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企業有序復產 田間春耕正忙

3月14日,《經濟日報》刊發題為《企業有序復產 田間春耕正忙》的報道,聚焦四全國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四川涼山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將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抓緊、抓牢、抓成效,保證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這“兩場硬仗”一盤棋、一塊打、一起贏。

央媒看四川 | 涼山企業有序復產 田間春耕正忙

全文如下:

春到大涼山,人心更振奮,信心更堅定。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四川涼山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將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抓緊、抓牢、抓成效,保證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這“兩場硬仗”一盤棋、一塊打、一起贏。

央媒看四川 | 涼山企業有序復產 田間春耕正忙

圖為涼山州越西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農旅結合,近2萬當地農民將從中受益。 經濟日報記者 鍾華林攝

春回大涼山,播種意味著希望,耕耘預示著收穫。起伏的土地、連片的廠房、一輛又一輛發往務工地的班車……近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多地已掀起春耕春播、復工復產的熱潮。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疫情防控是涼山州當前最重要的工作、脫貧攻堅是涼山州今年最重大的政治任務,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這“兩場硬仗”要一盤棋、一塊打、一起贏。

央媒看四川 | 涼山企業有序復產 田間春耕正忙

圖為涼山州越西縣易地扶貧搬遷城北集中安置點。 經濟日報記者 鍾華林攝

有序復工勤生產

“種球一定要浸泡消毒,栽種時每兩個種球之間橫向要保持15釐米左右的距離,覆蓋農膜可以很好地保持土壤溼度……”不出一天時間,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小兵的帶領下,十多位村民將800餘斤百合種子種在了國家電網扶貧產業示範園裡。百合是阿吼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去年總共收成4000餘斤,村合作社得到銷售收入6萬餘元。今年,園區和合作社計劃在增產增收上再做文章。

連發三次復工通知,90%的員工春節假期甚至沒有休滿一天,但沒人有半句怨言。這一幕發生在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1月21日,下發通知放假到1月30日。1月22日上午,我們再發通知,要求員工1月27日復工。1月22日下午,我們發出最終通知,取消休假,恢復生產。有超過90%的員工連夜返崗,有些員工甚至還沒到家便上演‘最美調頭’。”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陳富軍說。

涼山州堅持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通過加強指導、精準服務,科學指導保障性企業、脫貧攻堅項目、重大工程項目有序復工復產。

早在2月20日,承擔涼山州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和醫用物流、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等重點領域企業30戶已實現100%復工。涼山州國資委還制定出臺了包含業績薪酬考核、減租降租、融資貸款等十二項幫扶減負措施,以調動企業防疫積極性,促進正常生產經營。

陳富軍表示,在疫情防控嚴峻時期,涼山州為公司運輸藥品的卡車發放了7張特別通行證,在用水用電方面提供優惠,對企業購買口罩生產設備給予50%的資金補貼。

重鋼西昌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礦石開採、鐵礦產品深加工與銷售的礦業開發企業,每月電費在1000萬元至1200萬元不等,可謂是用電大戶。3月4日,國網安寧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為企業送去電費減免“紅包”,實行按到戶電價95%結算標準。從2月1日至6月30日,每月能為企業節省近300萬元電費。

抗“疫”不鬆懈,一條條幫扶政策緩解了企業經營面臨的困難,涼山州的經濟社會秩序正在加快恢復,這也為重大項目開工復工創造了條件。3月9日,涉及農業、工業、服務業及交通等多個領域的涼山州2020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西昌舉行。本次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共200個,總投資212億元。涼山州今年將繼續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計劃組織實施項目143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728個。

不誤農時忙春耕

在普格縣五道箐鄉草莓大棚基地裡,一株株“紅顏”草莓長勢喜人。棚內忙耕作,棚外找銷路,一車車致富“金果果”即將被送往川內的各個市場。

普格縣五道箐鄉草莓大棚基地技術總監王甸洪說,今年草莓的產量依舊很高,基地每天可出產草莓3000斤。為了緩解因疫情造成的滯銷,來自成都、宜賓的對口幫扶單位以購代捐大量採購草莓,基地通過微商城搭建產品銷售平臺,村裡的幹部在朋友圈裡當起了“微商”。“務工收入、土地流轉費,以及年底的分紅是當地百姓從基地獲得的主要收入。草莓賣得好,百姓才受益。通過微商城,我們就賣出了2000多單草莓,現在物流逐漸暢通,批發商也回來了。”王甸洪對後市很有信心。

到田間地頭,把被疫情耽誤的“春光”搶回來。3月4日一早,越西縣五里牌村村支部書記陳飛典便忙碌開來。到煙站領取菸葉,配備測溫槍、消毒液和口罩,再帶領村裡的種植大戶來到彝族聚居小組,為百姓們講解烤煙育苗和移栽技術。“我們全村有513戶,2016年已經脫貧,外出務工和種植烤煙是村民們主要的收入來源。脫了貧還要忙著奔小康,村裡的大戶種植100多畝烤煙一年能收入20萬元。今天我們全村唯一的彝族聚居小組也要開始種植烤煙了。”陳飛典說。

田地裡有辛勤耕種的百姓,養殖基地也是一派繁忙。從1200只跑山雞到1.6萬隻羅曼粉蛋雞的標準化養殖場,越西縣申普鄉果吉村在駐村綜合幫扶隊的帶領下,靠發展特色養殖、綠色養殖,2019年村集體收益毛利潤達30餘萬元。“果吉村總戶數108戶,貧困戶69戶,在今年一定會脫貧摘帽。脫貧前,村集體經濟收入的70%用於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30%由村集體統一安排。脫貧後,將按照村民出資比例重新確定股份和利益分配。”越西縣申普鄉果吉村駐村綜合幫扶隊隊員左凱說。

針對部分地區農副產品因交通受阻影響銷路等情況,涼山州加強產銷對接,強化物流保障,用好“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採取上門收購、定點採購、電商銷售、“以購代捐”等方式,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保障農民增收。為了降低疫情對農資運輸、漲價及產品滯銷帶來的影響,涼山州全力統籌協調,抓好基本農資調運保障,鼓勵鄰里互助,引導多種多養,推廣春薯秋菜,發展循環經濟。

群防群治見實效

當前,之所以能順利復工復產,得益於早期防控工作及時到位,也只有防疫做得好,才能避免因疫返貧、因疫致貧。

早在1月26日,涼山州委就成立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並從思想認識再加強、組織領導再加強、監測救治再加強、排查篩查再加強、物資保障再加強、統籌協調再加強6個方面進行部署,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候,我們採取封村管理,只留一個口子進出,由村幹部統一為大家採購和分配每天的生活必需物資,全村513戶老百姓積極配合。”陳飛典說。

防疫工作早已細化落實到每一個村組,按“找得到、管得住、服務好”要求,涼山州綜合運用鄉鎮網格化、交通站點、旅店景點、機關企事業單位排查等手段,州縣鄉村四級聯動開展重點人群地毯式排查,確保不漏一人。

越西縣中所鎮378名黨員第一時間全部返崗並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全鎮組織機關支部、衛生院支部、聯合黨支部及13個村社區同時成立16支“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一支支隊伍奔赴基層一線,為群眾購買必需品,利用村村響、流動宣傳車循環播放疫情防控注意事項,發動群眾參與群防群控工作,築牢全民防疫意識。越西縣委書記袁洪介紹,目前該縣無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農資供應充足,價格與去年持平,能夠滿足脫貧攻堅產業培育需求;第一、二、三產企業復工復產率82.45%,基本恢復正常經濟秩序,社會大局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