更有保证,因为从其它店的烤羊肉来看,经常出现造假和以次充好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触到这点。

新疆烤羊腿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一道硬美食,肉嫩入味,而且没有羊膻味,但是因为烤羊腿价格并不便宜,所以我每次去新疆餐厅大部分都是以点羊肉串为主。

新疆烧烤拼盘,经常去新疆餐厅的小伙伴们可能都知道,菜单会有一种烧烤大拼盘,通常拼盘包括羊肉串,羊排或羊腿,烤鸡块,羊肝之类,然后再配上个烤青椒或者烤番茄来点缀下颜色,这种吃起来也是相当过瘾,当然价格也不菲。

最后可是一道大菜出场了,烤全骆驼,这道硬菜可得准备个一天或者两天的,然后放入烤窖里烤整整六个多小时,最后出锅,色香迷人,一道顶百道菜的感觉。





箭上弦


那必须是新疆人呀。


麦麦提大串王昌里东路673号

晚上八点多,昌里路一条街的各种小吃店,正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来往行人熙熙攘攘。

魔都的这个季节,但凡稍微好吃点、有名点的烧烤店都要排队排得七荤八素,这家也不例外。小小的店面只有几张桌子,早已座无虚席,更多的食客三三两两随意的坐在门口,边纳凉边撸串,顺带侃大山,好不热闹。

烧烤的摊子就支在街边,昏暗的灯光下烟雾缭绕,几个新疆小哥一刻不停地在忙碌,恍惚间,就好像走进了《人生一串》的现场。

门口的选材区,清一色的是各种肉类,真的,一个素菜都找不出来,完全就是为本花和巨作这样的肉食爱好者定制的天堂。选好自己食材交给小哥,就会拿到一个号码牌,然后便开始焦灼的等待。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比起坐在干净得纤尘不染的店里,吹着空调冷气,吃着电磁炉烤出来的串,本花更喜欢这种街角巷尾的小店,纵使被烟熏火燎呛得眼泪直流,也舍不得挪不开半步,眼巴巴的瞅着炭火上的肉,一边咽着口水,一边翘首以盼。

只见生肉串在炭火上整整齐齐的码成一排——

在小哥的手中翻转,跳跃——

渐渐变得色泽金黄,滋滋冒油,空气中弥漫着浓烈肉香味……

最后,再趁热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面,为烤肉注入灵魂。

也就几分钟,却仿佛有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等到肉烤熟之后,座位也等到了……进了店才发现墙上挂着一张菜单,定价十分简单粗暴,几乎都是10元一串。

同样简单粗暴的还有每张桌上摆放的配菜——一盘大蒜,而且是一整颗的。

满满一盘金灿灿的串端了上来,对面的老板两眼放光了。瞧瞧这每根钎子上肉的块头和分量,还算对得起10块钱一根的价格。

招牌羊肉串 15元×3

牛蹄筋 10元×3

掌中宝 10元×2

牛肚 10元×1

鸡胗 10元×1

鸡中翅 10元×3

牛肉串 10元×3

牛板筋 10元×2

羊腰子 10元×2

共计 215元


招牌羊肉串

羊肉基本没有膻味,以瘦肉为主,肥膘偶尔点缀其间。肥瘦混在一起入口,咀嚼起来很香,也柔滑了口感,总的来说还当得起“鲜嫩”二字,但“多汁”就差了点。局座率先撸完一串,然后盯着我手中的串,幽幽的发问:“你吃到肥肉了吗?”

哎?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

本花对比了一下生料和烤完的,店家应该是在选肉的时候直接选用了肥瘦相间的肉,而不是像一般烧烤店那样,先把肥瘦肉分离,再1+1串起来。因此在这里吃羊肉串,一串能不能吃到肥肉、吃到多少肥肉,就全凭运气了。像局座那种特别喜欢肥油一点的,可能满足不了肉欲噢。

牛蹄筋

半透明的质地,满满胶原蛋白的质感,局座说这是他的最爱。

咬一口,竟然还能拉丝!

这应该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牛蹄筋了,以往吃的牛蹄筋大多嚼不烂,这一家的牛蹄筋烤得恰到好处,口感Q弹十足,富有弹性的同时还软糯黏牙,在唇齿间好生厮磨了一番,才顺着食道滑下去,回味悠长。一串还没吃完,就感觉是要上瘾。

好的,现在它也成功当选为本花的最爱了。花式马屁奉上:“老板果然好品味……”

牛板筋

虽说就差了一个字,但是口感大相径庭。相比起牛蹄筋来说,牛板筋韧了不少,比较“耐斯”—— 一咬一撕都是整整齐齐的一丝丝的纤维,引起视觉上的极度舒适。

有嚼劲,好嚼,但不会嚼不烂或者塞牙,牙口好并且喜欢咀嚼的人,一定会爱上这个口感。

可惜“巨作”仍然有点不满意,总觉得比他前几次来要烤得更老,有一点点偏干了。看来,烤串的火候的把控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要不长不短、刚刚好才行。老板真的好严格哦(小声bb)。

鸡中翅

嚯,鸡中翅呈现一种“爆炸”状,这个卖相真是赚足了口水。外面一层皮烤得金黄微焦,撒上了红彤彤的辣椒粉;咬下去也没有令人失望,酥脆带点焦香,里面的鸡肉也比较嫩。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刀口划得太深,甚至裸露出了骨头,在烤制的过程中,鸡皮的油流失了大半,使得鸡肉稍微有点柴,缺少了油的滋润,没有那么丰腴。

本花又到门口仔仔细细的观察了生食材,发现鸡翅上并没有很大的刀口,那么大胆猜测一下,应该是烤的时候剪开的……如果是因为客流量大加快烤熟的速度,那这个牺牲有点大,毕竟对于我们这种大老远专程而来的吃货来说,宁可多等几分钟,也愿意尝到最完美的口感。

吃到这里,辣椒面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了,舌头好像着了火,本花瞅准了墙边的冷饮柜——

冰镇奶啤。

酸奶和汽水儿混合的味道,吃到额头冒汗的时候来上一口,真真儿是神清气爽,赛过活神仙。大口撸串就要配大口喝酒才是。

当然,如果你比较刚,还可以试试乌苏啤酒对瓶吹——

掌中宝

这家的掌中宝比其他家大了一个size,都是大颗的还带圈肉,每一口都有软骨,脆脆的口感很是过瘾,嚼起来也特别有味道,这个我爱了爱了。


吃货霸王花


整理了一些数据,可以供大家感受一下:

1)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爱吃烧烤

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共识了,这点可以从当地的烧烤商户渗透率(也就是烧烤商户占美食商户的比例)

a.东北人实在是太爱吃烧烤了,平均每10家餐厅就有1家是做烧烤的!(和我在东北看到的一样!)

b.条形图是按纬度顺序来排的,明显越北方烧烤店越多!

还有一点有点颠覆我的认知,内陆省份的烧烤商户渗透率竟然高于沿海(靠海的同学们,还不老实交代,你们都拿海鲜去干啥了?!)

2)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天津上海

城市方面,一线城市的烧烤人气最旺,北京又是旺中之旺,北京同学应该深有感触,簋街,撸串的。

而且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城市的烧烤店更迭率特别高,竞争激烈啊,要是没有人气,谁上杆子的此起彼伏开烧烤店啊!





生活美食分享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一天三顿小烧烤”的东北东三省地区。而且有数据表明,在东北每十家餐厅就有一家烧烤店。可以想见东北人对烧烤有多么热爱,多么喜欢。 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更能说明东北人爱吃烧烤,“在东北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要是有,那就两顿。”。


每到夏季,不要说东北地区,就算我们秦皇岛也是深受东北烧烤撸串儿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能拯救我们的除了空调以外,就是啤酒加撸串儿。

在90年代初,我们这个沿海小城涌进了大量的东北人,他们有的在我们市场里卖服装,有的则是在夜市上摆摊儿做烧烤。 大量东北人的烧烤摊儿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我市人们夏天吃完饭,在自家庭院里纳凉的生活习惯。而是三五成群聚集在烧烤摊儿前,喝酒撸串儿,谈天说地。

那几年在我记忆中每到夏季的夜晚,华灯初上,甚至于天还没有黑的时候,在城区的四面八方都有烧烤摊,在烧烤摊儿前是黑压压的人群。,无论是穿着体面的精英阶层,还是大裤衩老头衫儿,穿着拖鞋的普通百姓都是坐在小马打上。面前一个小桌子,摆着各种烧烤的肉串儿。旁边儿则是摆满了啤酒瓶子。 这是我对那个年代夏季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我认识一个东北的大哥,他在市场里卖服装,在他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吃饭吃的的是烧烤。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 这都极大地颠覆了我对“吃饭”的概念,在我那时候的认识里,吃饭就是家里边焖米饭,馒头加炒菜或者是面条烙饼加炒菜。 极为不理解他经常把烧烤来当饭吃。 后来在他的带动下也开始接触烧烤,只吃了两回就喜欢上了烧烤撸串儿。牛羊肉串儿烤的滋滋冒油。撒上孜然,辣椒面儿,盐,非常原始的烤法儿,


却激发出肉串儿自有的香气,再多烤一会,烤的火大一些,肉串儿微微有点发焦的时候,吃在嘴里,越嚼越香。再加上冰镇啤酒,在夏日里真是莫大的享受。

烧烤源于新疆,是不争的事实,而发展壮大于东北,甚至直接可以说东北的锦州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改革开放之初,新疆人民开始向内地流动,烤串儿摊儿大受欢迎,成了他们就业的重要选择。就像陈佩斯经典的小品《羊肉串》那样,新疆人烤羊肉串儿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让人学习模仿。而这其中学习模仿最成功的就是东北的锦州烧烤。



在这座矿产丰富,风光秀美的辽宁沿海城市。80年代时街上有新疆人开始烤串儿,后来本地人模仿他们的烤法,开始烤制其他的食物。锦州对于新疆烧烤接受并改良有两方面的重要贡献。其一是把原来 烤串用的竹签和红柳枝,直接改为铁簽,可以说锦州是铁签烧烤的鼻祖。 如果说铁簽一说无从考证。那么第二方面锦州烧烤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把原本只用于烤牛羊肉的烤法,用在猪肉,海鲜,蔬菜,鸡爪等更多食材上了!

因此,当新疆的烤羊肉串儿千里迢迢来到锦州,就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这扇大门的后边儿是烤茄子,烤五花肉,烤蚕蛹,烤鸡脆骨等等,林林总总多达100多种。而且勤劳的锦州人不但拓宽了食材,还发展出“蘸,刷,洒,烤,翻”的手法和十多种调料。

在2005年的时候,锦州全市有烧烤店,烧烤摊儿200多家。 到了2010年。锦州烧烤已经开到了北京,深圳,沈阳,大连等地在全国打着“锦州烧烤”招牌的店不下1500家。


其实全国各地的人们对于烧烤都非常喜爱,情有独钟。如果定论东北人最爱吃烧烤。 那么恐怕湖南,武汉,南京,四川,广西,广东人民群众会不服。但是按2015年大众点评 研究院公布的《中国烧烤大数据报告》 ,黑吉辽三省烧烤店儿占所有餐饮百分比 分别为9.5%,9.9%,8.9%,排 第四的是宁夏6.0%,其他省份都是弱弱地维持在5.0%以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并且根据大众点评全国各地对于烧烤渗透率的数据显示。北方高于南方,内陆高于沿海。除了 称霸的东北三省之外。内蒙古,宁夏,湖北,四川,完胜江浙沪。北上广深只有广东勉强入围。在国内城市中式烧烤门店数TOP10中, 东北三个省会城市哈尔滨,沈阳,长春包揽2--4位。 此外。通化,双鸭山,七台河,四平等东北地区城市还包揽了国内城市中式烧烤品类占比TOP10。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1000个东北人心中揣着1000个烧烤情结。每个人的心中都珍藏着几家食材新鲜,手法一流的烧烤摊儿。夏夜凉风,啤酒,孜然,辣椒面儿,烤肉串,这是劳累一天的平凡人,最大的 慰藉与享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